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大地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
扎根中国大地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扎根中国大地,加快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社会学贡献。 ——编者 (转自《人民日报》)
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要突出人民性
李友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社会学者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牢牢把握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扎根中国大地,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
话语是思想理论表达、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简洁深刻、系统严谨,能够被广泛认可等特性,不仅能够促进知识体系构建,也对社会认同、社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从那时起,我国社会学者就清醒认识到,基于西方经验形成的社会学知识体系难以完整、系统、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并致力于在本土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社会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能够把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有机统一起来。因此,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要突出人民性。
从政策话语看,人民性是党的宗旨的直接体现。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民至上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强调“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等等。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从学术话语看,人民性是我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特点。我国老一辈社会学者怀着“志在富民”的仁心,提出“‘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社会学”,遵循从实求知和实事求是的理念,强调深入实地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为我国社会学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学者坚持将社会学研究与我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立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提出“文化自觉”“社会结构论”“社会运行论”“社会结构转型论”等重要概念并进行深入研究。总的来看,我国社会学以研究“人群中的道义关系”见长,通过对广大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深入考察,以高度责任感进行知识生产,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从大众话语看,人民性蕴藏在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广大人民群众勤奋工作、踏实劳动、埋头苦干,共同绘就了美好生活的画卷,共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利益诉求更加多元,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也发生深刻变化。这既是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表现,也对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提出了新的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三种话语各有侧重,政策话语侧重指引性、学术话语侧重专业性、大众话语侧重社会性。同时,三种话语是相互关联、内在统一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例,在政策话语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主要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学术话语中,民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本土化社会学概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社会学以学术服务人民的直接体现,并对实践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在大众话语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突出人民性,能够把社会学研究与国家发展大局、社会发展脉搏、人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有机统一起来。只有牢牢把握人民性,在充分理解政策意图、充分了解人民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才能具有更深远的社会价值、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回应时代课题,并服务于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人民性为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动力
应当看到,我们所说的人民性与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民”具有本质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革命高举“人民”的旗号,维护的却是特定阶级、少数人的利益。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们所讲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仁爱思想等的时代表达。人民性贯穿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为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重要动力。
提供生命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反映人民生活、关注人民期待、维护人民利益是一门学科知识体系的生命力所在。从理论上看,从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和范畴,才更加符合社会运行实际,也才具有更强的解释力。突出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贯穿于社会学研究之中,重视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将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生命力。
激发创造力。知识体系构建的动力来自实践的创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宝贵“学术田野”,为学科发展、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难得契机。这些发展成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突出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才能自觉深入基层生活,了解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进而深刻把握我国社会运行规律,从中提炼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理论。
增强实践力。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和谐社会”“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等符合中国实际、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话语体系,凝聚起广大人民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彰显出巨大效能。突出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才能激发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伟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在社会学研究中牢牢把握人民性
在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突出人民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不断回应人民期盼,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解决原创力不足的问题。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要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调研,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同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老一辈社会学者的积淀中汲取智慧。在此基础上,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保持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学术热情,解决原创力不足的问题。
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情感心态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征。切实把握这些变化趋势及特征,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研究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才能使社会学研究站稳人民立场,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术主体性。
发挥学术研究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人民群众正确理解党的政策。既要推动政策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学术议题,又要善于将学术话语转化为社会层面可以听懂的话语。为此,要以人民性为纽带,通过深化研究,为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同时,对政策话语的内涵进行阐释和分析,使人民群众能够正确地理解政策话语,进而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
(作者为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上海大学教授 转自《人民日报》)
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社会学力量
