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旧改”赋能城市更新

“温暖旧改”赋能城市更新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代表的城市更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民生工程,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认真谋划,切实抓出了成效。
    2019年—2023年,我市共计改造小区106个、楼房975栋、建筑面积349.8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5.08万户。2024年,我市计划改造小区1个(由西安区政府实施)、楼房112栋、建筑面积39.7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7010户。
    老城新生,寄托着我们这个时代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浪漫想象。把城市更新做细做实做好,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和治理,定能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垃圾分好类  环境更整洁


    在东山花园小区,“旧改”后有了明显提升的小区环境让居民十分满意。尤其是小区的卫生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不仅整体干净整洁,整齐摆放在道路两侧的分类垃圾箱更是有特色。垃圾箱两两一组,有顶棚、侧开口,下方还有两个脚踏板用来打开垃圾箱前方的盖子,居民可以不脏手就把垃圾投放进去。小区内去年更换的分类垃圾箱到现在看起来依然干净整洁。不难看出居民们对小区内这些可分类垃圾箱的喜欢和爱护。
    小区居民李炎说:“夏日高温对小区卫生环境是一种考验,若是垃圾存放与清运不到位,不仅会滋生蚊虫,还会有刺鼻的味道散发,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垃圾箱看似不起点的小物件,但却有着大作用,从小区内垃圾处理情况就可以看出小区环境现状。而分类垃圾箱的使用,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彰显着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上升。”
    据了解,由于建筑时间久远,配套设施难以及时更新,老旧小区的卫生环境不好,甚至有的老旧小区垃圾箱是用水泥围砌而成的,这也让卫生环境问题成为部分老旧小区居民的心头难题。我市开展“旧改”工作以来,对老旧小区内的卫生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完成“旧改”的小区整体环境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受益的老旧小区居民也都十分满意。




便民又安全  居民更安心


    近日,在煤城新村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成了居民们的“新宠”。每天都有电动自行车车整齐地停放在车棚内进行充电,极大地方便了小区居民的使用。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已成为城市更新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过去,因小区配套设施更新缓慢,有部分居民图一时方便,选择在自家扯电线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长长的电线如同蜘蛛网一般从居民楼伸出,有的还会整日放在室外被风吹雨淋,是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各相关部门联合街道社区和小区物业多次进行宣传,并与居民多次协调沟通,利用旧改的有利时间为小区配套安装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以及充电车棚。在方便居民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同时,进一步消除了小区安全隐患,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安全的生活空间。
    小区居民李德生说:“电动车最怕高温和日晒,尤其是现在天气越来越热,电动自行车充电更要注意安全。我们小区新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就非常的好,不仅有顶棚可以遮荫又挡雨雪,位置选择也非常合理,再加上简单便利的操作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小区居民的使用。”




休闲新去处  景色更适人


    步入盛夏之后,炎热的天气笼罩着辽源大地,许多居民在白天烈日当空时都不爱出门。近日,在煤城新村小区一处小广场的凉亭廊架处,长凳和石桌旁总是比其他区域更加热闹。显然,比起烈日下晒得滚热的石凳和健身器材等区域,小区内的树荫下、凉亭里以及被廊架遮挡的石桌石凳都成了居民的 “夏日最爱”,一些闲不住的老人们围聚在小区内的各处乘凉好地点,有的手持扇子闲话家常,有的就着瓜果茶水谈论着家国天下,也有的相对而坐打牌娱乐……
    小区居民刘家桂说:“好小区的唯一标准就是让人住得舒服、住得安心。我们小区是多年修建的老小区了,很多配套功能都跟不上时代啦,好在咱们政府对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完善小区功能,提升小区环境,一切以让老百姓住得更舒适为目标。现在,各家的老人天天与老邻居、老伙伴们一起在小区里活动,对小区的环境更是十分满意,每天都过得十分开心。”




