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沃野 花绽农家

根植沃野 花绽农家
——东辽县渭津镇业余农民小剧团发展41年纪实(上)


    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东辽二人转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是研究东辽河源头流域各民族文化艺术在渗透、交融、互补、创新中演变、进化的“活教材”,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多民族民俗研究价值。2007年,东辽二人转被辽源市政府列为“辽源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辽县先后于2004年、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唯一“中国民间艺术(二人转)之乡”;2009年东辽二人转被列入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辽县渭津镇的二人转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期。1982年,东辽二人转第十七代传承人刘思谭在东辽县渭津镇成立了“东辽县渭津农民小剧团”。从1982年创建到2023年,东辽县渭津镇业余农民小剧团整整走过了41年的历程。回望41年,小剧团虽历尽艰辛,但执著追求着弘扬民间艺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也为传承东北文化、宣传家乡特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一篇 醇醇的一壶老酒
东北二人转好似一壶醇香的老酒,香味扑鼻,回味绵长。


音乐天赋露头角


    渭津小剧团走到今天,剧团创始人刘思潭功不可没。刘思潭1947年出生,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镇人。自幼喜爱音乐的他擅长演奏唢呐、二胡等民族器乐。1964年,刘思潭在梨树师范学校读书时,班级里有脚踏风琴、笛子、二胡、唢呐等乐器供学生们学习,也因此他的音乐天赋得到了释放,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了多样乐器。在求学期间,他还参加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队里拉二胡、吹唢呐、吹笛子,还经常表演一些快板等小节目,这也为他后来在艺术上有所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8年7月,从梨树师范学校毕业的刘思潭担任辽源市甲山公社中学的音乐教师兼体育教师。他凭借着一颗对工作的热心,结合自身特长,在学校组建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刘思潭把人们百听不厌的热门广播小吉剧《小护青员》和坐唱《处处有亲人》等节目排练出来,到各个生产队演出并深受群众喜爱。他不但成为全公社文体活动的总策划、总导演,同时又是披挂上阵的演员骨干。一时间,刘思潭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


报告会上展才华 文化站里担重任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东辽大地。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也为民间艺术注入了“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当时的辽源市委主要领导在1982年的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提出“所有公社都要建小剧团”。当时的19个公社共建了13个小剧团,但是,农民小剧团办起来容易巩固起来却很难,往往是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等到了1983年,东辽全县的剧团仅剩下了渭津、石驿2个小剧团,且只保留名称不能演出。
    也正是在1982年,甲山公社召开精神文明标兵现场会,选出了好队长、好媳妇、好教师、好院长组成4人宣讲团,交流介绍典型经验,刘思潭作为好教师是宣讲团成员之一。宣讲活动得到辽源市委宣传部高度赞扬并组织他们到辽源市各地进行宣讲。宣讲团的脚步不仅走遍了辽源的各个乡(镇),同时也前往了四平地区进行宣讲。
    刘思潭宣讲的相关事迹,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他们认为文化部门需要他这样的人才。辽源市委宣传部为了保留住小剧团,把刘思潭作为特殊人才从甲山中学“挖”到文化部门,派到了公社文化站任站长兼渭津小剧团团长。刘思潭怀揣着梦想,离开了他生活、工作了15年的地方,也让教师出身的刘思潭有机会一展才华,把人们喜闻乐见的东北二人转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极大地改善了整个农村文化生活状态,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组建小剧团 唱响二人转


    刘思潭认为东辽县作为东北二人转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许多农家子弟都会哼唱出二人转传统经典曲目选段,蕴藏着丰富的人才资源。从小喜爱音乐、喜爱民间艺术,喜欢吹唢呐、拉二胡等多种民族乐器,对东北二人转情有独钟的他,深知这块土地上的百姓生活迫切需要二人转艺术的滋养。为挖掘、传承、弘扬这一深受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刘思潭到任后,通过悉心的走访、耐心的倾听、深入的调研、冷静的思考,决心要把小剧团组建起来。
    刘思潭说干就干。为了招收选拔学员,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县19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历时一个月的挑选和严格考核,挑选出小剧团需要的演员、乐员和具有培养价值与发展前途的学员共16名。就这样,在渭津镇党委、政府和东辽县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一支地地道道的由农民和农家子弟组建的“渭津镇业余农民小剧团”成立了。


