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瑰宝 辽源儿女有传承(二)
传统文化是瑰宝 辽源儿女有传承(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字正腔圆的汉语、辨证论治的中医、刚柔并济的中国功夫、美轮美奂的汉服唐装、气势恢宏的中国书法、水墨传神的中国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无远弗届的远大志向、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止于至善的厚德载物、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福祸相依的辩证智慧、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汲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亦被辽源儿女学习和继承,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辽源这片黑土地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辽源儿女有担当。
刚柔并济 内外兼修 大力弘扬中华武术魂
——记市武术协会主席 陆振江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中国功夫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坚韧、勇毅、忍耐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在辽源,也有武林——辽源市武术协会。多年来,市武协会积极开展武术交流、武术竞赛、武术培训工作,克服资金不足等层层困难,每年举办全市规模的武术大赛、太极拳大赛各一次,多次组织辽源地区习武者参加全省及全国各类武术赛事,获得集体和个人多项奖励。开展武术理论研讨、交流,在武术的传承、发展、创新,以及武术的健身价值、表演价值、技击价值上做深入探讨。积极开展武术段位培训,培养各类武术人才百人以上,并指导培养各个练功点的辅导教师,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群众性武术活动的开展。多年来,辽源乃至吉林省武术事业的弘扬和发展,?离不开市武术协会主席,既有高尚的武德,也有高超的武技,人送绰号“闪电螳螂手”陆振江的倾心付出。
1951年出生的陆振江,如今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却依然身轻如燕,站如松、坐如钟,走路一阵风。这些都源于他自幼习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数十年如一日,直到现在,依然每天坚持练功。陆振江自幼酷爱武术,秉承家传,习练螳螂拳。先后拜马福祥、宋修玉、苗怀青、马永兴、赵朋、关景明等中华武术名家为师,研修中国式摔跤、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太平拳。1984年拜师曲伸,系统习练了太极梅花螳螂拳。上世纪七十年代,陆振江是东丰县干部。工作之余,除了广交天下武友切磋武技,还收了一些徒弟,并倾囊相授。1987年,时任东丰县公安局长的陆振江被调到辽源市公安系统工作。在岗期间,无论工作多忙、无论在何地,学过的各门拳术仍每天必练。自2001年退休以后,他开始正式担任市武术协会主席。20多年来,他竭力推广传统武术和太极拳,同时对各门武术和各类拳法加以深入研究,汲取其精华之处,加以融会贯通。
陆振江不但注重本武德武功的修炼,而且注重武术的传播、传承,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推广传承作出了极大贡献。四十多年来,教学员、带徒弟200多人,为公安战线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很多人在保一方平安、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立功受奖;还有很多人参加国家和省、市武术比赛,取得较好名次,2010年以来共获得金牌12块、银牌14块、铜牌7块。2021年开始,陆振江得到梅花螳螂拳老宗师于景源的关注,通过互联网传授其习练一生的梅花螳螂拳有关拳法、刀剑套路,以及一些拳理、拳诀、感悟、体会,使陆振江的拳法进一步升华。多年来,多门拳法的习练和探究,使陆振江内外双练、体用双修、融会贯通上颇有感悟,步入佳境,乐此不疲,虽老仍健。
满族剪纸传神韵 关东风情韵味浓
——记东辽县民间剪纸协会主席、民间艺术家 白崇仁
剪纸是满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东辽满族剪纸是东辽县重要的民间特色文化之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心灵手巧的满族民间艺人把见到的、听说的、喜爱的人物景物等都剪成作品,装饰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满族剪纸始于明代,作品以粗犷、奔放见长,体现了女真时代的艺术古风,地域性民间艺术元素鲜明,满族民俗文化痕迹清晰,堪称东辽河畔璀璨的瑰宝。2007年,东辽满族剪纸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东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
今年74岁的白崇仁是东辽满族剪纸传承代表人物。他是满族,祖上是满洲正黄旗,现为国家一级艺术家、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东辽县民间剪纸协会主席、国家人社部人才中心特邀研究员、全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民间艺术家。白崇仁的剪纸作品是辽源向外推出的一张名片,尤其是他的剪纸扑克等深受到人们的喜爱。2010年,上海世博会白崇仁的剪纸被定为吉林省馆馆标;2011年,“东辽满族剪纸”作品被确定为吉林省委办公厅礼品馈赠国内外各界友人。
