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田变良田 绘就好“丰”景
粮田变良田 绘就好“丰”景
——西安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李及肃 摄影报道
西安区灯塔镇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现场。
人勤春早备耕忙,不负人间三月天。
连日来,随着天气渐渐回暖,广袤的辽源大地冰雪消融,从冬眠中苏醒的黑土地已现出勃勃生机。在西安区灯塔镇的田间地头上,大型机械、运输车辆来来往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为春耕生产按下了“保障键”。
3月14日,记者走进西安区灯塔镇建国村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正开足马力平整土地、开挖沟渠、推平地垄、清运积土。工人们忙着修建格宾石笼,现场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绘就着高标准农田未来发展的好“丰”景。眼前的施工项目建设完成后,过去这些零散分布的低产田将变成连片的“良田”,农业生产效率也将得到相应提高。
施工现场,西安区农业农村局项目办负责人付云龙介绍说:西安区灯塔镇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涵盖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和岸坡防护等多项内容。建设地点位于西安区灯塔镇的碾山村、全康村、建国村,计划今年4月底前完成地力培肥工程,预计6月底前整体项目竣工。项目建成后可以基本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新格局。
农田“高标准”,稳粮“有底气”。看着眼前火热的施工场景,村民王鹏飞的心里乐开了花。过去由于田块分散、道路和排灌设施落后,农田综合效益不理想。高标准农田建设后,从耕到种,再到收获,田间种植各环节都能实现全程机械化,粮食产量和品质也能得到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村民种粮更有盼头。
村民王鹏飞告诉记者,他家有河边地10多亩,每年汛期,水患防不胜防,收成甚微。今年高标准农田来了,把河护好了,并且播撒了有机肥,种地再也没啥顾虑了,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今年,西安区全力谋划农业项目建设,除正在实施的1万亩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外,还谋划了一系列国家超长期国债项目,计划总投资2.8亿元,主要涵盖7.5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水库防洪及清淤、灌溉水源提升等具体项目。
据了解,西安区总耕地面积为12.4万亩。从2012年开始,拉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序幕。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5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