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外乡人” 如今“老辽源”

    在我市波澜壮阔的发展长河中,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辽源人,而是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外乡人”。几十年前,当他们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曾经以为自己只是个“过客”,可不知不觉中,30年过去了,他们不仅见证了辽源经济发展的腾飞,更用自己的智慧和激情参与了这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如今,辽源在他们眼里,已经成了舍不得、离不开、忘不掉的“宜居”家园。 
    见证必然伴随着记忆,见证一定蕴含着无限的感慨。30年前,我们这座城市的旧貌在他们眼中是什么模样?30年后,我们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又会让他们生出多少感慨?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用记忆讲述的这座城市的过往,聆听他们对辽源未来发展的激情与渴望。

托党的福

    ■杨玉洁
    ■91岁
    ■原籍辽宁省清原县


    她是13岁跟随母亲一路乞讨到辽源求生存的苦孩子;她是柔中有刚的贤淑媳妇;她是我国电影编剧、作家韩静霆的母亲,艺人雪村的奶奶。她就是时刻心怀感恩的杨玉洁老人。
    乐观开朗的坚强老人
    现年91岁的杨奶奶干净利落、口齿伶俐、乐观开朗。对我们的到来,热情备至。得知我们是在辽源市建地级市30周年之际采访她,老人一个劲儿地说,好好好,咱们辽源肯定更加辉煌啊!我是托党的福,在咱辽源的抚育下长大的,我也是看着辽源发展起来的。
    我13岁跟随母亲和姐姐、弟弟从辽宁省清原县一路乞讨到咱们辽源市投奔亲戚。一天书没念过,一个大字不识,我不甘心。结婚后,在老伴儿不同意的情况下,在当时委主任的帮助下,去报了夜校。学习两个月后,一次招工中,我到了当时矿务局的收发部工作。起初学徒没有工资,成为正式工后工资起初只有17块钱,可我现在的退休金能开2000块钱,我这个老太太根本花不了,这都是托党的福啊!
    托党的福,成了老人的口头禅
    “20多年前,老伴儿走后,儿子要把我接到北京的家里。可我除了辽源哪都住不惯,所以后来回辽源到现在一直自己住。政府的各级部门和好心人经常来看望我,逢年过节肯定来。尤其是社区的同志,待我就像自己家人一样,他们的电话号我都记本子上了,有事随时找他们。平时还有一些年轻的孩子们也总来帮我做家务,陪我聊天。有时我自己出去买东西,总有些人扶我过马路,送我回家。你说辽源人咋这么好呢?我从小是个苦命的孩子,可是长大后我是个幸运的人。来到咱们辽源以后,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这都是托党的福啊!”杨奶奶在和记者的聊天中,说了不下10次“托党的福”,且数次感动得哽咽。

贫困区变花园小区


    ■左绍同

    ■88岁
    ■原籍河北省武强县
    
    黑黑瘦瘦的左绍同老人是建国前老兵、建国后老干部。采访左绍同老人,我们是慕名而至。开始他有些拘谨,经过几分钟的拉家常,他渐渐放松起来,也打开了话匣子。
    退伍后就扎根在辽源
    我老家是河北省武强县。1945年,19岁的我入伍当兵,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解放东北和解放华北的多场战役。1964年,在辽东军分区独立三师16集团军,营长职务退伍。退伍后就来到咱们辽源,再也没有离开过。50年来,我一直当自己就是辽源人,先后在市重型厂、市二轻局、市民兵独立团、市钢管总厂工作,离休时是副处级干部。到现在离休金有4800多元钱,逢年过节各级政府部门还来看我。
    过去是贫困区,现在是花园小区
    说到我市自成为地级市这30年来的发展变化,老人又点头、又竖大拇指地连连说,好,好!马路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高,都快不认得了。大街小巷多数都是平坦开阔的柏油路,楼房几天就起一层。在若干年前,像我们住的盛世花园,算是我市的贫困地区,加上这里的地势缺陷,居民们不是住在山坡上,就是山沟里。低矮破旧的平房,那真是晴天漏风,雨天漏水。你看现在,都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这不正是市委、市政府为我们百姓造福吗!我今年88岁,老伴儿78岁,要不是各级政府的殷切关怀、老伴的悉心照顾、街坊邻里的热心帮衬,我想我根本不会这个年纪还能和你们这样地聊天。
    离开时,由于老人腿脚不便,老人的老伴儿拉着我们的手一直送到小区门口,还特地给我们拿上水果和糖果,我们婉言谢绝,老人家流着眼泪执意要我们一定拿上、拿上……