杨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作为一门主要研究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社会发展等的学科,社会学的发展既需要从世界文明发展中汲取养分,也能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并不意味着封闭保守、排斥外来知识体系另搞一套,而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形成中国特色并增强主体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我们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深入把握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动,打造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社会学知识生产格局,以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过程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知识体系是各种知识、观念、方法、命题、理论的集成。它不是各类知识的简单加总汇集,而是一套完整的阐释系统,为文明发展延续提供支撑。应当看到,一种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等有密切联系。世界古代文明大都具有各自的社会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也形成了相应的知识体系。这些文明的知识体系既体现其思想精髓,也为后来的文明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尽管那时的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后,但古代文明之间依然存在交往交流。比如,考古发现,欧亚大陆的东端和中东部靠北相对边缘的区域,曾产生过几个社会快速发展的中心。这几个中心都出现过一些新技术新思想,虽然看似彼此遥远,但通过欧亚草原存在直接间接的互动。历史证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人类发展进步。我国社会学者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正是为了以文明交流交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并率先实现现代化。基于这些国家现代化经验形成的包括西方社会学在内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逐步取得主导地位,支撑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壮大。一些西方学者宣扬资本主义文明是普世的文明形态,一些人也因此形成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错觉。这些观点,并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演进规律。资本主义文明固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只是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一部分,西方知识体系也只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一种。应当看到,西方社会学概念和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历史文化情境。随着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资本主义文明的固有矛盾不断暴露,西方社会学知识体系也面临解释力的危机,需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拓展学术视野。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延绵5000多年的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华文明土壤中生长和壮大起来的,是在深厚历史积淀上开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制度安排、发展轨道等,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大创新。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充分吸收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知识体系脉络,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将为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作出社会学贡献。在此基础上,加强与世界社会学的对话,科学把握全球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将以包容与创新重塑全球社会学知识格局。
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社会学力量,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开放包容。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通过深化对世界文明的理解和认识,推动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拓宽学术边界,提升包容性、科学性和解释力。同时,积极打造立体多元的学术传播渠道,提升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影响力。二是加强比较研究。比如,借鉴比较历史分析方法,通过开展跨文化、跨制度、跨语言、跨地域、跨时段比较,揭示不同文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的普遍规律与个性特征。这既有助于更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进步的深层规律,也能够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新智慧。三是融合理论与实践。系统梳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并加强总结凝练,既以理论视角分析全球社会现象,也以实践经验帮助有需要的国家解决实际问题,为推动文明互鉴与共同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转自《人民日报》)
为加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思想助力
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
何晓斌
上世纪60年代,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各地紧紧依靠群众探索创新,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需要加强社会学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研究,更好服务我国基层治理创新。
“枫桥经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几十年来,“枫桥经验”的内涵不断丰富,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我国社会学界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典型,对基层治理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
围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开展研究,助力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枫桥经验”是在基层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典范。对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研究,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入分析矛盾纠纷的起源及其化解过程。围绕这一方面,我国社会学者从现代风险社会的特点以及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入手开展研究,为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重要参考。矛盾的产生及发展演变有其自身规律。抓住矛盾产生原因,把握矛盾发展逻辑,主动分析风险点,提前介入矛盾发展过程,才能有效化解矛盾。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增多,发现、防范、处置难度增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抓住矛盾纠纷新特征,把握矛盾发展演变规律,进行积极应对。
围绕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开展研究,助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探索,是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国社会学者对基层社区中党组织功能、居民参与、志愿活动、社区组织等多方面加强研究,并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改造、社区融合、新市民群体等开展研究,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参考。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把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合理诉求解决好、智慧力量凝聚好。人民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评判者。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找准国法与良俗共通点,充分发挥当地群众传统美德、风俗习惯等作用,才能把基层治理变成亿万人民参与的生动实践,增进群众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认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各方力量,在以法治为手段化解矛盾的同时强化德治的“润心”作用。
围绕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开展研究,助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新时代“枫桥经验”从网下拓展到网上,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增强基层治理效能。近年来,我国社会学者分析了数字技术在保障社会治安、防范风险隐患、把握群体行为、提升社区运营能力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探讨了数字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数据安全、数字鸿沟等问题,为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供了支撑。一些地方创新形成网上“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收集民意、发挥民智等方面的优势和功能,发挥“城市留言板”“民情在线”等平台的作用,激发了人们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强化科技支撑,发挥数据要素的重要作用,用科技力量助力基层治理创新。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学者深入城乡社区,参与提高社区自组织能力、调解社区矛盾纠纷、地震灾后重建、支持青年回乡创业、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等工作,获得了许多一手资料,为加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案例支持。
同时也应看到,社会学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挖掘和提炼不够,大多还停留在对实践案例的梳理与分析,没有凝练出具有一般性的概念和范畴;又如,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面对当前基层社区快速变化、治理场景多样、群体差异较大等情况,没有形成能够有效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路径;等等。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研究,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提供思想助力。一是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从多学科视角分析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理论。二是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围绕新经济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新就业群体的社区融入等新领域新课题进行研究。三是加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通过开展针对不同场景的应用研究、开展社区治理干预实验等,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总结提炼可借鉴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四是提升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建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基层治理创新中的作用,更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转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