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3——走得坚定 过得精彩

回望2023——走得坚定 过得精彩
本报记者 王茵


    时间很瘦,指缝很宽。不知不觉间,2023年已在指间悄然滑过。
    回望2023,辽源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聚焦振兴、矢志突破,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解决了许多事关群众幸福的急事难事,取得了许多鼓舞人心的成果成绩。
    这一年,最博人眼球的是文旅事业的蓬勃发展。“悦动辽源欢乐荟”共举办赛事演出活动170场,跨年活动5次荣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20次被央视1套、4套、13套节目重复播报;东辽河寻根之旅线路入选“大美春光在路上”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东丰·中国农民画馆点位入选吉林省十大主题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首次举办32家非遗商家、非遗工坊、文旅企业参加的“非遗消费节”,首次举办2023辽源之夜、“致敬传奇、光辉岁月”经典金曲、斯琴格日乐演唱会等商业演出,首次举办辽源市电商节,邀请冯巩、闫学晶等知名艺术家开展直播带货活动;2023年全国“全民健身日”主会场活动在辽源举行,拓展了全民健身的新形式、新领域和新平台;举办2023中国·辽源半程马拉松赛,这是近年来我市举办规模最大、参与者最广泛的一届马拉松;省十九运我市代表团共获得35金、21银、49铜,奖牌总数105枚,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均为历史最佳成绩,辽源市也再次成为吉林省第二十届运动会承办城市。
    这一年,最具幸福感的是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一建道口平改立工程,西宁大路、友谊大路、辽河大路、福民大街、安宁大街及仙人河西路新建及改扩建、矿北大街环岛渠化改造、东辽河琵琶桥新建等工程均已建成通车;悦动辽源欢乐荟南门、宪法公园两座水洗公厕均已投入使用;东山公园二期水溪旱溪项目已完成花海、栈道、瀑布建设;城区绿地景观建设改造提升工程圆满完成;东辽河大桥东侧1860平方米LED网格屏安装工作完成,在提升东辽河岸带景观效果的同时,成为宣传“美丽辽源”重要载体;吉宁胡同、谦府胡同、仙人河西路等5处背街小巷完成路灯安装并投入使用;启动实施主体景观花篮建设,成为我市又一处网红拍照打卡地。红五星互通立交改建项目建成通车,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极大增强;我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环境治理”方面真抓实干的典型,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辽源“见空补绿”、修复植被城市生态美景亮相央视《新闻联播》。 
    这一年,最值得欣慰的是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辽源五中顺利搬迁,市学前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等4个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市政府机关幼儿园新校区主体封闭,市第十四中学新校区开工建设,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异地新建等6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施工。综合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2个养老食堂已建成,三项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达到31.94万人,全市11.2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加106.77元,9178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加166.71元。医保职工门诊保障病种由原来66种增加到82种,年度在同级别医院住院3次后不再收取起付标准费用,职工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29万元提升到50万元。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连续两年取得历史性突破,市就业服务局被省政府评为吉林省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格致汽车总经理王中、博大伟业总经理谢文博两名同志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吉林省突出贡献人才”称号,首批18万元奖金已拨付到位。
    这一年,最鼓舞人心的是经济运行的回升向好。组织实施工业运行稳增长攻坚、产业基础再造提升、“智改数转”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助企服务安全保障等八大工程,全面落实《关于集中推动全省工业稳增长和项目建设行动》的总体要求,不断挖增量、控减量、争变量,克服诸多不利困难,成立5个督导组包保各县(区),前三季度,推动工业经济实现了规上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双转正、分别位列全省第三位和第六位,固定资产投资是33.49亿元,增速23.1%,全省排名第三,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0.37亿元,增速10%。高新区化工产业园通过新建认定。4户企业被认定为2023年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汽车产业围绕产业链签约落地8个项目,10个项目正持续推进。技术交易的市场活力大幅提升,完成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到1830万元,较2022年增长357%。实施省科技项目24个,获得专项资金1016.7万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户,推荐鹿人袜业等20户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这一年,我们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这一年,我们走得坚定,过得精彩。回望2023,为自己点赞,辽源,你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