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主动履职尽责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积极主动履职尽责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部门结合“五放、五化、三抓一服务”行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围绕抓产业、抓项目、抓环境、服务民营企业这条工作主线,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企业方便不方便作为重要评判标准,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迅速行动、动真碰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不动产登记跑出“辽源速度”
今年以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着力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提高登记工作的便利性、快捷性,推动构建极简、极优、极细、极速、极致“五极”服务模式,兑现零距离、零停滞、零障碍、零容忍“四零”服务承诺,通过优化办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深化政企联动等举措,一件事一次办,跑出了不动产登记“辽源速度”。
不动产登记中心为有效减环节、减流程、减前置、减时间,自身瘦身,形成“权力下沉+综窗服务”体系,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集成服务,让群众一次叫号、一次申请、一套材料,无需复印即可办理全部业务,变“群众跑、企业跑”为“数据跑”。面对企业不动产登记中心量体裁衣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开设企业业务办理专项指导微信群,设立专线服务电话,发放惠企联系卡,全部实行随到随办。同时,开启企业不动产登记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领办服务,做到办事企业不走、窗口不打烊。通过开展“政银合作”,在公积金管理中心以及多家银行设立不动产抵押登记便民窗口一站式办理,打破了企业群众“多地跑”“折返跑”壁垒,实现一次办好,解决了企业与群众融资贷款的燃眉之急。
不动产登记中心与龙山区人民法院运用联动机制,创建了全省首家不动产业务窗口前移至法院工作模式,有效避免了不动产查(解)封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财产转移问题,执行法官不出单位即可发起司法查询、查封、解封等业务的协助请求,更好地保护涉案相关利害关系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切实解决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办理不动产登记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不动产登记中心还专门成立了上门服务队,让群众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即可领到不动产登记证,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便利。
今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举措,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推动我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企业群众质效持续升级。
“辽源公积金”助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为民情怀,以缴存单位和职工的获得感、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对“急难愁盼”的住房公积金问题持续攻坚克难,不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率,助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
中心推行无差别窗口,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真正意义的无差别窗口,实现“一个窗、办所有事”的目标,积极推进“互联网+公积金”建设,以数据共享促进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提速增效。中心业务骨干组成“攻关小组”,逐项梳理对接,在“白+黑”“5+2”的工作模式中,与多个部门建立起数据共享的长效工作机制,让业务办理由柜面到网上、人工到智能、群众跑到信息跑的全方位转变。
目前,辽源公积金门户网站、手机APP、支付宝公积金等线上注册用户已达缴存职工的85%,“跨省通办”和线上业务办理33项。其中,16项业务可“7×24”小时办理,做到“零资料、零审批、零跑动”,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公积金,实现“办事不见面,提取秒到账”,在东北地区率先打通“互联网+公积金”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创了公积金改革的“辽源样板”。2020年9月,辽源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以91.8分获全省第一通过住建部验收。
不仅如此,辽源公积金释放公积金制度红利,推进“商转公”、“组合贷款”、商贷公积金对冲还贷等业务的线上办理。强化“数据赋能”,持续推动“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就近办”,更加“好办、易办、快办”,在住有所居上持续用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辽源供电“五项举措”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辽源供电公司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抓产业、抓项目、抓环境、服务民营企业的“三抓一服务”工作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在办电时间、环节、成本、便利性方面持续发力,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主动服务“超前对接”,在全市范围开展“走万企、送服务、解难题、促发展”助力辽源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梳理汇总,建立详细清册,超前对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涉电诉求,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通过创新应用市政务大厅“吉林省政府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审批平台”与市政数局重点工程项目联合会商会议的载体力量,成功实现重点项目从立项到用电全过程的审批流程高效推进。在会商过程中,实行“一次性告知”并提供详尽的办电用电技术指导,通过管理审批系统的信息线上共享功能,实现供电服务的“一网通办”。
着力打造“项目中心”,组建柔性团队高质高效完成业扩配套工程在各专业系统的合规流转,重点围绕客户用电报装的扩配套电网工程项目,针对物料储备、项目创建、工程实施等关键环节的具体实施开展集中统一办理和全过程管控,进一步提高物料流转效率,全面提升办电速度。在全市范围内实现160千瓦及以下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三零”服务;高压客户用电报装“三省”服务;市、县两级政府全部出台电力外线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政策,城镇建设规划用地范围内延伸投资界面至客户建筑区划红线。
供电公司还主动协调市住建局等部门,明确存量居住区充电设施办理条件及申请要求,厘清政府、供电企业、小区物业等方面职责,省内率先促请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通知》,为解决民生关注的热点供电问题提供政策支撑。
优服市场监管 助推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为扎实推进“五放、五化、三抓一服务”, 按照“打服务牌、走创新路”全力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质量的工作思路,努力推动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成效,提高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打造一流高效便利政务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市场监管局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效能,紧紧围绕简化办事程序,利用企业开办专区、自助服务区、“怎么能办”等窗口,实行“容缺办理”等切实便民利企举措,实现“一日办结”“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窗领取”“零收费”审批服务模式,聚焦市场主体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以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提高企业满意度。
推出企业开办零成本礼包,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办事便利为目标,新设立的企业均可免费在登记窗口领取到由登记人员发放的5枚公章、税控UK盘和营业执照及惠企政策宣传材料,所有费用由政府“买单”,对新开办企业送上一份“亲商、重商、安商、扶商、护商”的开业礼,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降低成本。
