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区:“水毁桥”变成“放心桥”

    去年8月14日,我市遭遇罕见的暴雨、冰雹、龙卷风袭击,许多地方路段积水、房屋、桥梁被毁……今年汛期将至,农村水毁桥梁的修复工程进展如何、能否安全度汛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我市农村部分水毁修复工程现场,我们欣喜地看到——


龙山区:“水毁桥”变成“放心桥”

    热闹5组桥被洪水撕裂开的桥基如张开的鳄鱼嘴,令人不寒而栗。
    永治桥扭曲的桥身,令人望而却步。
    水毁后的王家桥桥墩在湍急的河水中若隐若现。
    热闹5组新桥初具规模。
    即将建成的新永治桥。
    火热建设中的新王家桥。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李及肃 摄

工农乡王家桥:“洪水再来咱不怕”
本报记者 李及肃

    家住工农乡王家村77岁的村民肖德禛自王家桥5月中旬复工以来,有了一个新习惯——每天早上5点多钟起床,到王家桥施工现场转悠转悠。因为每天这个时段,王家桥的施工队伍已经在施工现场,开始新一天的施工推进。在肖德禛的眼里,建设中的王家桥一天一个样,如同这个夏季田地里疯长的庄稼。
    王家桥始建于1987年。那时,肖德禛是王家村的生产队长。原来那座120米长、9米宽的6孔石拱桥,一直承载着工农乡的安国村、王家村、大良村3个村及东辽县3个村共计15000余人的出行重任,同村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去年8月14日,我市突遭百年一遇的洪水,为村民服务了30多年的王家桥在洪水的冲击下“无奈”“退役”。
    6月14日6时,得知王家桥有3根养生期满的中梁和边梁将要吊装,记者立即赶往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两台吊车和一辆大型运输车早已摆好了阵势。7时许,在调度指挥下,一根重达30多吨的“巨无霸”中梁严丝合缝地被吊放在桥台上。主管工地施工的经理崔国宽向记者介绍,去年9月2日,新建王家桥的施工队伍就进场了。目前,新设计的桥长为126米、宽9米、造价为600万元的新王家桥已完成吊梁总数的一半。除5根桥梁在3天内完成混凝土浇灌外,其余部分正处于养生期,待养生期满,将吊装到桥面。现在施工单位正在昼夜加班,如果天气情况允许,预计在7月15日可顺利通车。有着30多年建桥经验的荣军是亨通公路建设集团的工程师,此次担任王家桥重建项目技术总工。荣军介绍,新王家桥采用标准高速公路桥涵的标准,桥墩直径1.2米,桥基础水层下14米深,超出百年一遇设计标准。
    在吊装现场,甲方代表董阮生对记者说:“新王家桥之所以保质、保进度、高规格地重建,还要感谢省工商联的周峰书记。”董阮生向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原来,龙山区委书记胡永为在长春开会期间,恰巧遇上了在辽源工作过的省工商联领导周峰,当周峰向胡永为打听了解辽源的情况时,胡永为向他讲述了王家桥因百年一遇的洪水被冲垮了,区里和乡里都在为建新桥想办法的迫切心情。周峰了解情况后,组织长春的部分企业家来辽源察看王家桥现状,回到长春后,不到一周时间,110万元的赞助款就汇到了区里。

    大桥吊梁就像是农村盖房子上梁,场面壮观。因此,6月14日这天早上,工地周边多了许多围观的群众。安国村一组的曹英杰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每天都要从村里往返几次到福镇的农贸市场送自家做的干豆腐。王家桥被水冲毁后,她只能绕道从临时搭建的便桥走,既绕远,又不方便。眼瞧着新桥就要通车,曹英杰心里有一股说不出来的乐呵劲儿,她买了一挂鞭炮准备着,等大桥通车那天放。她对记者说:“新桥建好了,洪水再来咱也不怕了。”


寿山镇水毁桥:汛期之前焕新颜

本报记者 陈兴权

    截至6月12日,龙山区寿山镇7座水毁桥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目前,7座水毁桥已全部完成了桥墩施工。其中,3座桥梁完成了上梁任务。
    去年8月14日的强降雨,冲毁了寿山镇境内7座桥梁,致使通往杨木水库等多条村屯路受阻。
    灾情发生后,寿山镇党委、政府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先行修建便道,填充水毁路基,保证群众安全通行。与此同时,该镇在积极上报水毁情况基础上,于去年9月17日,在“抗百年一遇洪水标准”的前提下,正式对7座水毁桥梁实施开工建设。施工期间,龙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寿山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多次现场察看质量,并询问工程进度。为切实保证桥梁质量,工程于去年10月30日严寒来临前停工。今年5月18日,复工工程全面拉开,现主体桥墩已全部建成完工,桥面盖板正处在“养生期”,预计7月1日前可正式通车。
    在寿山镇热闹村4组,65岁的于继福告诉记者,原来被冲毁的桥叫“于家街桥”,已有40多年的历史。去年8月的一场大水把桥墩涮空后,桥面并没有什么变化,村民还在上面走,可镇里说是险桥,在给村民修了便桥后,便把原桥用树枝给封了。当时,村民为图方便,把封桥的树枝给拆了,后来,镇里拉来了土才把桥彻底封死,现在想想都后怕,万一谁赶上桥塌了……最近听说新桥就快建完了,大家都很高兴,都盼着通车的那一天。
    分管水毁桥梁建设的副镇长杨旭忠告诉记者,“于家街桥”原是石砌的4米宽老桥,不仅技术落后,且桥墩不够深,而新建的桥为钻孔平板桥,桥面不仅比老桥宽2米,桥墩的科技含量还非常高。杨旭忠还告诉记者,今年寿山镇即将竣工的7座水毁桥,全部采用省内桥梁专家的设计方案,其桥墩的基础建设及桥面的铺装标准,可抗百年一遇洪水。
    据了解,寿山镇水毁桥梁工程总造价为750万元,在上级水毁工程建设资金没有到位的前提下,寿山镇党委、政府为保证桥梁施工进度,已先期投入250万元,并积极协调域内企业和施工单位,采用借款与垫付等方式,共拆借400万元用于工程建设,保证了水毁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