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文旅宣传 扮靓非遗名片
做强文旅宣传 扮靓非遗名片
——东辽县非遗文化盘点(中)
东辽县文化底蕴深厚。经过经久的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发展,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截至目前,东辽县有省、市、县级非遗项目19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11个、县级2个;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遗村落1个——辽河源镇安北村。现有非遗项目从业人员百余人,年创收1000余万元。
多年来,东辽县文旅局传承发展文化遗产,做大做优文化产业,深挖非遗资源、擦亮非遗名片、打造非遗集群、注重非遗传承、发挥非遗优势,带动了全县文化、旅游、商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以非遗为亮点,有效促进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文化娱乐氛围。如今,东辽沃野遍地绽放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在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东辽烙画
火木绘丹青 烙笔生彩花
2021年,东辽烙画被列入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烙画,又称“火绘”“烫画”“火笔画”“火针刺绣”“烙花”等,是中国古代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据史料记载,中国的烙画起源于西汉、盛于东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因连年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年间才重新在民间焕发其独特的艺术风采,后逐渐形成河南、河北、东北、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几大派系。
烙画是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烫出的烙痕作画,现代则以电代火。烙画作品不仅具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创作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因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现代的烙画工匠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从而极大丰富了烙画这门艺术形式。
东辽县的烙画传承人尤金华用一块木板、一支烙笔即可创作,笔尖落下、青烟腾起,精美图案便呈现出来。他的木板烙画作品既保持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又有着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其丰富的艺术语言、特殊的材质肌理、独特的色彩关系,营造出十足的艺术美感和浓浓的节日氛围。2021年,东辽烙画被列入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尤金华,年创收2万元。
东辽秸秆画
变废为宝 点草成金
秸秆画是利用植物秸秆作画的传统民间技艺。从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信阳秦怀王古墓发现的“麦秆画”作品判断,这一艺术形式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非常成熟。东辽玉米秸秆画是秸秆画传统技艺的表现形式之一,因完全依赖玉米秸秆为原材料而得名。玉米秸秆画历史年代久远、流传地区广泛,作品所需材料主要是玉米秸秆皮,通过选材、防腐、烘干等多项技术处理后粘贴于画面上,依形入画、依意组图,整个画面中既显示出玉米叶的原始、自然之美,又可显示现代、时尚的艺术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东辽玉米秸秆画的起源大致可确定在清代末期,由闯关东来此地开荒占草的河南、河北、山东先民们引入。
玉米是东辽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秸秆画创作、生产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材料资源,极大促进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良好传承与发展。多年来,东辽玉米秸秆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各级民间艺术作品展会并获得较高评价。该项目已在文广新局和各位传承人的积极努力下,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已有部分作品进入省内外工艺品市场。东辽秸秆画形式高雅、拙美,有深入挖掘、保护的民俗文化价值,更有增值、赠与的艺术收藏价值。
2015年,被列入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庄有昌、康晓辉,年创收5000元左右。
东辽鱼骨画
颗颗鱼骨成艺术 文化活力再焕发
东辽鱼骨画以花鸟鱼虫、楼台亭阁、风景人物为创作主体,手法精湛,新颖独特。
东辽县地处长白山系老爷岭余脉,为东部长白山与西部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群山环绕、河流纵横,原始森林茂密。东辽蕴藏着凝重的文化底蕴,鲜明而富有个性,深厚而富有活力,东辽鱼骨画就是在如此的自然与人文浓烈交融的环境中孕育出的一项民间手工技艺,这项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东辽鱼骨画是将各种形态各异的完整鱼骨件不做任何改变,粘贴于画面上,依形入画、依意组图,整个画面中既能显示鱼骨原貌天然奇特之美,又可被组合成画面中所独有的风格和艺术特色,其所需材料全部是鱼骨,并严格进行防腐处理等三十多道工序雕刻而成。作品主要以花鸟鱼虫、楼台亭阁、风景人物为主,手法精湛、手工精细、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代表作品主要有:《梅》《兰》《竹》《菊》《荷韵》《独钓》《松鹤》《秋实》等,另有鱼骨书法作品。
东辽鱼骨画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东辽鱼骨画曾在我省历届民博会、艺博会上参展,获得第五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铜奖,并代表吉林省参加在沈阳举办的第三届东三省文化产业博览会。其作品得到我国书画鉴赏家杨仁恺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还多次参加广交会,并于2005年代表国家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分别在马耳他、美国参展,作品还远销越南、日本等国,享有“中华一绝”的盛誉。2015年,鱼骨画被列入辽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渭津鱼骨画博物馆完成内部装修、布展,交付使用,展出鱼骨画100多件,已经正式对外开放;2015年,被列入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李华,年创收50余万元。