为推动延伸餐饮行业服务赋能,省级餐饮市场主体服务平台于5月16日在辽源正式上线,成为全省唯一的地级市试点单位。联合银行、移动运营商、外卖平台、抖音平台等,在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和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阶段提供“餐饮礼包优惠”,加大扶持餐饮行业高速发展,积极争取更多的利企惠企政策。除此之外,企业和群众在缴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时,经常有不带现金的情况发生,为了给企业和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便捷高效服务,于 4月7日在特种设备综合窗口新增设网银支付收款码服务,缴费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均可根据自己意愿选择缴费渠道。
市公安局“护航”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聚焦“五放、五化、三抓一服务”工作目标,在深化简政放权、改进管理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做实服务保障上狠下功夫,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含金量”,全力护航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组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统筹抓好组织调度等工作,召开“五放、五化、三抓一服务”行动动员部署大会和专题学习讨论会,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公安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以公安机关“辛苦指数”换来企业“信心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走访,全面了解问题需求,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省、市领导对该局出台的《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企业发展十条措施》给予充分肯定。
立足工作实际,突出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一步细化服务企业举措,抓服务的路径更加明确。制定《2023年服务企业任务清单》,确定19项重点任务,逐条制定工作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列化执行标准,图表化推进,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走访企业1525家、个体工商户1.9万余家;建立警企联系微信群210个,入群企业商户1.6万余家,办理公安业务53万件次,回访群众满意率达到100%;在“汽贸小镇”设立车辆登记服务站,一站式办理企业车驾管业务1690件;化解企业矛盾纠纷24件,排查安全隐患35处,企业警校授课4期225余人次。
市社保局将惠民服务做细做实
年初以来,市社保局聚焦优化社保领域营商环境,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顶格落实助企政策,切实提升经办效率,不断提升参保企业和职工的获得感、满意度。
每月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微信问询等方式,密切联系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困难。顶格落实助企政策。通过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采取“免申即享”模式,快速、准确落实稳岗返还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资金直达企业账户。大力推进社会保险数字化转型。在省社保局的统一部署下,社会保险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进展,多险合一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一方面积极推广使用“网上办、掌上办”等“不见面”经办渠道,高频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零跑动”,减轻参保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另一方面,面向全市900余家参保企事业单位举办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培训会,帮助参保单位适应新系统应用,提升网办效率。
市社保局还推行志愿服务“红绶带”进大厅,从“帮”字着眼,组建“红绶带”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经办大厅,为办事群众提供帮办、代办等服务,简单高频事项即办即走,在年底返乡缴费高峰来临之际,能够极大降低群众办事时间和成本,有效缓解大厅临柜经办压力,取得群众受益和大厅减压的双重效益。
辽源海关当好外贸企业的“贴心人”
今年以来,辽源海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以“精准、高效、优质”为目标,以我市“三抓一服务”行动为工作主线,积极落实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成立辽源海关“服务外贸发展突击队”。结合外贸发展需求和特色产业,将海关强化监管和优化服务有机结合,加强地方政府和辖区重点企业走访调研,为企业详细解读辽源海关优化营商环境13条措施,深入松籽产业园现场办公,指导新设立企业办理注册备案等相关业务。
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方面,提供更“高效”监管。认真落实“7×24”全天候预约通关、非工作日应急加班等制度,引导企业采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方式有效提升通关时效。设立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优化创新出口属地检查流程和模式,提高出口验放效率,实现人等货不要货等人,随时报检随时出证。与此同时,全力培育AEO高级认证企业,精准选择培育对象,全程跟踪仓库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提供政策解读。3月10日,辽源市首家公用型保税仓库通过验收,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辽源海关将围绕我市七大领域优势产业,持续加大对重点外贸企业帮扶力度,全面落实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各项措施,通过建立“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多方位、多元化向企业宣讲海关优惠政策,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实施效果,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以实际行动促进辽源可持续振兴、高质量发展。
市政数局提质增效助企在“营商”中“赢商”
为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市政数局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行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着力破解市场主体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在“营商”细节中“赢商”,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向好。
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1300个审批事项进驻“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审批新模式,打造“认标准不认面孔”的运行规则,推进政务服务“集中办、极简办、网上办、就近办”。在政务大厅一楼,现场采访办理排污许可证企业时,相关企业表示:“在综合窗口办理排污许可证比以前省心多了,办理要件和程序都非常清晰,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效率也挺高。如果有事不能来,可以在网上把材料填上,许可证就可以免费邮到家,既省时、省事儿、省钱又省心,我们非常满意,也感谢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各种举措。”
市政数局还组织驻大厅各审批办成立项目服务专班,推行“承诺+容缺”工作制度,完善联合会商、协同服务、一次性告知、领办协办工作举措,为项目企业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保证项目“不过夜”。同时,组建政企互动微信交流群,畅通政企线上交流渠道,建立值班长工作制度和“秒办”“秒回应”工作机制,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助企服务线上阵地。组织开展“走企连心”助企活动,“面对面”走访企业1399次,“点对点”解决企业人员招聘、办理用电和节假日期间店面门前悬挂条幅彩球等问题,助力营商环境整体提升,让服务更加细致、精准、方便。
辽源公积金采取门户网站、手机APP、支付宝公积金等线上业务办理,在东北地区率先打通“互联网+公积金”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辽源样板”。
辽源供电公司“超前对接”,开展“走万企、送服务,解难题、促发展”助力辽源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行动。
市市场监管局向新设立企业免费发放5枚公章、税控UK盘和营业执照及惠企政策宣传材料等服务,对新开办企业送上一份“亲商、重商、安商、扶商、护商”的开业礼,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降低成本。
市公安局在“汽贸小镇”设立车辆登记服务站,通过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办理车驾管业务。
市社保局从“帮”字着眼,组建“红绶带”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经办大厅,为办事群众提供帮办、代办等服务,实现事项“即办即走”。
辽源海关认真落实“7×24”全天候预约通关、非工作日应急加班等制度,引导企业采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方式,有效提升通关时效。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