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资源共享 赋能共赢发展
优势资源共享 赋能共赢发展
为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规划》,我市着力打造了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轨道交通车体型材生产基地、化学原料及合成药生产基地,布局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全市科技系统围绕落实省“五个开放合作”举措关于建立紧密型专业合作的部署,聚焦解决“科技资源短缺、高端人才不足”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突出发挥我市自然、产业、政策优势,征集企业技术需求转化为“问题资源”,推动“政企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合作。集聚域内外科技资源,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为高校与企业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实现“校地、校企”创新合作项目化、平台化、产业化、服务化,成功促使大批有技术需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项合作,实现了地方与高校“优势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建、赋能共赢发展”,进一步赋能我市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校企“红娘” 协同发展共赢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科技创新系统集成赋能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实施企业与高校建立紧密型专业合作措施,以集聚生产要素、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内生动力为重点,促进辽源与高校对接,赋能辽源经济与高校创新发展。
市科技局发挥“科技红娘”牵线作用,落实“政府舟桥”对接机制,通过建立与高校合作沟通机制,以征集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校企双走进”对接活动,精准谋划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柔性引进高校人才担任省、市科技专家工作站和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参与辽源经济发展咨询、规划编制及项目研究等,实施“政企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合作。探索出“校地、校企”协同创新的“1+N”合作模式,续写了“企业出题、政府助题、高校解题”创新合作文章。
三年来,有力推动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打造、引育人才”等四方面开展合作,截至目前,我市有78家企事业单位与37个高校院所合作122个项目,实现“校地、校企”创新合作项目化、平台化、产业化、服务化。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开“全省各市(州)与吉林大学创新发展合作现场推进会”,推广辽源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经验。
7月,市科技局多次组织县(区)科技局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走进吉林工商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实地对接活动,进行“点对点”交流。通过开展“双走进”活动,谋划辽源市人民政府、东丰县人民政府、东辽县人民政府与吉林工商学院3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吉林省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源市赛智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与吉林工商学院有关学院具体合作项目,形成“1+2+5”合作模式。推进在全鹿宴系列产品开发、冷藏食品加工、防腐及保鲜技术攻关及转化、共建产学研基地和技术转移平台等方面精准合作。将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资源转化为院校科研攻关的锚定方向,形成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落实操持、高校技术支持的“政企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合作新作为。
巧搭桥破解企业难题 谋合作校企共创未来
“我们公司生产的产品就是为了满足身在外地辽源人想吃一口地道‘家乡味’的需求。”近日,在辽源市赛智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商品展示台前,公司经理徐福双指着展台上各类独具东北特色的农产品,对公司与吉林工商学院的合作目标及下一步计划等情况侃侃而谈,他介绍说:“我们公司并不满足现有的传统加工工艺,一直想要寻求技术方面的突破升级,但又苦于找不到门路。今年,在政府和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下,我们成功与吉林工商学院开展合作,共同研究更健康无害、优质高效、低成本的防腐工艺,让百姓吃得更健康、更安全的同时,产学研合作也为公司寻求更好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10月,在市科技局的推动带头下,该公司与吉林工商学院粮食学院围绕食品加工过程中防腐剂的添加、山野菜无害复绿技术、无淀粉午餐肉技术以及辽东寒葱转化深化加工等核心技术的长期合作,双方正在按计划逐步开展相关合作事宜。
夯实研发基石 注入发展动力
11月5日,在吉林省博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会议室里,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少辉正用PPT展示着一组组公司经营数据,为市科技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司与吉林大学合作进展情况。他说:“自2020年至今,博大伟业与吉林大学一直进行合作,为公司取得国家新药文号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目前,公司已获批5个新的医药文号,每年投入用于研发的专项资金达到总利润的80%以上。”
据了解,2021年,吉林省博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与吉林大学签订技术开发合同6个,研发产品皆是附加值高的化药及中间体,投入使用研发经费1000万元以上。为解决检验分析人员不足的困境,市科技局推动该公司与吉林大学药学院就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立在博大伟业签订合作协议,不仅帮助合作院校拓展学生开展科研实验的课题方向,还能够发挥高校的智库作用,集聚优秀人才队伍帮助企业研发新药,通过产学研合作真正实现共赢发展。发挥双方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产学双赢,也为公司柔性引进人才、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药物奠定了良好基础。
校企合作促发展 科技创新后劲足
11月15日,在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先进轻合金研发中心,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硬度、性能、微观组织等一系列检测。自2012年开始,市科技局推动对接吉林大学的建设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原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院校,开展多方技术交流合作,帮助企业打造强有力的研发团队。
据工作人员介绍,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非常注重自主研发与技术升级,但苦于没有门路寻求对接材料工程方面的科技资源,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市科技局推动该企业与吉林大学、中科院系统联合申报了“轨道列车用6xxx系铝合金高效短流程热处理工艺技术开发”等6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签订2项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吸引人才到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推进新产品、新技术成果转化,辽源市首批工业科技特派员、吉林大学教授邱丰与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针对轨道列车用6xxx系铝合金高效、短流程热处理技术的需求,开展6xxx系铝合金成分设计、均匀化及固溶时效工艺研究。
