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帜指引方向 训词凝聚力量
旗帜指引方向 训词凝聚力量
——辽源市消防救援支队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致训词五周年工作记事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提出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总要求。五年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授旗训词精神为引领、以全面建设党和人民信得过的过硬队伍为目标,科学制定“强主业、重基础,求实效、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对标“主力军”“国家队”建设标准,在“抓基层打基础”“抓改革谋发展”中履行忠诚之诺,固本拓新、实干笃行,多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开创了全市消防救援事业新局面,实现了火灾形势和队伍管理“双稳定”、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双满意”目标。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领袖训词精神,聚焦队伍、深化改革,聚力中心主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力以赴打好目标任务主动仗、队伍发展攻坚战、“两个稳定”持久仗,推进辽源市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辽源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幸福辽源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力防范安全风险 奋力打造平安辽源
党委、政府统筹领导,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全面压细压实。市委书记、市长等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消防工作,高频次带队督导、研究部署、批示指示消防安全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领域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牵头督办重大项目、重点措施落实落地。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30余次听取消防工作汇报,连续5年将独立式烟感探头安装工作列入年度党委、政府惠民实事工程,专题部署调度推进打通生命通道、高层建筑、突出风险、新兴业态、基层安全等重点领域消防安全工作。
各级消防救援委员会、安委会发挥“两个平台”叠加效能,消防安全责任制基础有效夯实。市级、县(区)级、乡(镇、街道)级消防救援委员会全部正式发文组建并实体化运行,全市47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消防工作站。细化《工作规则》、建立健全联席会商、约谈警示、挂牌督办、督查考核等《工作制度》,每年印发消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点对点”发送消防工作提示。五年来,以市安委会、市消防救援委员会名义印发文件、部署开展三年行动、突出风险整治、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领域消防安全治理的专项行动百余项,确保了社会面火灾形势持续稳定。
志愿服务队伍持续扩大,消防科普宣传逐步提档升级。创立于2019年的辽源消防志愿服务队伍现已拥有消防志愿者4万余名,累计开展活动3800余次,教育培训群众50余万人次。策划开展的百人百公里长跑、辽源消防主题徒步、消防科普宣讲团等一系列活动都由广大志愿者积极主动参与完成,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消防主题公园、宣教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消防工作宣传力度。支队获全省“全媒体工作中心建设先进支队”、全市“优秀宣传报道单位”“最佳网络宣传奖”,1名干部荣获全省应急管理科普讲解大赛第一名并获得全国应急管理科普讲解大赛“十佳讲解员”称号。
持续夯实发展根基 全面提升保障水平
勤务保障不断提升。先后3次对指挥中心和350兆数字化无线语音通信进行升级改造,建成智能接处警系统平台,购置大型方舱式“动中通”卫星通信车,实现高科技赋能辅助实战,将全市23个政府专职站和2个小型站全部建成音视频系统,与省消防和应急管理部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成立无人机中队和通信前突小组,为救援现场通信指挥提供数据支撑和通信保障。完成全市所有重点单位全景漫游图拍摄667家,三维建模78家。遴选优秀指战员参加地震、激流救援专业技能培训,取得初级地震救援资质18人、激流救援教练员1人、潜水员2人、舟艇驾驶员9人、无人机驾驶员35人、装备质量检验员3人、红十字救援证书30人。
装备保障逐年升级。五年来,支队共新增消防车辆31辆,实现了全市消防站高喷消防车以及登高平台消防车全覆盖。推进购置70米举高消防车一台,实现我市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新高度。截至2022年底,全市购置各类装备器材共计21455件套,其中消防救援防护装备8909件套,抢险救援装备12546件套。同时,采购排烟机器人1台、灭火侦察机器人1台,强化地震、水域、冰面、山岳“四类”专业队装备建设,采购专业队装备3696件套,防护装备3933件套,消防装备建设得到长远发展。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推动党委、政府新建2座消防站,移址新建1座特勤消防站,城市消防救援体系将更加完善,推动建设多功能室内训练馆3座,实现5个基层单位室内多功能训练馆全覆盖。同时,完善室内训练馆绳索训练、窗口训练等技能训练设施,实现了室内训练馆功能拓展。完成支队培训基地建设,新建真火训练设施以及多功能训练塔,支队人员培训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推进“指战员满意食堂”建设工作,改建食堂7处,建设个人防护装备养护中心4处,建成洗车房6处、烘干室6处,确保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持续增强。建成、更换专职队营房11座,配备各类消防车辆38台,队伍职业荣誉感和实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以实战实训锻造过硬队伍 以卓越工作赢得超凡业绩