出入无障碍  贴心更暖心


    近日,在煤城新村小区的一处居民楼的楼宇门前有2阶台阶,旁边是长而平缓的水泥坡道延伸而出,住在4楼的居民乔志正用轮椅推着母亲平稳地沿缓坡出行。他介绍说:“家里老人年纪大了不能久站,如果坐轮椅出门上下楼梯又很不方便,老人更是不愿给子女添麻烦,只能整天闷在家里。自从小区旧改安装了很多无障碍设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这样的人家,也不用来回抬着轮椅上下楼梯了。尤其是夏天屋里闷热,我们每次说要推老人出门转转,她都会很高兴。”
    不仅仅是楼宇门前的缓坡,在完成旧改的小区内,无障碍设施和适老化设施还有许多。比如在楼梯内增加扶手方便老人上下楼、在楼宇门门前的楼梯旁增加外扶手、在室外的长台阶旁增加缓坡……这些适老化改造以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为出发点,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便利性,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外置新电梯 上楼不再愁


    在盛达小区内,有一栋居民楼与其他居民楼不太一样。在这栋居民楼的一个楼梯口旁有一部玻璃外表的观光电梯,整部电梯紧密地与居民楼相连,整体外观充满科技与美感,整体的玻璃外墙可以让人在乘坐电梯时看到外面的风景,也可以在外面看清晰电梯是如何安全平稳运行的。居民王先生说:“我家这楼有7层,年轻人上下楼梯还好,年龄大的腿脚都不好,出入很不方便。安装了这部电梯,老人坐上电动轮椅就能实现自己上下楼,真是太方便了。以前家里老人总是觉得不方便,不爱出门,现在自己没事就出去转转,心情也好了许多。”
    据了解,这部电梯由该单元的住户们共同协商决定,建造电梯的费用是由居民与有资质的电梯公司共同协商,电梯建成后向政府申请一定比例的补贴,并交由第三方维护运行。截至目前,我市“旧改”小区中共安装四部电梯,满足了这些居民更便捷安全上下楼的需求。




晾晒成风景  便民更宜居


    夏日阳光晴好。在宇升花园小区的一处小广场上,两组八根晾衣杆整齐地排列在绿篱旁,上面平展地铺挂着几床干净的被褥,一看就是小区居民正在利用夏日的太阳光给被子“杀菌消毒”。从这几个晾衣杆的位置也不难看出,安装时也一定是充分考虑到了阳光和旁边居民楼的朝向,这样才能做到四季阳光都能晒到晾衣杆的同时,还不会因为晾晒衣物过多而遮挡住旁边居民家的采光。
    小区居民刘英说:“现在的洗衣机很先进,连洗带投加烘干,一块都完事了,拿出来抖一抖叠好就能用。但我和家里孩子都还是更喜欢太阳晒过的衣物和被子,尤其是大棉被在太阳底下一晒,蓬松柔软还带着‘太阳’的味道,用我孩子的话说就是躺上去有一种回到童年的幸福感。咱们楼房都是封闭式阳台,尤其是为了安全,不让在窗子外安装晾衣架,政策很对,但要想晒大件的衣物确实是很不方便。没想到小区‘旧改’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为我们居民安装了晾衣杆,这下再晾点‘大件’可就不用愁了。‘旧改’确实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儿童乐园欢乐多  大人孩子都开心


    夏日昼长夜短,到了傍晚,孩子们更是有足够的时间在小区内玩耍,他们玩乐时的欢笑声总是能让大人们露出幸福的微笑。在宇升花园小区,一处小广场被改造成儿童休闲区后,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玩乐的好去处。色彩艳丽又不刺眼的组合滑梯是孩子们的“最爱”,上面还有果蔬元素的可爱卡通形象,孩子们从多个角度在滑梯里面爬上又滑下。地面是以绿色为主的彩色特殊地面,彩色多样又柔软适中不伤脚,一侧还有红黄蓝组成的短跑道,让孩子可在上面奔跑玩耍。在单杠的对面,是一排长凳,家长可以这里放心陪伴孩子时也能够放下东西休息一会儿。
    小区居民孙佳慧说:“现在家家都住楼房,再加上会使用一些教育类的电子产品,使得孩子们普遍缺少室外活动的时间。但总是带孩子到公园广场玩也不太现实。‘旧改’把小区内的空地改造出一块儿童游乐区,为我们提供了一块孩子可以安全进行室外活动的区域,真的是非常贴心,满足了我们在家门口让孩子‘接地气’玩耍的需求。现在我们孩子每天都要到楼下的儿童游乐区玩一会儿,还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小朋友。”



小小晾衣架晒出大幸福。


无障碍通道,提升居民出入幸福感。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