一夜爆火成热门


    “渭津镇业余农民小剧团”成立初始,刘思潭和演员、乐员们一道摸爬滚打,排练时兼导演、演出时兼乐员、休息时兼生活导师和思想政治教员,组织学员不分昼夜地边培训,边排练。
    众人拾柴火焰高。小剧团的成立,受到上级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派出了专家和骨干演员前来培训指导。东辽县文化馆、东辽县吉剧团辅导员和专业演员对唱腔、身段、步法、舞姿以及技法、技能进行悉心调教。经历了28天的刻苦排练,《猪八戒拱地》《水漫蓝桥》《冯奎卖妻》《马前泼水》等家喻户晓的节目被相继排出。不到一个月的筹备,“渭津镇业余农民小剧团”便开始了正式演出。
    小剧团的首场演出是在渭津镇影剧院,演出现场掌声不断。首场演出获得成功后的几个月时间里,这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农民小剧团又排练出多台剧目,并不间断地下乡为农民演出,踏上了舞台实践的道路。在此后的多年间,剧团坚持农民剧团为农民服务的理念,活跃在东辽的村村屯屯、田间地头,足迹遍及东辽县的各个角落,平均每年演出达100多余场。演员们的舞台表现力、亲和力、唱腔、演技等得到了家乡百姓的肯定和赞誉。作为群众文化领域的新生事物,渭津小剧团的出现,有效缓解了东辽百姓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走到哪都是“香饽饽”


    小剧团走村串户的精彩表演在全县引起轰动,团里的演员也开始火了起来,成为了东辽的“明星”。这些来自本土的演员,回到家乡去演出,台下的观众看到熟悉的面孔,都特别惊喜,若是有观众能说出认识某个演员,更会在人群中“显摆”好几天。有些观众看完这场,撵着去下一个村看下一场,演员的车走到哪里,看戏的人群就跟到哪里,有的赶十几里甚至二三十里地的路程,都早早来到表演场地,形成了你追我赶争着看戏的浓厚氛围。
    小剧团的演出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和喜爱,小剧团也成了“香饽饽”,村与村之间出现了“抢戏”的情况,大家争先恐后要看小剧团的演出,大车小车争先恐后接送小剧团,还没等在这个村演完,下一个村接演员的大马车已经来等着了。遇到停电或阴雨天,农民就把剧团请进家里,点上蜡烛在屋子里演出。一次在中心乡演出,总表演时长足足有四个半小时,演员饿着肚子唱,观众饿着肚子看,真是:“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有一次在椅山乡河北村演出,演出结束后,观众们都不肯走,纷纷要求再接着演。结果那天夜里一直演到第二天天亮,放牛的农民牵着大牛出来了,农民要下地干活了才算结束。仅在椅山乡就演了两个通宵。农民群众高兴地将小剧团称为咱们农民自己的“心连心剧团”。