筑牢战训基础。编写出版《消防员基本功12学50讲》教材用书,开设战训业务大讲堂50期,提升基层指战员业务能力。召开“号组队”战斗编成、灭火救援预案“分星分色”记忆法和“3×3”水源管理现场会,打造辽源支队特色战训;连续7年开展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蓝焰荣耀”消防技能运动比武竞赛。在全省“火焰蓝杯”消防运动会暨实战技术交流竞赛中支队代表队先后取得团体第三名和铜杯的优异成绩,支队和特勤站连续2年荣获国家消防救援局颁发的“执勤训练先进支队和消防救援站”。承办了全省灭火救援装备实战效能测试演练和装备展示活动,得到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坚持实战牵引。按照“高低大化跨”五类灾害事故类型,开展全流程、全要素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截至目前,每年约熟悉重点单位1680家次,开展实战演练660次,出动车辆2000余辆次、人员1万余人次。成功处置“11·23”江城机械厂爆炸火灾、“2·17”辽源农村商业银行火灾、“5·4”中聚新能源等火灾事故,在抗击“利奇马”“梅花”台风等专项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以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参与处置火灾与应急救援警情7520起,出动救援车辆1.5万台次,出动人员5.8万人次,抢救被困人员477人,疏散群众425人,抢救财产5338.92万元,保护财产4684.71万元。政府专职消防队共接警出动2600余起,占全市总数的48%,有效缓解了农村灭火救援压力。
比武竞赛屡创佳绩。在总队组织的全省装备岗位比武竞赛中获得两次团体第一名、一次团体第二名;战勤保障比武连续两年进入前三名;三名队员获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颁发的“吉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21年代表总队参加全国首届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优胜奖。目前,已经建立起以绩效奖金、高危补贴、省级社保医保、高额公积金保障基数、意外伤害补充保险为后盾的保障体系,指战员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坚持党委领航 聚力举旗铸魂
强化班子建设,领率能力明显提升。辽源支队现有335人,其中干部124人、消防员211人,政府专(兼)职消防员226人,文员76人。五年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引导党委委员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解决突出矛盾、回应基层关切和促进队伍发展上,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五年来,党委委员160余次深入基层,解决实际困难125项。22个集体和16名个人荣获省级荣誉;42个集体和139名个人荣获市级表彰,45名同志荣立个人三等功,290名同志获个人嘉奖。推行“常态化考评”工作,持续培养各级党组织,树牢“干在平时、考在平时、比在平时”理念。
强化理论学习,政治素养明显提升。五年来,围绕“牢记训词精神,永做忠诚卫士”和第二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支队党委全面推行支队党委+大队党委“共学共研”学习法,完善党委会、中心组、行政例会“第一议题”制度,做到创新理论及时学、重要文件原文学、重大主题研讨学。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班子成员时时讲政治、事事言党性、处处立规矩,充分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引领各级党组织合力攻坚、推动发展。通过创新开展“精品理论讲堂”“金牌政治教员评选”“书记上党课”等活动,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支队各级党组织严格执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加强党员队伍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
强化严管厚爱,管力水平明显提升。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有关优待工作的通知》《做好消防救援人员子女教育优待通知》,明确子女入学、退出安置等多项优待政策,6名消防员被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录取;完成78名指战员子女入学进入心仪学校就读。聚焦指战员生活实际,聘请法律咨询顾问,解决各类法律难题;聘请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在厚爱的同时,支队始终以“条令纲要”为指引,以“两严两准”为建队标准,开展条例纲要学习、队伍安全排查整治、安全警示教育学习、管酒治酒督察等各项维护队伍安全稳定活动,实现消防救援队伍5年“零”安全事故。坚定不移推进中央、部局、总队巡视巡察问题整改,部署开展“回头看”活动。深入开展涉赌涉贷问题“大清查、大整治”、消防执法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回头查”等专项整治活动,队伍风气持续向好。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