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话辽源

书画名家眼中的辽源之“最”

    最惊奇的味道
    田茂怀:我的家乡是衡水,那里最出名的是白酒。来到辽源,尝到辽源的白酒,我很惊奇。没想到辽源的酒非常好,香气和味道都很像五粮液,不比那些享誉国内外的名酒差。

    最震憾的感觉
    林百石:从魁星楼往下看最震憾,辽源的全貌尽收眼底,辽源已经不是以前的辽源了,特别是西安区那一带,过去的老房子、贫民区都不见了,高楼林立,山清水秀,给我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很振奋。

    最心动的事情
    张兴国(兰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一次来辽源最令我心动的是这里的绿色,感觉真是太美了。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坡,和这里有着不一样的感觉,这里有许多绿色的树木。


    文化名人是一座城市可遇不可求的稀缺资源,是一座城市文化命脉和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文化名人与一座城市的关系,可疏可近,关键在于当地政府文化意识的表现,如何看待、如何珍惜、如何尊重他们。
    林百石、齐英石、张克申、朱嘉凡、汪鹏辉,他们都是从辽源这座城市走出去的人。如今,他们都是全国甚至世界有名气的书画家,他们情系辽源,多少次梦里回故乡,多少次想为家乡做点事儿……
    以辽源庆祝建地级市30周年暨“第三届东辽河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拟举办“印象辽源·全国著名书画家辽源采风书画作品展”为契机,他们积极回应家乡的真诚呼唤。“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他们用手中的笔、用心中的情,“话”出如今的“印象辽源”。

    最大的心愿
    张克申:这是我今生无法忘怀的地方,我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我这次回辽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通过这次活动,多出点作品,为家乡留下点东西,尽一点我对家乡的心意。

    最深的感触
    汪鹏辉: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文化发展,重视城市发展文化要素的作用,把文化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辽源的文化发展很快,发展态势很好,我们的城市文化品位越来越高。

    最羡慕的氛围
    程利:我最羡慕的就是咱们市里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和浓烈的文化氛围。市里重视文化发展,文化设施多。

“留住土文化。关东人就是要打咱自己的文化品牌”

    林百石,67岁,中国美协会员,省美协名誉副主席、省中国画协会副会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吉林日报》美术部原主任。
    这次回辽源,感觉辽源的民俗文化有特点。来到“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很多体现关东文化特色的物件都被很好地保存下来,体现了咱们东北古城镇的民俗、民情和乡土文化,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瞧,老挝楼、地窨子、马架子、木搁楞房、干打垒房……这些东西还是小时候有印象,多少年走南闯北以为再也见不到了,在这里又看到了。由此可以看出辽源在文化产业建设上下了一番工夫,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还有“关东古城”里有很多明清古建筑店铺,还原了辽源当时的历史印记,这些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一种财富。
    再说一点建议吧。咱辽源的农家饭庄,也要多一些土文化元素,也可以再扩大规模,原汁原味地体现关东人的特色,这样最好。

“感谢辽源留住了文化的根”

    田茂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99”中国百杰画家,衡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衡水画院副院长,衡水政协主席。
    辽源不仅山美、水美,人更美。在辽源博物馆参观时我看到辽源书画家捐赠的字画,我很震惊。这些作品可以说是国家一流水准,没有想到在辽源可以看到这样好的作品,辽源对文化的重视也很让我惊讶。作为一个河北人,我对辽源的书画作家是又羡慕又嫉妒,羡慕辽源人能有这么好的文化环境;嫉妒辽源人有这么一群重视文化发展的好领导。在这里,文化受到重视,文化发展受到保护,文化创作者积极性得到鼓励,我们真的感谢这里留住了文化的根。
    这次回去我会向家乡的政府领导反映,建议他们来辽源考察学习。以后,我们也要举办这种活动,到时候欢迎辽源的朋友到我们河北去做客。

“愿做辽源文化宣传的使者”

    朱嘉凡,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长春科技学院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我离开辽源有六七年了,这次回来感觉家乡变化很大。
    这次组织书画家来辽源创作和捐赠作品的活动,可以说是辽源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次活动,政府部门如此重视,不仅活动组织得很好,而且采风的地方也给我们很多的创作灵感。大家创作了很多的精品,并把这些作品留给辽源永久陈列。不仅让辽源人知道辽源出过这么多书画家,而且这些作品也会对后来的艺术创作者提供了鉴赏机会。
    与我们同行的外地受邀书画家对这次活动也触动很大,他们回去后会向更多的人宣传辽源,让更多的人知道辽源对文化发展的支持和关注。这也为打响辽源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等有机会,我会建议所有从辽源走出去的书画家们再回辽源一趟,多送些作品给辽源。我们也会介绍更多的文化名人来辽源走一走,把辽源的文化推荐出去,让更多的人关注辽源,帮助辽源发展。

