
关于辽源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辽源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1月9日在辽源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辽源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2024年辽源市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完成38.69亿元,可比增长102.8%,完成调整预算的100.5%,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处置低效闲置国有资产形成的一次性非税收入,用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市级(含高新区,不含龙山区、西安区,下同)完成29.11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27.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2%。
2.支出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3.67亿元,增长35.9%,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增幅较大主要原因是今年争取转移支付规模大,拨付增发国债资金、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等拉动支出上涨。市级完成71.58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68.5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3.市本级平衡情况。市本级地方级收入27.1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4.15亿元,债务转贷收入4.49亿元,调入资金、上年结余、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14.49亿元,收入总计80.23亿元。市本级财政支出68.57亿元,债务还本支出1.95亿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转下年支出等9.71亿元,支出总计80.23亿元。收支相抵,当年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5.63亿元,下降1.7%,完成调整预算的99.8%。市级完成10.21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4.7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2%。
2.支出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45.23亿元,下降37.7%,完成调整预算的100%,降幅较大原因是去年发行再融资债券形成的支出高基数。市级完成30.63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22.2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3.市本级平衡情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4.77亿元,加上债务转贷收入、上年结余、上级补助收入、调入资金等31.52亿元,收入总计36.29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2.29亿元,加上债务还本支出、调出资金、年终结余等14亿元,支出总计36.29亿元,收支相抵,当年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31.87亿元,其中市区预计完成20.66亿元。
2.支出情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完成33.96亿元,其中市区预计完成23.91亿元。
3.市区平衡情况。市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加上上年结余、上级补助收入、个人缴费收入、利息收入等,与市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加上上解省支出、年终结余等,收支相抵,当年平衡。
(四)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省政府批准辽源市级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35.3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8.05亿元、专项债务137.34亿元。2024年末,市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34.3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7.65亿元、专项债务136.71亿元。未超过省政府批准的债务限额。
二、2024年财政工作情况
2024年,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严格执行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坚持“大钱大方小钱小气”,强化财政资金统筹,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收入目标超额完成。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收支矛盾,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资产大起底”行动,全面摸清家底,积极推进低效、闲置资产处置及项目经营权转让。地方级财政收入超额完成年初确定增长12%的任务目标,增收为兜牢“三保”底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二是财政支出有保有压。落实对区级财政兜底帮扶责任,财力下沉同比增长48.7%。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合理增长,新能源、新文旅、新业态领域支持有力。同时,委托业务费同比下降41.2%,会议费下降22.1%。全市编外雇员数量压减15.4%,每年可节省财政经费支出0.46亿元。
三是争取资金精准发力。全市各部门抢抓政策机遇期,协同联动、密切配合,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试点示范类项目等转移支付资金,地方自主财力增幅始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实现较大增长。
四是化债任务全面完成。严格按照省财政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全力推动化债工作,全市政府性债务化解额完成141.6%,融资平台压降任务完成130%,全域存量隐性债务实现“清零”。市本级退出债务红色高风险序列。因化债工作成效突出,辽源市财政局赢得“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五是国企改革走深走实。2024年是全市国有企业统一监管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发力的一年,通过注销退出、重组整合、新设组建,212家市属涉改企业整合成为7家经营性集团公司已取得重大进展。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高质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还存在财政收入年度波动大、结构不优、自给率偏低,债务还本付息压力持续增大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三、2025年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
2025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一区、四转型”目标为统领,以“三抓一服务”行动为抓手,全面承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严肃财经纪律,硬化预算约束,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兜牢“三保”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完成我市“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零基预算,优化支出。打破“基数+增量”模式,在优先保障“三保”及必要刚性支出的基础上,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部署和履行部门职能需要为依据合理安排财政资金。
——坚持精打细算,节用裕民。在财力可支撑的基础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点工作,高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预算法定,硬化约束。严格遵守无预算不支出原则,不断增强法治观念,着力提升预算管理制度执行力,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坚持绩效导向,结果应用。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健全完善评价结果反馈整改机制,不断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三)2025年收支预算总体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预期41亿元,增长6%。市级收入预期30.86亿元,增长6%,其中市本级收入预期28.73亿元,增长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13.18亿元,下降38.4%。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存在化债等一次性支出形成的高基数。市级支出安排52.87亿元,下降26.1%,其中市本级支出安排49.7亿元,下降27.5%。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10.98亿元,下降29.8%。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长动力不足。市级收入预期6.35亿元,下降37.8%,其中市本级收入预期4.35亿元,下降8.8%。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6.69亿元,下降18.9%,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拨付置换债券形成的高基数。市级支出安排6.9亿元,下降77.5%,其中市本级支出安排4.46亿元,下降80%。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从2025年开始,我市首次正式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0.19亿元,其中市本级0.1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期0.19亿元,其中市本级0.07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35.78亿元,其中市区收入预期23.49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5.73亿元,其中市区支出安排24.01亿元。
为确保预算有效执行,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涵养税源,做好服务企业工作。严格落实市委八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服务“5+2”特色产业体系建设。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向上争取消费券资金,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支持力度,全方位扩大内需,带动形成消费热潮。加强对企业的纾困支持,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
二是优化支出,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支出标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分配效率。结合经济发展水平、重点行业走势、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和国家政策变化,系统编制形成收入来源清单,强化地方级收入可靠程度与支出刚性程度动态匹配。做好政策承接准备,保持必要支出强度,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在辽源落地生根。
三是防范风险,有序推动化债工作。虽然我市已经实现存量隐性债务清零,但法定债务还本付息压力仍然巨大。我们将强化财税联合会商,加强收入分析研判和信息共享,提升税收依法征管的精准性。深入挖掘资源资产盘活潜力,积极谋划储备经营权项目,充实化债“资金池”。同时,严格执行地方举债程序,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杜绝新增隐性债务。
四是深化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出台市与区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调整优化市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进一步加大对区级财力下沉力度,落实好“三保”支出市级兜底责任。深化绩效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全面形成预算安排有依据、预算执行可控制、预算结果能考核的管理模式。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指导,虚心听取政协意见建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扎实高效做好财政工作,不断提升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谱写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