自主研发寻突破 科技创新助发展
近日,市科技局联合龙山区人民政府举办辽源市专家赋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暨吉林省科学家工作室授牌活动,授予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科学家工作室”荣誉称号。公司总经理邢天宝说:“在市科技局的关心与推动下,华纺公司与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全明教授达成合作,并取得喜人成果。目前,公司生产的无气味、带静电纤维开创性地解决了化纤油剂释放有害物质的问题,让公司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了解,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吉林大学开展科技创新合作,联合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全明教授在多功能纤维材料方面开展长期技术攻关。截至目前,一期项目已经竣工投入生产,有稳定的客户市场;二期高性能环保型复合纤维板材项目于2019年开始建设,现已投入生产。
探索科学养殖新方式 打造绿色健康新品牌
“以前我们养猪没有科学的规划,导致很多猪因为猪瘟侵袭而病死,可把我给愁坏了。”近日,在辽源市隆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王虹雪经理向来访的记者介绍说。辽源市隆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以生猪育种养殖为主、兼营农产品种植和林木种植的公司,为解决企业难题和发挥科技局衔接纽带作用,市科技局邀请省农科院畜牧专家、松辽黑猪的培育者张树敏研究员,生物所张立春研究员、畜牧所李信涛研究员深入企业指导改进养殖模式,并对接推介“松辽黑猪”优良品种。
在“产学研合作”政策扶持下,公司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张树敏教授合作,不断探索科学育种、生态环保的养殖方式,把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10个世代持续选育,耐寒、耐粗、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松辽黑猪”作为主打品牌,坚持无抗养殖,绿色养殖。实行“林、床”模式,使林中放养与微生物发酵床有机结合,达到零污染零排放,真正实现绿色生态环保和种养循环的有机养殖。
聚焦生态农业科技创新 引领现代农业创新发展
针对丘陵区黑土耕地保护中的农田水土流失、农田土壤酸化等关键问题,2021年,市科技局参与推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东辽县人民政府签署《联合实施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展合作协议》,开展科技创新“黑土地保育型栽培耕作及循环农业技术体系”重大专项项目支撑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高效利用,“以矮秆密植作物为主体的粮豆轮作模式”节肥减药、阻控耕地土壤酸化。
现如今,辽河源基地围绕东辽河典型生态脆弱区开展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修复与高效农业发展等取得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成果,双方合作取得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示范与转化达到遏制东辽河流域农田面源、阻控土壤酸化、提升耕地肥力、确保经济效益的目的。这一突破性成就得到中国科学院领导及吉林省委、省政府等领导的高度认可,也证明了“产学研合作”不仅在产业转型发展,更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校企合作聚资源 科技创新赢未来
辽源市禹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蒲公英种植、深加工和产品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型企业,今年2月,在市科技局的谋划推动下,禹然公司正式加入山东玲珑轮胎任理事长单位的蒲公英橡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功招引蒲公英橡胶草种植综合开发项目。
该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原校长张立群院士团队签订蒲公英橡胶草种子保密协议后开展育种扩繁工作,实现了蒲公英橡胶草的温室大棚穴盘育苗育种,为制作阿迪达斯运动鞋提供蒲公英橡胶原材料。8月,针对橡胶草天然橡胶含量现场快速检测这一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市科技局邀请北京化工大学董益阳教授前往橡胶草天然橡胶含量现场测定。同时,推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与公司合作。对此,禹然公司总经理刘涛表示:“下一步,我们以‘产学研合作’为路径,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蒲公英科技创新合作对接,继续走好合作的道路,共同为推动蒲公英橡胶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集聚科研要素 赋能鹿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东丰县梅花鹿产业在市科技部门的全力推动下,契合特色产业优势,集聚域外科技要素,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合作,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2023年,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东丰县梅花鹿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设立吉林省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东丰服务站”、NSTL长春服务站;“东丰梅花鹿创投园”被市科技局评为2023年市级众创空间、市级科技创新中心。
东丰县梅花鹿产业发展服务业中心积极与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推动其“本科生教育实习实践基地”落户东丰县,在东丰国际梅花鹿产业创投园开发建设了梅花鹿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智慧鹿业综合服务平台。聘请梅花鹿产业知名专家、教授11名,组成梅花鹿产业发展技术专家、顾问团队,为梅花鹿产业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撑,先后开展科研项目7项。随着技术、人才等科技要素不断助力鹿产业发展,一项项“产学研合作”成果不断落地转化,产学研合作正在为鹿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赋能。
关注农产品安全 科技引领健康新生活
近日,在辽源市明乾绿色禽蛋养殖专业合作社省级科学家工作室,辽源市明乾绿色禽蛋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明乾拿出准备装箱的叶黄素鸡蛋、不老莓鸡蛋和无抗鸡蛋,为来访的客人展示三者的不同。
据了解,辽源市明乾绿色禽蛋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宋慧教授科研团队开展了“不老莓果实开发无抗蛋鸡饲料核心技术研究”等多项合作,实现日产8万枚蛋鸡饲养全过程无抗,打造“不老莓”功能性鸡蛋品牌;共同编制完成我市第一个地方标准《蛋鸡菌物多糖无抗饲养技术规范》DB2204/T 1-2021,并于2021年10月2日实施。2021年10月,宋慧教授科研团队在我市建设的工作室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科学家工作室。
辽源市人民政府与吉林工商学院举行“政企产学研用合作”签约仪式。
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自2012年与吉林大学进行技术交流合作以来,铝合金材料处理工艺得到优化改进。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专家深入东辽县辽河源农业生态研究与示范基地开展项目研究。
辽源市赛智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300多个品种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在线上畅销走红。
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然纤维复合汽车内饰材料在吉林省汽车产业链发挥出重要作用。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