“闯”过来的幸福

    ■常廷荣
    ■80岁
    ■原籍河北省乐亭县


    从童工到离休老干部
    我七八岁的时候随着父亲闯关东来到辽源。那时候,全国都差不多的状况。刚来时,家里很穷,我就去当童工,贴补家用。直到新中国成立,生活才出现转机。我有了学习的机会,有了文化知识,就有了工作的机会。1954年,我开始去建材处当见习材料员,并且在那儿入了党,工资是40元钱。1961年,我到市委通信处工作,后来我又到了市工商局工作直至离休。
    辽源给了我幸福生活
    现在我的离休金每月有4900元钱。这都是党和政府给的,没有党和政府就没有我的今天。刚到辽源时,我的父辈们都是吃不饱、穿不暖,有病都没钱看。现在,我们离退休了都有养老金,看病都有医疗保险。现在的食品花样也太多了,以前是没东西吃,现在是东西多了不知道该吃点啥。年轻的时候想旅游,没有时间也没有钱,现在离退休了,时间多了,工资高了,我就和老伴儿全国各地地旅游。党和政府也没有忘记我们这些离退休老人,逢年过节来看望我们。平日里,社区对我们也特别的照顾和关心,为了我们能有事儿干,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一间活动室供我们读书、下棋。周一我们下象棋,周三、周五学习、了解国家大事。你说我当年闯关东“闯”得多幸福啊!
    “五加二、白加黑”都是为了咱百姓
    现在,咱们市的楼越来越多,越盖越高;道路越修越宽,农村的路也达到了村村通;工资不断地上涨,社会福利越来越好。这些百姓的幸福都是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辛勤工作的结果。听说市领导们都是“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为了我们百姓的幸福,他们忘我地工作。我们老年人只能在心里感激,年轻人更应该加倍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我们的党和政府。

辽源发展了  老百姓有钱了

    ■刘玉民
    ■77岁
    ■原籍河北省唐山市

    1953年,16岁的我不愿在家干农活,心里想出门学点手艺。机缘巧合,我来到了辽源。那时候,我想学完手艺就返回自己的老家。没成想,我在这里娶妻生子,把根扎在这块风水宝地上。
    那时候,这个地方说是县城真是有些牵强,所有的居民加在一起也就三四百户吧。整个城区全是砂石路,没有柏油路,走在那样的路上,晴天灰尘弥漫,雨天泥泞不堪。整个县城不仅看不见汽车,马车也没有几辆。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整个县城除了粮库有18辆马车之外,就是马车社还有40多台马车出租。现在,辽源发展了,老百姓有钱了,宽敞的街道上跑的汽车数都数不过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得也越来越好了,街道两旁都建起漂亮的楼房,新建的小区整洁漂亮。我认为特别值得一说的就是棚户区改造,把那些破旧的房屋全部给改造了,不但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也让城市变得美观了。我个人的生活条件也和这个城市一样,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越过越幸福。我刚来的时候在砖厂做工,一月工资47块4毛钱要养活一家7口人。现在我的退休金近2000元钱。我刚来时没有自己的房子,现在我和5个子女都住上了楼房。
    60年过去了,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由衷地感叹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我现在对这座城市充满感情,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很满意。我认为选择这里扎根是我这辈子正确的选择,我相信这座城市还会变得更加美好。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贡德宝
    ■74岁
    ■原籍辽宁省锦县(现凌海市)