东辽蛋雕
方寸之间 弘扬文化
蛋雕艺术是由百余年前闯关东而来的山东移民引进,它兼容了绘画和雕刻技艺。
蛋雕艺术是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由于在正常状态下蛋壳工艺品可以保存百年,使得近年来蛋雕在工艺品市场备受瞩目与青睐。东辽县的蛋雕艺术是由百余年前闯关东而来的山东移民引进,兼容了绘画和雕刻技艺,以浮雕、阴雕、阳雕、透雕、镂空等雕刻技法体现的绘画效果。东辽蛋雕有较为复杂的制作流程,必须要经过选蛋、钻洞、抽液、清洗、定标线、画稿、雕刻、消毒、晾干、装饰等十几道工序,原材料可根据选题的不同而选择鸡蛋、鹅蛋、鸭蛋、土鸡蛋、火鸡蛋、鹌鹑蛋、孔雀蛋、鸵鸟蛋等。作为雕刻工艺领域中最“脆弱”、另类的艺术,蛋雕作品在设计、构思和创作上与其他门类的雕技法刻截然不同,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多次失败才能成功,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并以素描线条流畅、自然、表现力丰富为基本特点,令人看后叹为观止,回味无穷。代表作品有: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蒋介石、奥巴马等中外政要肖像系列;齐白石、达·芬奇等中外艺术家肖像系列;《民间传说》系列;历史故事系列;自然风光、花鸟鱼虫、亭台楼榭系列;诗文书法系列、动漫造型系列、京剧脸谱系列等。
东辽蛋雕是依照蛋的原有形状进行构思,不失自然韵律,既能展示蛋的天然之美,又能通过组合画面展示独特的人文风格,具备美轮美奂的艺术价值。东辽蛋雕将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有机结合起来,作品形象、生动,立意广泛、栩栩如生,具备不可复制的工艺品收藏价值;东辽蛋雕不仅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也可以当做文化、旅游产品和馈赠礼品进行包装,具备较有潜力的产业开发价值。
“东辽县蛋雕艺术研究创作中心”于2014年在甲山乡文广站正式挂牌。东辽蛋雕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展会上广受褒扬,销售形势极其看好。2015年,被列入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宁德全,年创收5000元左右。
东辽木雕
传非遗文化 展木雕魅力
东辽的木雕工艺究竟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究,但从东辽木雕成熟的技法与作品的艺术冲击力上,仍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历史底蕴。东辽县位于东辽河发源地,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接壤处,因木材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使木雕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形式较好地传承下来。
东辽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为泉太镇六马村二组陈绍安,其家族从事木雕创作的历史可追溯到120多年前。东辽木雕的特点是因材施教,作品内容取决于木材的天然造型和自然纹理。东辽木雕充分体现出木雕工艺的趣味性与材质美,涉猎题材广泛,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有的大刀阔斧、粗犷有力,有的精雕细刻、线条流畅,有的简洁概括、巧用自然之美,或夸张、或写实、或抽象,东辽木雕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民俗学研究价值。2012年,被列入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陈绍安,年创收5000元左右。
东辽木板雕刻
精雕细琢出精品 刻刀生韵展万象
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在我国,木雕已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东辽县地处长白山系老爷岭余脉、长白山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境内群山环绕,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为民间木匠及与木材相关的加工、制造、手工技艺的行业和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其制品由最先的生产生活应用,逐步演变为工艺、装饰、美术等艺术品。
东辽木板雕刻是木雕技艺的重要分支,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在长期发展、创新、提升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工艺制作手法,体现了浓厚的乡土人情,构成具有东辽个性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爱好者及收藏者的喜爱。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经济繁荣,东辽木板雕刻艺术把传统工艺和独创技法巧妙结合,创作技艺更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创作出了几大系列具有样式新颖、古朴典雅的精美作品。
东辽木板雕刻作品所需材料为优质木材,以长白山的红松为主,以楸子及椴木为辅,经过书写、绘画、雕刻、打磨、喷漆、描金等十几道复杂的工序而成。作品主要有:梅兰竹菊、春夏秋冬、天道酬勤、厚德载物 、业精于勤、赤壁怀古、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
东辽木板雕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省农博会展览,2013年,其代表性传承人刘辉获得东辽县“乡土文化之星”荣誉称号。刘辉的作品及事迹多次在东辽广播电视台“说长道短”栏目、辽源电视台“说事”等栏目播出,《辽源日报》也给予多次报道;其多幅作品被东辽县委、东辽县文体活动中心、田家炳高中、凌云中学、卧龙潭山庄、通化“西江贡米”所收藏。东辽木板雕刻销路前景广阔,具备了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近年来接到省内外多份订单,年产值达30多万元。
东辽木板雕刻是办公、家居主要装饰工艺品,是辽源及东辽旅游、购物及收藏对外联系的一张名片。2015年,被列入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刘辉,年创收2万元左右。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