“把画拿回来让家乡人检验”

    齐英石,59岁,中国美协会员,海南省美协副主席、海南省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
    这次辽源举办这个活动,我很感动。市领导参与策划、支持、提供相关的条件,看得出来辽源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了,重视发挥文化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
    俗话说,落叶归根。一个人的作品有一部分留在家乡,等于你的人也留在家乡,这是一件好事。大约3个月之前,我就开始专门为家乡创作。我在辽源出生、上学、下乡、参加工作,在煤矿工作了8年,积累了一批反映煤矿工人生活的素材。辽源曾经以煤立市,虽然现在处于经济转型期,但我想,对于辽源产煤的历史应该有各种形式的体载记载,想通过自己的画笔把这个保留下来。这次我整理了3张反映矿工生活的作品,捐献给家乡博物馆收藏,让家乡人检验。

 “城市的变化大,回来找不到哪儿是哪儿”

    张克申,74岁,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国画研究院中国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家协会会员。
    我今年74岁了,以前在辽源日报社做美术编辑。我1982年离开辽源去长春工作,距今已经有30多年了。我记忆中的辽源很小、很破旧,没有城市的样子。那时候,整个城市就是南北一条街,东辽河上有一座木头吊桥,这就是整个辽源。那时候,我们辽源工业发展也不行,发展最好的就塑料行业,这是个对环境破坏很大的产业。这次回来我感觉整个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下车真的一时找不到哪儿是哪儿了,完全不是记忆中的样子。现在,像我们这些不经常回来的辽源人,回来就得靠一些当年的老建筑找到回家的路。还有,我这次回来感觉咱们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环保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得很好,我们城市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当年我离开家乡的时候,工厂的黑烟让人很不舒服。这次回来我感触很大,收获很多。作为一名画家,我只能用手中的画笔来表达我对家乡的一片深情,祝福家乡越来越好。

“看到煤城好风景,不虚此行”
    
    程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科大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是河北人,这是第一次来辽源,这里给我留下了不一样的感觉,这次真的不虚此行。以前,我听说过辽源,知道这是一个靠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在我的印象中,一个靠煤炭发展起来的城市应该是灰尘漫天、卫生条件差的城市。可是,这次来辽源让我不得不改变对煤城的看法。这里环境很好,一路绿色,空气清新,城市也很干净,让人很难相信这是昔日煤城。
    除了这里的环境好之外,我感觉这里的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生活在这里让人感觉很温馨、很快乐、很舒心。我昨天第一次真正的在剧院里看“二人转”,真的很难忘。在看“二人转”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鼓掌,这样好的剧院、这样好的演员和节目,发展得这样好的群众文化事业,心生敬佩之情。我们刚来第一天通过和咱们市领导见面,通过他们的话语,我感觉市领导是很重视文化发展的,我真的很羡慕这里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多出精品,为辽源的文化发展助力

    高晓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国家国画研究院篆刻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春微刻家协会副会长,吉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
    我是上海人,但对辽源也并不陌生。这次来辽源,发现辽源和以前大不一样。辽源变得更漂亮了,街道更整洁干净了,城市建设也很不错。跟过去一比,辽源现在更有个城市样了。
    这次参加“情系辽源”全国著名书画家辽源采风、笔会、作品捐赠仪式,我们都很重视,精心挑选、创作了很多水准很高的书画作品,都想把最好的精品献给辽源。
    有这个机会把自己对辽源、对东北的感情抒发出来,能为辽源留下一些自己的作品,能为辽源将来的艺术发展尽自己一份力,我感到很荣幸。这次我准备了10件共20多幅作品,笔会上我还会再多为辽源作几幅,给辽源多留些精品。

“我为家乡文化发展感到欣慰”

    汪鹏辉,50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长春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长春市政协常委、文教委副主任。
    时间过得真快,自从1981年高考后离开家乡,我已经离开辽源32年了。作为一个农家孩子,我记得小时候心里特别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心里总是向往着哪一天去城里生活。记不得是哪天,妈妈带我来到市里的大什街。那时候,我感觉大什街真的很宽敞、很繁华。后来,我离开家去了其他的城市,感觉我们的城市和一些比较大的城市比起来还比较落后,多少显得有些破旧。不过这几年,感觉我们的城市变化很大,大什街已经完全找不到以前的样子了。
    我对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非常关注,辽源是“二人转之乡”、“农民画之乡”、“琵琶之乡”,这让我们很自豪。这次来辽源,我感觉到我们市委、市政府是真正重视文化发展的,把文化发展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这令我很欣慰。我相信随着我们文化的发展,我们的城市发展是很有希望的。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郭珍珠  刘红娇  见习记者  李 锋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  鹰  摄
    本版策划  郭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