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公积金出好惠民“连环招” 暖心服务再升级

辽源公积金出好惠民“连环招” 暖心服务再升级
本报记者 于淼

公积金工作人员帮助市民在智能机器人上查询办理业务。 本报记者 魏利军 摄


    在辽源公积金服务大厅内,一个贴有“办不成事,请找我”的服务窗口格外引人注目。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郝毅向记者介绍说:“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难杂症’,都可以到此窗口寻求帮助,我们会努力为大家解决问题。这不只是一个小窗口,更是我们倾听百姓心声、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的大平台。”
    出好惠民“连环招”,暖心服务再升级。近年来,辽源公积金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稳步推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把为民服务融入到行业文化建设中,打造住房公积金的“辽源样板”。
    实现数据互通,业务实现“全域办”?
    2021年,辽源公积金数据共享做法被收录到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100例》中。辽源公积金通过数据互通,打破了数据孤岛,用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代替了层层审核。现在证件满天飞、办证跑断腿、材料反复交等现象不复存在,百姓办事简单、方便、高效。
    据了解,2021年10月,辽源公积金与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数据共享,完成了人员、业务、系统的“三融合”。郝毅解释说:“‘三融合’是对审批制度改革的成功探索。通过‘三融合’,我们将公积金与不动产登记的业务系统集成在一起,打通柜台延伸、人员权限和系统数据,实现了两个部门业务互办。现在我们的全部窗口可无差别受理公积金所有业务和不动产抵押登记,从受理、审核、抵押登记到放款最快19分钟就可以完成,贷款速度可以说是领跑全国。”
    为了让数据赋能、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壁垒,辽源公积金与房地产市场服务中心、公安、民政、卫健委、市场监督局等部门数据互联互通,打造“系统审批为主、柜面审批为辅、审批移动办公”的审批新模式,实现了业务办理由柜面到网上、人工到智能、群众跑腿到信息跑路。
    推行惠民新政,贷款业务“省心办”
    今年春天,王女士在辽源公积金服务大厅顺利办结公积金贷款12万元。这是我市首笔商转公“顺位抵押”贷款业务,也标志着商转公贷款新政在我市正式落地并全面实施。
    “为了不断增强宜居保障力度、满足不同群体需求,近年来我们调整出台了多个个性化政策。比如,我们提高了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额度,对二手房住房贷款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组合贷款更是解决了公积金贷款额度不够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新政策,让百姓不仅‘住有所居’,更‘住有宜居’,最大程度享受到公积金政策红利。”
    据悉,截至目前,辽源公积金共商转公办理13笔284万、组合贷款13笔409万、二手房贷款73笔1776万。
    提升暖心服务,政务服务“高兴办”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正在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的市民丁先生。“我的公积金是在北京缴存的,如果回北京开证明再回来办手续就非常麻烦。但现在一个业务办理电子码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真是太方便了。”在办理完相关业务后,丁先生高兴地说。
    “‘亮码可办’服务是继辽源公积金业务全面实现‘跨省通办’后的又一项惠民利民新举措,它简化了申请人的申请手续,让缴存职工无需两地往返、无需开具纸质证明、无需担心证明过期。”郝毅表示,“亮码可办”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大提升了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