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辽源海关开展专题调研

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辽源海关开展专题调研


    本报讯(记者 于芯 夏景明)7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兆宇,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凤林,秘书长肖向前带领由在辽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及部分企业家代表组成的调研组,深入辽源海关开展专题调研并进行政策宣讲。
    调研组听取了辽源海关成立以来的建设情况及其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支持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等工作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上半年全市外贸整体情况及海关打造便利通关环境、创新服务举措情况。辽源海关负责同志就新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13条措施,向调研组作了介绍和宣讲。与会人员进行座谈交流,针对当前外贸形势,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李兆宇指出,这次调研是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全市上下大力开展“三抓一服务”行动的大背景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具体行动。目的在于围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企业与辽源海关深度对接,熟悉海关政策,用好用足国际规则,引导更多企业“走出去”,让更多更好的辽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通过此次调研活动,让人大代表了解和学习辽源海关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企业服务、当好企业“贴心人”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
    李兆宇对辽源海关能够主动融入辽源经济发展大局、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指出,辽源海关政治站位高、服务意识强、业务过硬、作风优良。自成立以来,辽源海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优化通关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突出成效,赢得了全市上下的普遍赞誉。今年,结合辽源实际,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3条措施,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唯一一家保税仓库通过验收,有力促进了辽源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李兆宇强调,海关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是接轨国际的重要桥梁。希望辽源海关要紧紧扭住服务辽源发展主责主业,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聚焦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补短板,积极开展优质进出口认证培育,进一步促稳提质、健康发展。要紧紧扭住“三抓一服务”这一平台抓手,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实施更多通关便利化措施,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一站式”服务、“定制化”服务。要紧紧扭住解放思想、创新突破这一关键,针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探索市场采购贸易业务试点及跨境电商等监管服务模式,量体裁衣,创新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对接,为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参观了海关服务大厅,考察了辽源海关工作流程和机关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