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让文化瑰宝绽放魅力(下)

非遗传承 让文化瑰宝绽放魅力(下)


    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辽源先民聚智慧、凝心血,在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中,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熠熠生辉的非物质文化瑰宝。它们以隽永之姿承袭着滚烫的历史、承载着远去的记忆,成为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让今人得以在沧海巨变中触摸古老文化的温热,感知古代先贤的智慧,感受来自辽源这方热土的“根”与“魂”。随着时代变迁、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朝着快节奏、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能够不怕耗费时间和精力专注地去做一件事变得尤为可贵——让老一辈的文化传承下去也成为辽源非遗传承人毕生的追求。他们用自身行动弘扬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小到一块鱼骨、大到一幢建筑,辽源的非遗传承人真切地向世界展示了祖先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




郝家花灯 以璀璨之光闪耀非遗文化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郝连生创作的花灯《嫦娥奔月》


    正月十五赏花灯,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习俗、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艺术形式。花灯,是用竹木、绫绢、丝穗、彩纸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因此,现在这种手艺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了。而在我们辽源,就有这样一个制作花灯的非遗文化传承者——郝家花灯。
    郝家花灯,是以传承人、联合国命名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郝连生为主创、早年继承祖先的花灯彩扎技艺,通过设计、制作、电控、彩绘、组合造型构成独立展示的艺术形态。它以古典优雅的意境、清新不俗的情调,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郝家花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辽源的元宵节灯会中耀人眼目、撩人情思,成为群众观赏赞誉的亮点,为丰富辽源的节日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郝家花灯代表作品有1979年辽源首届灯展《鲤鱼龙门吐泡灯》,以挂掉形式的两只对称鲤鱼摆尾、吐泡,生动耀眼,引人目不暇接; 2010年《虎啸联通》彩灯,规模巨大,中心以大象鼻子喷水、上边熊猫吐泡、左右两只老虎摇头摆尾构成丰富的彩灯主体造型,形成声、光、电、动为特色的大型主题彩灯,引得观众交口称赞。
    郝连生早年在辽源京剧团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这为郝家花灯艺术创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郝家花灯将彩灯与舞台美术相结合,以竹子、木结构改为钢筋、铁丝作为骨架。动力部分将传统的借助风力转动升华为电机自动驱动,配以彩绸和现代喷绘,形成了具有传统技艺的继承和近代材料创新的特点;精美的彩灯集新、奇、高、大、精于一体,汇声、光、动、色于一炉;彩灯主题风格各异、构思巧妙、绚丽多彩,造型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既有古典优雅意境,又有现代清新格调,让观赏者沉醉在美好的意境中,呈现出一派奇光异彩、气象万千的景象。




屈氏钩编 以绒线钩织永不凋零的世界


屈氏钩编第四代传承人屈宏颖在演绎“屈氏钩编”。


    近年来,政府鼓励民族手工业发展、保护传统文化,使传统手工艺迅速复兴,钩针编织也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钩织技艺由于完全为手工操作,现代机械无法替代,生产效率低,致使很多人放弃了钩织行业。在辽源,钩编技艺得以延续,离不开“屈氏钩编”第四代传承人屈宏颖的坚守。
    据屈氏钩编第四代传承人屈宏颖说,她的太姥爷韩氏是祖传编织技艺手艺人,她的姥爷韩忠文从小跟太姥爷学习编织手艺,长大后来到辽源定居,生下她的母亲韩淑荣。屈宏颖从小耳濡目染,对毛线编织手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发现,普通毛衣针所钩编的成品线孔较大且美观性较差。于是,屈宏颖开始学习绘画,不仅时常与父亲讨论心得,还潜心钻研制作工艺,在后续的创作上采用小针钩编、定底塑形的工序,而且作品中添加了少数民族元素和寓意,使得作品整体更加饱满、寓意更加美好,逐步发展成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为使这种技艺更长远,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屈宏颖不断改革创新,在技术层面结合现代元素,融合传统钩编的表现形式,使之更有前景。屈氏钩编是毛线编织和针织的一种结合,作品完成后,美观大方、实用性强、柔韧度高。屈氏钩编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也可以做墙壁装饰,应用在室内外等各种装饰上,且选择花型图案种类没有限制,适用范围广泛。
    钩编作品寓意美好,其针对花语和其背景故事进行制作,将美好的寓意和祝福在作品上体现出来,如荷花的静美和动物世界的俏皮灵动以及荷花高雅的花语完美呈现。随着时代变迁,线条、图案、载体、题材都在提升,屈氏钩编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孙氏玻璃刻花 以巧手创造指尖艺术


