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数局强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坚持服务为先 坚持统筹站位
市政数局强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政数局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服务理念、优化服务举措、拓宽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1至5月份,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平均进厅率由去年年底74.8%提升到95.4%,进窗率由46.5%提升到77.1%;全市“无差别”受理综窗办件25472件,为去年同期的7.3倍;3092个政务服务事项可以通过身份证、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共享减少审批材料;开展“好差评”84981次,均为好评。部门检查报备1193个,已核验1156个,已填报1119个,现场核验率达到96.90%,结果填报率达到93.80%。切实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整体时效,由1.7个工作日提升到1.01个工作日。12345受理各类政务服务热线51190件,热线接通率90.27%,满意率在98%以上,转办率、回访率在99%之上。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增幅达到15.9%,增速全省第四。网络通信基础设施项目已按时开工,完成投资4868万元,占比完成40.57%。全市接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745个单位,乡(镇)接入率100%,共挂载库表数据11.93亿条,挂载数据接口74个,形成市级电子证照330个。3月24日,我市智慧新零售项目获中国信息协会评选的2023数字城市创新成果奖。辽源市云计算中心和数字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均已通过2023年国家发改委提前批次专项债审批,并分别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数字吉林2.0》方案中重点项目。
    创新服务机制,以企业满意度为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按照全市营商环境工作总体要求,市政数局主要领导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辽源高质量发展”为题,对市县(区)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10次专题授课。针对政务服务窗口服务态度、工作效率、依法行政、工作纪律等问题,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发现并解决窗口排长队等问题22个,并在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持续开展“好差评”。先后印发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考核实施办法》《项目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测评办法》,建立了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营商环境工作考核机制。班子成员积极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活动,“面对面”征求企业问题,“点对点”解决企业困难,共走访企业30户,收集各类问题9件,已解决问题7件,正在推进2件。组织召开行政检查执法备案工作推进会和培训会,印发《执法报备业务管理系统情况进行通报》,建立互联网+监管平台事项清单,确定监管部门28个,监管事项508项。
    强化服务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为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市政数局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各分厅,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5次,走访了18个单位,及时督办整改相关问题。推动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厅进窗“集中办”、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时限“极简办”、开辟“网办导引”专栏“网上办”、新版全流程审批服务乡(镇、街道)全覆盖“就近办”。市政务服务中心各政务服务事项的审批时限在2022年压缩基础上实现了再压缩10.26%,减少审批材料52个,减少跑动次数61次。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采取“五个一”工作法,减少申报材料39.12%,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之内,依托“工改”系统共受理项目145个,办理审批事项311项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项目审批服务。全面提升12345热线服务水平,开展了16次工单听审,开展停车收费、服务质量等4次专项知识培训。
    优化服务举措,以信息技术现代化为基础,推动夯实数字政府基础。积极协调市通信办及各运营商,推动落实2023年度移动网络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计划投资12000万,建设5G基站200个。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共接入509条,实现市、县级政务部门、乡(镇、街道)和社区全覆盖。按照全省政务信息化系统“省建市用”的原则,统一使用政务服务一体化、OA协同办公、网站集约化、便民政务服务热线、信用信息等30多个系统平台,实现率先应用和受益。依托省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统一政务数据目录。构建完善全市758个信息系统、38家政府网站、81个政务新媒体安全管理和运维机制,明确各单位运维、安全、管理职责。
    拓宽服务方式,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打通招商引资新渠道。市政数局作为数字经济产业链牵头部门,会同各县(区)政府、高新区,组成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小组,拟定《辽源市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方案》、项目简介、招商手册、各县(区)项目落地优惠政策等。4月份以来,由产业链链长带队,组织链上成员单位分别赴厦门、长春、上海、北京、武汉等地进行招商活动,考察了长春科大讯飞AI双创基地,参加了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袜业采购交易会、2023年数字城市论坛,对接北京中天众达新型智能城市运营中心,实地了解武汉众维亿方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数据中心,重点围绕推动中国电子、京东科技、易启科技、众数信科和中天众达等企业数字化项目落地开展工作。该项目建成后,我市将在“数字公共服务+民生”“数字公共服务+产业”“数字公共服务+政务”三个层面得到重点提升。
    打造数字平台,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数字经济支撑。抓好辽源市云计算中心项目,该项目规划建设2800个机柜、35P高性能算力的云计算中心,建设期2年。该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我市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智能算力设施布局更加合理。抓好数字城市公共服务项目,该项目以“一中心两平台”(城市大数据指挥中心、城市大数据智脑底座平台、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为主,建设期3年。
    截至目前,辽源市云计算中心、纺织袜业B2B、B2C、城市生活门户已经开展前期工作,智慧新零售、办公用品等承接已经实现销售,力争年底在零售业升规入统。
    (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