    军转干部支商来到辽源
    他18岁入伍当兵,1965年,24岁的他转业后,分配到我市支援商业。先后在商业部门工作12年;在市汽车公司工作10年;参与组建了辽源市城管大队并任大队长;在辽源市建设委员会经贸总公司工作4年;后调任自来水公司(现水务集团)直至退休。
    追忆当年辽源的计划经济
    虽然我不是辽源人,但在这儿生活也有48年了,工作上一直参与着辽源的经济发展。说到辽源的发展,不得不提当年辽源的计划经济,那时候光有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买啥都要“票”。到百货商店买衣服需要有票,还得欲购从速,虽然仅仅那么几种简单的款式,但下手晚了就卖没了;记得当时形容辽源有个顺口溜“一条公路一个楼,龙首山上一只猴”。“一条公路”指的是从街里到矿务局那一条路;“一个楼”指的是大什街上那个交通岗楼;“龙山首山上一只猴”说的是龙首山公园里只有猴子一种动物。
    如今辽源经济大发展
    现在辽源的变化可是翻天覆地。成为地级市以来,百姓的生活水平逐年上升,想吃啥吃啥,想买啥买啥;工资不断上涨,我和老伴儿的退休金每个月共有五六千块。楼房就像雨后春笋似的拔地而起。
    我是辽源的一分子
    我和老伴都是外地人,是辽源让我们有缘走到一起,让我们有了一生的幸福生活。我在辽源工作,在辽源安家,在辽源退休,更要在辽源养老,我早把自己当成了辽源人。辽源的经济发展也很有接续性,民生工作更是做得到位,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辽源将来还有更大的发展,咱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大连口音辽源心

    ■唐立石
    ■69岁
    ■原籍辽宁省大连市
 
    家住巨峰小区的唐立石,是个比较腼腆的老人。在福安社区警务室,老人掺杂着大连口音向我们介绍了他对辽源的深切情怀。
    大连调来的焊接工
    我1976年由大连市瓦房店轴承厂调入辽源市第二化工厂做焊接工人。来辽源至今已是37年,未来的人生路无论还有多少年也肯定是不会离开辽源了。这个第二故乡,在我心中的位置早已超过了任何一个城市。刚来辽源时,我女儿才2岁,全城都是砖瓦小平房,吃的、用的都是供应制,一个月一个人供应半斤肉,全市的生活水平也都差不多。
    老工业基地振兴了
    作为技术工人,我那时也没什么大理想和大追求,只想着做好本职工作,让焊接技术在我市能发展得更好。可是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我市的跨越式发展,焊接技术由手工焊接发展到数控焊接,按几下按钮就能把工作完成,既精准又安全,过去想都不敢想。如今,我们这个老工业基地又振兴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低矮的砖瓦小平房早已不见了踪影,到处都是几层、十几层甚至几十层的楼房;一日三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有想不到的根本没有买不到的;当年我们大部分人每天早晚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现在,市区时常因私家车太多而堵车。
    退休做个“红色特情”
    虽然现在我退休了,但对我市的发展还是非常关心的。同样,党和政府也没有忘记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同志,我退休14年来,一共涨了9次工资。退休在家,我就经常到咱社区和警务室来,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工作人员做些事情,提供一些有利信息,他们还送给我一个光荣的称号“红色特情”。

特困户也住楼房了

    ■陈焕义 
    ■67岁
    ■原籍山东省诸城县


    家住东丰县东丰镇兴达富苑小区14号楼2单元的陈焕义老人是个农民。见到记者,他显得有些紧张和激动,但还是用他朴实的话语给记者介绍了他的好日子。
    我天生患有小儿麻痹症,4岁跟随父母从山东诸城老家闯关东来到东丰县,打我记事起,家里就一穷二白。听父辈讲,我们刚到东丰县时,是在亲戚的帮助下借了一处房子住。后来又经人帮忙花200块钱在镇东街买了一间不足28平方米的土坯房,我们全家5口人就住在那一间房内。因为我身体不好,不能像别人一样种地,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临时工。所以家里条件一直就很不好。房子始终也是我的“心病”,住了几十年的那个小房,最后破旧到下雨天屋内屋外全是水。就是我们这样的困难家庭,党和政府始终惦念我们。在2008年,我们一分钱没出,政府分给了我和老伴儿一套38平方米的楼房。没到退休年龄时社区还给我办了低保,到了退休年龄我现在也有了“劳保”。一个特困户,能住上楼房,真得感谢共产党,感谢咱们辽源人民政府啊。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王  超  见习记者  李  锋  宋晓阳  采写
    本版摄影由本报记者  张  爽  王  超  摄
    本版策划  郭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