“东辽一枝秀” 红遍大江南北


    随着小剧团逐渐步入正轨,在东辽县每年演出约100余场,受百姓欢迎的程度超过了许多专业演出团体。小剧团也依托吉林省艺术馆、东辽县文化馆的辅导力量对演员不断培训,一批批素质较高的演员脱颖而出。
    1984年,吉林省业余农民剧团汇演在白城开幕。渭津小剧团代表辽源市参加汇演,《水漫兰桥》《憋水泡》《赵成卖牛》《猪八戒拱地》四个剧目全部获奖,其中前三个剧目均获一等奖并获吉林省文化厅综合一等奖。吉林省文化厅颁发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匾额。小剧团也一炮走红,在全省火了起来。吉林省艺术馆专家进驻渭津镇业余农民小剧团进行专业辅导,并将东辽县树立为“吉林省农村文化工作典型单位”。
    1986年,渭津小剧团演出的儿童题材拉场戏《憋水泡》,在吉林省文艺汇演中获表演一等奖。小剧团巡回吉林、辽宁两省三县15个乡(镇)65个村屯,共演出189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
    1987年,中央电视台《九州方圆》栏目专程来到东辽县,为渭津小剧团制作了长达15分钟的专题片《俺为家乡播种欢乐》,该片荣获丹顶鹤奖一等奖。《俺为家乡播种欢乐》的主题曲更是唱出了小剧团的精神:“山里生,山里长,农家的孩子爱山乡。要让生活更多彩,小小剧团走四方……山里生,山里长,农家的孩子有志向……唱的是新时代,唱山乡变了样,家乡的山水哺育了我,我爱咱家乡情深意长”。
    一时间,小剧团声名鹊起,红遍大江南北。可谓是报纸有名、广播有声、电视有影,小剧团每到一处表演,台下都会有许多慕名而来的群众。
    1991年5月,吉林省第十届二人转评奖暨推广会在红旗剧场举办,渭津小剧团作为本土文艺团体被特邀参加。同时闫学晶、付莲英、金国良等从小剧团走出的“名角”也纷纷前来助阵,演员阵容空前强大。演出的二人转《楼台会》《刘伶醉酒》、拉场戏《二大妈探病》、创作剧目《双送礼》等节目得到了观众交口称赞,公演时的戏票更是一抢而光。在汇演中,小剧团得到了一致好评,当时的省文化厅副厅长高兴地说:“渭津小剧团的演出真是‘威震四座,一鸣惊人’”。在随后的总结表彰会上,还为渭津小剧团授予省文化厅领导亲笔题词的“根植沃野,花绽农家”大红锦旗,演员均获优秀表演奖、4人获省优秀辅导奖。
    1992年9月19日,渭津小剧团参加吉林省民间音乐舞蹈暨农民文艺调演会,演出的二人转《楼台恨》又获殊荣。一出戏获得三项大奖,演员付连英、金国良获优秀表演奖,该剧获优秀创作奖和优秀辅导奖。继1984年、1991年全省汇演获奖后,又蝉联省表演、创作、导演三项优秀奖。
    二十世纪90年代初,东辽县委、县政府开展“十朵金花”评选活动,“渭津镇业余农民小剧团”列为“十朵金花”之首。2006年,在全省开展的“文化活动月”中,东辽县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对全县的特色文化、能工巧匠和民间艺人进行了挖掘、扶持和总结,总结出东辽文化的“七朵金花”,渭津小剧团名列前茅。
    除了多次参加全省二人转汇演外,小剧团还多次为全省宣传工作会议等进行专场演出,为辽源市、东辽县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进行专场演出,每次重要演出都必有渭津小剧团演员们的身影。可以说,小剧团为宣传、推介东北民间艺术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打出了品牌,为国家级的二人转艺术之乡奠定了坚实基础、赢得了荣誉。
    多年来,渭津小剧团不仅走遍了东辽各乡(镇)的大小村屯,他们的足迹还延伸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市,为演员们搭建起一座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文艺舞台。同时在全国各地搭建起二人转艺术的大舞台,把东辽的二人转艺术介绍给更广大的观众。这么多年,小剧团始终秉承弘扬、发展民间艺术,让其更好地造福于社会的办团宗旨。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和奖励,被称之为“东辽一枝秀”。
    声名鹊起的“渭津镇业余农民小剧团”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中国农民报》、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吉林农民报》《城市晚报》《新文化报》《辽源日报》等省内外数十家新闻媒体的关注,百余次予以大量报道。先后以《根植沃野,花绽农家》《风递幽香出,艳梅惊乾坤》《山乡锣鼓音甜脆》《一枝红杏出墙来》等为题作了专题报道,盛赞小剧团来自业余,却不亚于专业,给予很高的评价;吉林省《群众文化研究》刊物上发表了题为《沃野奇葩,香飘万里》的调查报告;《人民中国》杂志日文版还刊发了小剧团的演出剧照,让外国朋友也有机会了解到东北二人转的文化魅力。

 

 


    本版稿件由本报通讯员 杜发 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