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美术——孙氏传统玻璃刻花


    在我国,玻璃制造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如今,身边随处可见其身影——碗、杯子、调料罐、油壶、汤锅、花瓶……这些玻璃制品或许在你眼中已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器物,但来自辽源的非遗项目——孙氏传统玻璃刻花工艺,其各种玻璃雕刻制品定会让你大开眼界,你会惊奇地发现,玻璃既是文化,更是艺术。
    其实玻璃刻花(磨花)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美术。早在康熙年间,清朝皇室便在北京西安门内的蚕池口营建了宫廷玻璃厂。当时的玻璃刻花,是在乳白色玻璃外面套一层红色或者蓝色玻璃进行雕刻,当时雕刻的玻璃在清末就已成为稀世之珍品,清朝乾隆时代更是中国玻璃艺术发展的顶峰时期,雕刻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并应用于雕刻其它的套色玻璃之上,成为闻名于世的“乾隆玻璃”。由于经过磨刻的玻璃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物质能替代它,因此,长期以来深受人民的喜爱,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工匠为之奉献终生。
    孙氏传统玻璃刻花传承人孙杰介绍,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玻璃艺术品看似简单,但要经过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密精确,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慢慢雕琢。以砂轮作笔,用玻璃作画,从描线到雕刻,到栩栩如生的花纹图案展现在大众眼前,制作工序繁琐又复杂,这正是民间艺术精湛技艺的体现。孙杰坚持玻璃刻花制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这期间,他多次以吉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磨花玻璃大师的身份受邀前往国内各地举办的各种玻璃工艺技术博览会进行民间艺术交流。
    一笔一画,雕刻出别具一格的玻璃作品,它是艺术,更是文化的传承。如今,孙氏传统玻璃刻花技艺及作品正在通过各类文化展览会、讲解等形式进行对外宣传、传播,这项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和喜爱。




安家盘纸画 以妙手盘卷出五彩缤纷的景色


安仁社区陈玉平创作的“安家盘纸画”。


    “在宋代,女子将纸裁成条状,一点点卷成各种装饰品,戴在头上或身上作为装饰,这就是盘纸的前身。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永遇乐》中描写‘铺萃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也正是此景。”近日,记者来到安仁社区委员会二楼的盘纸画工作室,安家盘纸画传承人陈玉平正在给学员们讲述盘纸画的历史。长长的粉色纸条在她那双灵活的手中不断飞舞,经过细致耐心地“盘、编、剪、搓、捏、折、压、粘”等手法,一“卷”一“粘”之间,便完成了华丽蜕变,一朵栩栩如生的小梅花就制作完成了。桌上那些杂乱无章的纸条,就是这样在陈玉平的巧手中,逐渐变身为一件又一件的艺术品,这正是盘纸画的魅力所在。
    安家盘纸画能够流传至今,离不开传承人的坚守和坚持。据了解,在清朝中期,安家盘纸画的先辈在吉林省梅河口市开了一个饰品制作铺子,到了清朝末期,迁到辽源市西安区。为了谋生,樊景梅的外祖母钟桂兰经常走街串巷跑生意,设计打造手工盘纸饰品,并利用家里剩余的纸和工具制作盘纸画、盘纸小饰品,然后到各大集市销售。传到樊景梅母亲这代,由于社会动荡,无法经营,只能在工作闲暇之余,制作盘纸作品给孩子当玩具,或作装饰品摆设在家里,村民看见后很是喜爱。正是这段时期,樊景梅母亲把盘纸技艺传授给了年幼的樊景梅,让其在小的时候就对绘画、盘纸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上中学时,樊景梅对绘画进行了系统学习,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在后来的盘纸创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生活中,樊景梅只要有闲暇时间就忙于她的盘纸创作,三十多岁的时候,家里就陈列了几百件作品。在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安家盘纸画工作室于2015年正式成立,主要以安家盘纸画传承人樊景梅创作的生活盘纸艺术作品展示为主。工作室分为制作厅和展示厅两部分,承载了盘纸艺术展览、盘纸艺术品创作和青少年艺术教育三大功能,展出的盘纸作品有500余件,包含特色民俗、现代文化、民间故事、矿区文化等系列主题。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纸张,被做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陈玉平说:“以后我会继续通过网上教学、社区授课,去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盘纸画、学习盘纸画。现在爱好盘纸画的人群还是比较多的,我将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让非遗活起来,将传统文化发扬下去。”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姜默涵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版策划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