白崇仁自幼承袭了先祖粗犷、奔放、豁达的性格与艺术遗风,50多年来,他把民间剪纸创作的视角定位在本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家乡的时事变迁上,使得满族剪纸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较好传承与发展,不失为一项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历史工程。
《白崇仁满族剪纸·满族民俗》篇目,详细地记录了祭祀、婴儿出生、成长、婚嫁到终老出殡的全部过程,以及满族先民的衣食住行;《五行八作》篇目,局部再现了老关东人的生产、劳动方式;《二十四孝》篇目,强调、宣扬了满族先民的道德操守、伦理观念与敬老美德;《辽源百年》篇目,点滴截取了百年辽源文化进步、文明进步与经济进步的发展片段;《窗花集锦》篇目,折射出几代东辽河子孙对祥和、富庶、平安、顺达、康泰、美满的祈愿与期冀……《白崇仁满族剪纸》不是一套简单意义上的民间美术类图书,不仅具有民间美术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而且具有东辽河流域满族民俗文化发展、沿革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具有印证东辽县乃至辽源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研究价值。
自1975年开始从事民间文艺创作,白崇仁的民间满族剪纸作品曾获国家、省、市、县级大奖43次。其中,国家级3次,省级5次。1993年,被国家人社部人才中心聘为特邀研究员,全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民间艺术家。2007年,以白崇仁为代表的东辽满族剪纸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东辽满族剪纸被辽源市人民政府列入“辽源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东辽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称号。
一手一捏一故事 一泥一塑一人生
——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西安区民俗艺术馆馆长 韩秀梅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已多次出土早期的泥塑作品,此后主要以表面敷彩上色的彩塑形式发展,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61岁的韩秀梅将泥塑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传统的泥艺基础上,她经过多年的摸索、实验、创新,开发出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韩氏泥塑作品,曾有人打趣说:“韩秀梅是辽源地区最会玩泥巴的人。”
韩秀梅的姥爷是一位泥塑艺人,由于耳濡目染,韩秀梅从小便对捏泥人非常感兴趣,心灵手巧的她总是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捏出很多形态各异的人物造型。韩秀梅认为,泥塑可以使她找到童年的美好回忆,更能激发起她对生活的热情。数十年来,她陷进“泥巴”里不能自拔,因此常常忘记吃饭。
韩秀梅爱思考、爱琢磨,她认真钻研泥塑技法,不断加以练习,技艺越来越娴熟。制成一件泥塑作品,需要十几道工序,从选土到捏制、从烧窑到着色,全部采用原始的纯手工制作。韩秀梅上中学时专门学习过美术,绘画技巧在她创作泥塑的过程中派上了用场,她精雕细刻的泥人总是富有神韵、活灵活现。在韩秀梅创作的组雕《秧歌队》中,人物造型粗犷大气、生动鲜活,舞者甩臂扭胯,打鼓者鼓棒上下翻飞,吹唢呐者忘情陶醉,仿佛一个动感的扭秧歌画面呈现在眼前。
多年来,韩秀梅创作了近六千件泥塑作品。其中,《秧歌队》《萨满祭舞》《人参娃》等十套作品获得了吉林省版权局免费给予的专利授权。2011年,韩秀梅创办了泥塑工作室,从事泥塑创作;2012年,韩式泥塑被评为辽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被评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韩氏泥塑在2017年被评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位,韩氏泥塑也将为东北民俗文化的展览、教育和研究作出积极贡献。
弘扬东北民俗 传承地域文化
——记东辽县民俗博物馆
东辽县民俗博物馆位于东辽县白泉镇溪水河畔,是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展厅面积1600平方米,馆藏文物和民俗文化展品计15600余件,2012年对外开放。自开馆以来,接待各界领导、专家、游客及国外友人计50余万人次。东辽县民俗博物馆现已成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反映东北民风民俗特色民俗博物馆之一,先后被评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县级、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县级、市级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县级、市级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基地,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建共建合作单位,也是东辽县中小学的第二课堂。
