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民间力量十年努力“复活”古阳关

    新华社电  夕阳西下,墩墩山上的烽燧孤独伫立,茫茫戈壁一片苍凉,这是十年前古阳关遗址给人的印象。如今在敦煌民间力量努力下,这里不但有了专业的收藏、研究和展示,而且成为中外游客朝圣敦煌时最想去的地方之一。
    “十年来,阳关博物馆共接待中外游客80多万人次,收集、整理古兵器等文物3000多件,并对古阳关烽燧实施了有效保护。”阳关博物馆馆长纪永元介绍,作为民间力量,他们会在开拓敦煌文化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作为汉代设立的重要关隘,古阳关始建于武帝时期,与玉门关南北呼应,是丝绸南道上的重要门户。隋唐时期废弃后,慢慢荒芜,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唐代诗人王维行笔下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成为千古绝唱。
    为了保护阳关烽燧和挖掘、展示阳关文化,2000年,经文物部门批准,敦煌民间人士纪永元在古阳关保护区范围之外开始了他的“新阳关”建设。3年之后,一个融博物、古遗址保护、研究与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离墩墩山烽燧北800米处的戈壁滩上建成。
    有了阳关博物馆这一载体,游客昔日游阳关“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感觉不复存在。在全面了解阳关博物馆内的文物展示和图文资料后,站在墩墩山烽燧下凭吊,能深切感受到这里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厚重。
    28日,中国文博界上百人参加了阳关博物馆建馆十周年庆典,大家共同认为,阳关博物馆“利用古文化、建设新文化”的成就和经验,已经成为中国民营博物馆的典范。
    为了让游客和学术界更全面了解古阳关及敦煌的历史文化,在阳关博物馆建馆十周年之际,阳关博物馆还编辑出版了《阳关·阳关博物馆文物图录》和《敦煌文选》两本资料图书。 (记者  王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