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异地“新生”之旅
企业的异地“新生”之旅
辽源市钢背轴承有限责任公司制造车间产品生产有序进行。本报记者 魏利军 摄
本报讯(记者 于淼)近日,记者在辽源市钢背轴承有限责任公司制造车间看到,成型工段上的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操作机器,各道工序紧密衔接,公司正开足马力,掀起新一轮生产热潮。
辽源市钢背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研制、生产、营销复合材料轴承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是中国一汽集团、中国二汽集团、中国陕汽集团等大型汽车集团的汽车配件供应商。为加快建设吉林省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帮助下,企业仅用时一年半就完成了异地重建、整体搬迁并顺利投产。
据了解,位于龙山工业开发区内的生产基地新址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比原址大了近一倍。企业借势发力,突破了以往因土地、厂房资源有限及生产工艺落后造成的瓶颈制约,使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公司原厂区存在面积不够、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发展。企业搬新址后,这些问题都已迎刃而解。”辽源市钢背轴承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宋威君说:“新址实现了多个车间整合,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减少了生产半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搬迁后,我们又新增了20多台先进设备,在提升工艺水平的同时,也使产能较比之前增加了30%。生产工艺及产程的提升也使公司从一汽集团的B级供应商升至了A级。”
新厂房、新设备、新动能,让企业在“新舞台”上焕发出新活力。宋威君说:“今年的订单量目前看来还是非常好的,预计到今年年底产值能够达到4500万元。企业也会不断提品质、强创新、育品牌,在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和绿色化上持续发力,抢占价值链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