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拼搏中闪光
青春在拼搏中闪光
——记全国人大代表、辽源市水务集团排水维护队队长白玉晶
任达轩
严寒酷暑、狂风暴雨,带领伙伴始终坚守在城市排水清掏工作第一线,用25年的青春和汗水换来城市的清洁和百姓生活的安宁。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辽源市水务集团公司供排水维护服务公司排水维护队队长白玉晶。她先后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总工会十七大、十八大代表,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殊荣。
无私奉献,困难面前“不低头”
一年365个昼夜,都是白玉晶备战的时刻。无论是井盖丢失,还是下水井塌陷、排水管路淤堵,她都必须第一时间带领队员进行维修。排水工作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辛苦,她需要整天同淤泥、污水、粪便、秽物打交道。辽源市200多公里的排水管线、2万多座排水井、2000多米明沟暗渠、12座沙仓等都是白玉晶及其团队的战场。每年从3月开始,白玉晶就开始忙起来,要赶在汛期之前把73个雨洪排口和其它排水设施进行清掏、维修。6月至9月期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汛、防内涝。只要雨声响起,她第一个就赶到单位,穿上工作服、雨衣,扛着工具到各个积水点进行排水作业。去年一年共30余次雨中防汛,水放完了还不能休息,要及时清掏积水地段的排水井,疏通管路,为下一次防汛奠定基础。就像白玉晶说的“晚上如果听天气预报有雨,或者天阴了,我们工人都不敢休息,就坐在窗户旁边看,不敢睡觉。而每一场大雨落下,行人、车辆往家里跑的时刻,就是我们往外冲的时候!”冬季也不是休闲期,维修丢失、损坏的排水井,而且突发抢险事件也屡屡发生。多少个昼夜奔波、多少次风雨无阻,无论多苦多累,大家未曾有过一句怨言。因为,淳朴的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百姓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和生命财产安全。
攻坚克难,钻研业务“敢较真”
机械的加入有效减轻了人工的劳动。白玉晶紧紧抓住这个改变工人思想观念的好时机,大力倡导机械清掏取代人工清掏。她悟原理、学操作,在有难度的清掏作业时与队员比赛,并制定、组织排水技能大赛的培训、笔试、实操,激发队员的热情。在最初新技术应用时她思想还比较滞后。比如在智慧排水试运行阶段,她的想法还停留在人工操作传输信息的旧思维模式上,对于智慧排水包含的电子设备的传送以及数据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表示怀疑,常常在智慧排水的统计数据公布后,都要用人工操作再进行比较。经过一段时间的比对,才发现智慧系统的应用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有较高的准确性。她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在白玉晶的努力推动下,智慧排水信息化管理系统、超声波液位仪、易涝点监控、智能分流井等智慧水务相继得到应用,实现了以“智慧供、排水”为引领的供、排水“一张网”,也真正将供、排水工作建立在“智慧+科技+责任”之上,向科技要管理、要效率、要人力的目标成为现实。
雪中送炭,把百姓利益“挂心间”
在保质保量完成常规工作任务的同时,白玉晶和党员“志愿服务组”还义务为民服务。去年5月10日,颐和山庄污水外溢,导致附近居民不敢开窗,行人车辆更是绕道而行。白玉晶接到求助后,立即带领人员、车辆赶到现场,几个小时的奋战,管线畅通了,还百姓一个洁净的环境。去年12月25日晚上8点多,北部热源因故障排放出大量冲渣水溢出路面。白玉晶接到消息后,带领抢险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几十次往返奔跑于1300多米的距离之间,忙得浑身是汗,棉服都在冒热气儿,可她却啥也顾不上,直至次日凌晨3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撤离现场。今年2月6日,工人文化宫附近污水外溢。白玉晶带领志愿服务组立即赶到现场,由于污水井位于多级台阶之上,机械派不上用场,只能用最原始的勺子、铲子人工清掏。白玉晶顾不上吃饭,忍受着寒冷排污,为的是让百姓过个安稳年。泰安大路小红帽处污水外溢、东吉街道小区排水井坍塌、人保门前污水外溢……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白玉晶带领她的团队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