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殿清
杨殿清
杨殿清(1909—1966年),朝鲜族,原名李泰镇,1909年2月16日出生于朝鲜庆尚南道陕川郡太阳面大同里。从小丧母,随祖父逃荒迁居到清原县兴隆台。
1927年2月,杨殿清投身于革命,参加了清原工农游击队,同时参加了清原青年总同盟,改名李睛波。
1929年春,在柳河一次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众,退到大牛沟,在激战中游击队长金时东不幸牺牲,杨殿清带领幸存部队,突围到深山老林中。1930年6月1日,中国共产党派3名党员到游击队开展转党活动。杨殿清无条件地接受了中共转党的条件,成为中共正式党员。清原游击队和磐石游击队合并为南满工农游击队,由中共海龙中心县委领导王凤阁任游击队政委,杨殿清任游击队队长,金基元任副队长,主要在老岭(今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脉,是鸭绿江与浑江、头道松花江的分水岭)一带进行游击作战。
1930年冬,海龙中心县委根据满洲省委关于壮大党的组织、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的指示,从海龙县委抽调杨文清、李睛波、郑大庆3人到西安煤矿开展秘密的工人运动工作。为适应工作的需要,将李睛波的名字改为杨殿清,以杨文清叔伯兄弟身份为掩护开展工作。杨文清、杨殿清和郑大庆到大成矿以当矿工下井采煤作掩护,联络矿工,秘密发展党的组织。
九一八事变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已成为广大群众的普遍要求,也是党迫切的任务。由于武装斗争的需要,杨殿清于1932年夏天被调回南满游击队工作。1935年夏天,南满人民革命军改为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杨殿清被调到司令部当侦察参谋,同时担任突击队队长。该队由11名年富力强的队员组成,进行除奸工作。由于作战勇敢,杨殿清被称为“猛虎”。1935年3月下旬,在驼腰岭(今通化市柳河县驼腰岭镇)战斗中,曾击毙伪县长,活捉日本军官2名,缴获手枪3支、大枪38支、子弹1万余发。
1938年8月,在柳河三源浦战斗中,杨殿清身负重伤,带伤作战。1940年,队伍被打散后,杨殿清到黑龙江省通北县扛活隐蔽。在通北县,杨殿清组织50余名农民进行暴动,组成自卫军,坚持抗日活动。1945年8月,杨殿清参加黑龙江省海伦县朝鲜人民民主联盟,任社交科科长,后调到黑南军分区任副官,兼做翻译工作。1946年2月,到朝鲜人民独立中队任中队长。4月,跟朱德海到哈尔滨朝鲜支队司令部任科长。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杨殿清参加了人民解放战争。1948年5月,在长春外围作战中,杨殿清身负重伤,从此离开部队,回到辽宁省开原县工作。1966年,因病逝世,终年57岁。 (中共辽源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