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辽河源镇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东辽县辽河源镇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王超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各类市场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显著标志,更是地方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乎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
    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新动能。各县(区)、各部门纷纷以不同方式优化营商环境,让商家企业切实感受到辽源温度。
    东辽县辽河源镇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今年以来,辽河源镇聚焦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着力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发展、以更强合力抓好项目建设、以更优环境强化招商引资、以更深情怀服务民营企业,乘势而上、聚力而为,奋力实现经济争先晋位、迎头赶上。
    加快构建乡村旅游体系。辽河源镇紧扣“绿色生态,多元化发展”理念,摸索形成符合辽河源镇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的延链补链产业,强化核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统筹和规划,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镇党委、政府充分把握后疫情时期有利契机,大力发展民宿、采摘游、观光游等乡村特色产业,形成养殖、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集聚,促进形成一、三产业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稳步急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辽河源镇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扩大有效投资规模,着重突出抓产业项目增强基础能力、抓基础设施项目补齐短板、抓平台项目集聚发展要素、抓生态环保项目促绿色发展、抓民生项目提高群众幸福感,积极推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部门、一名专员、一抓到底”的“五个一”专班机制,推动各类项目早日开工、顺利建设、达产达效。安北村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已进入项目申报阶段,下步将积极与发改对接审批,投产建成后,能够进一步完善安北村落游客集散功能,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质升级,促进旅游业、农产品加工、农村餐饮、文化等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全县乡村旅游的先导区。做到走出去请进来,以“引企业、引项目、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一起抓”为宗旨,让企业接踵而至、项目接二连三、人才千军万马、资金持续涌动。注重产业招商、平台招商、以城招商、服务招商。
    辽河源镇以群众和企业满意为目标,努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不断为企业减负,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坚持破障碍、去烦苛,努力营造高效规范的政务环境。在“放”上务实精准、在“管”上科学统筹、在“服”上用心竭力,营造“遇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能办必须办”的政务环境。坚持讲规则、促公平,营造活而有序的市场环境。
    推进更大范围“多证合一”,让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涌动起来。健全诚信体系,优化法治环境,深化“亲”“清”政商关系。
    坚持补短板、给舞台,营造海纳百川的人才环境。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谋发展、谋转型、谋创新的关键变量。补齐辽河源镇人才缺口,为各类人才创造舒适、便捷、有序、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搭建人才成长的舞台,制定人才培育引进计划,明确岗位发展要求,让各类人才看到成长发展希望和空间。
    总之,辽河源镇进一步树立市场思维和改革思维,强化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机遇意识,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打响乡村旅游品牌为引领,坚持以特色产业吸引项目、以政策服务支持项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落地,为加快推动东辽县转型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