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儿童干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新疗法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儿童干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新疗法
新华社重庆3月29日电(记者 谷训)记者29日从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获悉,刘星、魏光辉教授团队首次发现行为干预联合短期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在治疗儿童干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泌尿外科领域国际权威期刊《泌尿外科》。
膀胱过度活动症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或伴有夜尿增多及尿失禁,在儿童中的总发病率约为10%,是儿科医学领域的难题之一。刘星介绍,研究团队经过前期探索性研究发现,儿童干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人群中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人群,而短期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下尿路症状。为进一步验证该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科研团队设计并实施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即通过与单纯行为干预、行为干预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这两种干预措施相比,来评估行为干预联合短期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疗法,在治疗儿童干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团队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第一组患儿接受常规行为疗法治疗,第二组患儿接受常规行为疗法联合抗胆碱药物索利那新进行治疗,第三组患儿接受行为干预联合短期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疗法。研究人员同时观察3组患儿在接受不同干预措施8周后的尿频、尿急、尿路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以及相关医学评分。结果显示,接受行为干预联合短期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疗法的患儿,症状缓解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率最高,安全性最优。
刘星表示,儿童干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传统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即改变儿童的生活习惯,包括如厕训练、控制液体摄入量、饮食均衡等,但存在儿童依从性低、治疗效果有限等缺点;药物治疗的常用药物是M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其主要作用是舒张膀胱,但研究团队发现该药物对儿童只有20%-30%的有效性,且药物副作用可能导致便秘等一系列消化道问题,而行为干预联合短期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疗法的有效性可达到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