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时

村里来了医学老专家

本报记者  刘鹰  摄影报道

医学老专家为村民认真诊病。

    7月16日,一向清静的东辽县白泉镇兴泉村村委会门前,格外热闹。从十里八村赶来的村民们早早就聚集在广场上等候着医学专家们的到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白泉镇党委不断加大为老百姓送实惠、办实事力度,逐步解决着老百姓的所需所想。9时许,由白泉镇党委邀请的市卫计委老科协的医学专家们在兴泉村村委会设立了妇科、儿科、内科、外科等诊位,为村民义务就诊,并为一些村民“量身”开药方。

    市水资源管理中心
    为更好地服务用水单位,解决因取水许可证过期重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市水资源管理中心深入基层,上门服务,主动为用水单位更换取水许可证,减轻了企业的压力,使用水单位真正受益。
    据了解,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水资源管理中心切实转变观念,工作中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为了做好用水单位的取水许可证管理工作,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了市区内200多家用水单位,对取水许可证的使用情况和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建立基础台账并随时查看,及时提醒其按时更换取水许可证。针对许可证只过期几天的用水单位,水资源管理中心经过考察后,可不用重新办理许可证,也不需交纳罚款,便可免费更换新的取水许可证。
    水资源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些企业守法经营,按时交纳水费,如果因为许可证过期几天,就罚款几万元或者重新办理,这会给企业增加很大的负担。我们多督促用水单位,工作人员辛苦点没关系,彼此也就多了一些理解,便可减少矛盾。
    辽源市佳林造革有限责任公司的李部长说,水资源管理中心上门服务,督促用水单位更换许可证,避免了许可证过期重办带来的各种烦恼,他们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为企业考虑,真正做到了心系百姓、为民服务。市中心医院总务科的杨科长对记者说:“过去重办许可证特别麻烦,要近一个月的时间,办理的手续也特别繁琐。如今这种上门服务做的太好了,有了工作人员的提醒,再也不用为重办许可证而发愁了!”
    水资源管理中心上门服务、为用水单位更换取水许可证,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实之举,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让百姓真正受益,同时也解决了用水单位和管理部门因为许可证过期罚款产生的矛盾。 (见习记者  焦红梅)

要照“多棱镜”

张士武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党员干部“照镜子”,不能只是拿个“平面镜”,简单地照照外观,单一地看看成绩,更重要的是常拿“多棱镜”,多角度、全方位地照一照,既看到优点,又照出不足,从而全面地认识、反省、提升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党员干部身上或隐或现地沾些泥土、灰尘,存在缺点、不足,也是人之常态,但如何对待,却体现党性与修养。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说:“可有尘瑕须拂拭,敞开心肺让人看”。有的同志虽有“敞开心肺”的勇气,却因看问题的角度片面或视野单一,往往对自身没有像“解剖麻雀”那样的深刻认识,致使问题反复出现。出现这种情况,若能找个“多棱镜”照一照,照出自己的“立体照”,就能准确找到问题的病源症结。
    习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就是期冀我们从历史明镜中发掘智慧,从前人曲折中汲取教训。1954年,陈毅作诗《手莫伸》,借史讽今将真假革命、真假公仆照得一清二楚。拿历史的镜子正反两面照一照,我们会发现,职务就意味着服务,当干部就意味着责任,不能“只知有权,不知有责”,要当好群众的“勤务员”。
    基层群众也是一面“多棱镜”。工作做好了,符合基层期盼,反映群众呼声,他们就会给予美誉和掌声;工作做不好,群众不满意,就会引发牢骚或埋怨。《尚书?酒诰》有云:“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工作中,要善于对着基层群众这面镜子照一照,在美誉和掌声面前照出工作方向和检验标准,在牢骚和埋怨声中照出得失差距和缺点不足,从基层汲取营养、学习经验,进而带领群众前进。 (转自《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