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优化“软环境”构筑发展“硬支撑”

我市着力优化“软环境”构筑发展“硬支撑”


    本报讯 自创新开展“五放”引领、“五化”推动、“三抓一服务”行动以来,我市统筹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考评中取得东北地区最好成绩。2023年,辽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3.2%。
    提升高度抓环境。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成立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在全市开展“三抓一服务”行动,动员全市上下形成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护商的发展环境。在2023年全省民营企业评议政府服务活动中,我市获评最好地区之一,已连续四年获此殊荣。
    拓展广度抓环境。持续凝聚党员干部“服务民营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思想共识,为各层级干部进行了13次营商环境专题培训,做到了轮训全覆盖。2023年,我市城市信用监测跃升至连续3个月省内排名第二。全程网办率由不足10%提升到55.3%,工程建设项目平均审批用时由1.7个工作日压缩至1.18个工作日。组织开展“走企连心”助企行动,“面对面”走访企业1522次,“点对点”解决企业用水、用电、庆典审批的实际问题416个。
    强化力度抓环境。细化《营商环境建设考核实施办法》,对项目审批类、政务服务类共计27个部门,从行政窗口作风建设、帮扶企业纾困解难等八个方面分类考核通报。召开全市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大会,由11个项目服务部门和16个政务服务部门主要领导向100名评议代表面对面述职,现场评选出8个服务标兵单位,并联合专访营造良好氛围。
    保持热度抓环境。积极搭建政企互通平台,不断畅通问题收集渠道。组建市县区政企互动微信交流群,开展“营商环境接待服务日”“营商环境监督员座谈会”等活动,发布《惠企政策手册》和营商环境服务卡,推行24小时“秒办”“秒回应”的助企工作新举措。建立上门服务、延时服务、节假日预约等“十二项特色服务制度”,打造全年无休、五加二、白加黑全天候办理业务的政务服务中心。
    下一步,我市将以“搭建政企互通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为关键,着力打造“利企惠企市场环境、高效便利政务环境、公平公正法治环境、纾困解难的助企环境”四项优化营商环境工程。 (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