馆内共设六大展区。在“五行八作”展区,你可以参观东辽手工作坊与服务行当组成的东辽原始商业场景;“历史文物展区”反映出了东辽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研究东辽县民俗文化提供了有力佐证;“东辽非遗展区”展现了东辽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辽满族剪纸、东辽弓箭、东辽葫芦画、东辽二人转以及民间故事《辽河源头的传说》,它们同鱼骨画、玉叶编、秸秆画、木雕、蛋雕等十余项市级非遗项目,构成了东辽县特色鲜明的对外宣传文化名片;“东辽家居风情展区”为您精心还原东辽解放前、解放后民居场景、改革开放初民居生活,重现了那个年代的记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展区”,介绍了辽源在解放战争时期是南满敌后三大块根据地之一(陈云同志语),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我军“四战四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战勤保障作用,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主要战略策应地之一、辽沈战役发起前的主要屯兵地之一,为战役的胜利乃至东北全境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辽源先后建设了安石镇朝阳村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建安镇葫芦画博物馆、渭津镇鱼骨画博物馆、金州乡双福村村志博物馆、泉太镇老营村柞蚕博物馆、安恕镇满族剪纸博物馆六家乡村博物馆,对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辽县民俗博物馆不仅是百姓喜爱的文化殿堂,更是一张东辽地域文化名片。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似一部生动的教材,忠实记录着东辽先民用汗水书写的春夏秋冬,每一件展品都似一段暗香涌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东辽先民的喜怒哀乐,使参观者在观赏东辽发展变化的同时,从中体会到热爱家乡、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顽强、一种信念、一种期冀。
弓开如满月 箭发似流星
——记东辽县弓箭技艺传承人 吕晓龙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角弓,伴随着《诗经》和唐诗中的词句,穿越了几千年的时光;弓箭是冷兵器时代的御敌利器,曾经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载入史册,如今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被保护和传承;制作角弓的技术曾经一度濒临失传,如今因为“守艺人”的坚持坚守,重新焕发了“风劲角弓鸣”的风采英姿。
据考古发现,东辽县境内几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先民多以游牧、狩猎为基本生活方式,加之东辽县是史上著名的“盛京围场”,因此,制作弓箭的历史至少有数千年并且相对比较发达。
1989年出生的吕晓龙就是东辽县的弓箭制作传承人、弓箭文化传播者、东辽县平岗镇飞羽工艺品厂创始人。也许是“盛京围场”的基因传承,也许是与生俱来的男儿本色,吕晓龙自幼对弓箭有着浓厚的兴趣。上世纪九十年代火遍大江南北的古装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弓箭的“种子”。小学期间,小伙伴儿的寒暑假都是吃吃喝喝走亲戚,而吕晓龙的乐趣便是搜集合适的竹子和相关材料,制作简易“弓箭”,然后带着一群小伙伴跑到山上,拉弓射箭,也是那时起,他成了小伙伴儿的“英雄偶像”。中学毕业后,吕晓龙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把弓箭,虽然这是他第一次拿“专业”弓箭,但却丝毫不陌生,觉得这就是他失而复得的心爱之物。这是他生平的第一把弓箭,正是这把弓箭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
拥有了第一把专业弓箭,吕晓龙每天把玩的同时,也在认真琢磨它的构造及制作原理。然后,照葫芦画瓢,试着自己制作。当亲手制作出一把像模像样的弓箭后,他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此后,吕晓龙广交有同样爱好的弓箭爱好者,他们以弓会友,互相交流学习。学习弓箭悠久的历史文化,探索弓箭制作的技艺精髓。制作弓箭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是个成本极高、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起初,家人及身边亲友都不太理解,但吕小龙却倔强地坚持制作,并以此作为他事业和爱好,并合二为一。渐渐地,东辽县弓箭逐渐被业内认可,小有名气。吕晓龙连续多届被邀参加“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暨达顿文化节,东辽县的弓箭也在运动员手中获奖无数。同时,吕晓龙和他制作的弓箭也被来自世界各地的业内人士所认可。
东辽弓箭主要采用巴西花梨、黄金檀、水曲柳等木料和动物皮革精制而成,作品分“古”“雅”“猎”“炫”四个系列,既保留了传统弓箭的文化特色,又赋予了鲜活的现代元素,不仅可以做体育器材和娱乐用具,也可以用于环境装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2017年,该项目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弓箭文化是我国各个民族交往融合而成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弓箭为载体和符号的一种表现,是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支流。中国弓箭文化不仅见证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不懈奋斗,也是古代人们顽强拼搏精神的传承。研究和调研过程中,我们用文化遗产与科技认知的视角去观察它、提炼它,我们找到了传统与现在、还有未来的一个平衡点。”吕晓龙说。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策划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