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京剧艺术过往

辽源京剧艺术过往


    民国十五年(1926年),刘子行、张长顺、杜文彬等在西安县城(今辽源)开办“三庆大舞台”,后又有“恩荣舞台”“群仙大舞台”等7家演出场所先后落户西安县,演出河北梆子、大口落子评剧、二人转。直到“日升舞台”出现,才使京剧艺术在西安县逐渐繁荣起来。
    “日升舞台”是民国年间西安县城最大、存续时间最长、前后变化最复杂的京剧戏园。日本人泽村善仗(中国姓金)早年来中国,取中国妻谢氏,生有两个女儿,长女金凤兰、次女金凤芝。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西丰县创办以京剧、梆子为主的“金家戏园”开锣唱戏。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五月十五日,“金家班”来到西安县,在西市场已停业很久的同乐茶园演出。金玉林的《八大锤》《铁公鸡》等武生戏轰动西安城,场场爆满。演出期间,金玉林看好西市场同乐茶园,要在这里再办一个戏园,于是其妻金凤兰找到驻西安县的日军指挥官大山,请求给予照顾。
    在西安县公署承诺下,很快办理好相关事宜。金谢氏为金玉林投资修建翻新同乐茶园,三个月后正式完工,使同乐茶园小有规模,具备现代剧场初形,取名“日升舞台”,意为戏班兴旺,如“日”东“升”,西安人称之为“酱杆儿楼戏园子”。金玉林有自己的演出场所,重新组建戏班,聘请一批演员、琴师和鼓佬等40余人。
    “日升舞台”开锣唱戏,金玉林带戏班组织演出近一个月,全面展现“日升舞台”拿手好戏。演出《八大锤》《铁公鸡》《挑滑车》《长坂坡》《伐子都》《金钱豹》《驱车战将》《斩京堂》《谷城会》《三娘教子》《失空斩》《大登殿》《安天会》《四郎探母》《问樵闹府打棍出箱》《击鼓骂曹》《徐策跑城》《遇皇后打龙袍》等50多出戏。“日升舞台”盛大空前演出,赢得百姓喜爱,轰动西安城。
    金玉林经常派人去各地邀请名角,著名梅派青衣梁忆梅、余派女老生孟幼冬、海派名角宋九龄、“八岁红”京剧盲艺人王汇川、关东“活猴”筱九霄等,先后到“日升舞台”献艺演出。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起,先后吸纳京剧青衣演员刘梅霞、京剧老生演员宋久龄、曹永芬,京剧丑角演员马文贵等许多京剧名伶加入“日升舞台”,培养孕育诸多京剧演员和众多京剧票友。金玉林也成为享有盛名的京剧大武生,他的“日升舞台”生机盎然,影响渐大,远近闻名。
    金玉林去世后,“日升舞台”的日常业务生意一直由金玉林岳母金谢氏和遗孀金凤兰经营。不久,京剧名家赵秉南来到“日升舞台”,成为挑大梁京剧老生演员。
    1948年,中共西安县委宣传队更名“儒汉剧团”后,接收“日升舞台”班底,吸收赵秉南、金玉林、金菊芬、任福贵、马文贵等京剧演、乐员加盟。为了配合土地改革工作,儒汉剧团排演了京剧《九件衣》《仇深似海》《新王宝钏》、《唇亡齿寒》《边疆恨》《父子争先》《小女婿》等戏,在观众中影响很大,用实际行动庆祝东北解放。“日升舞台”原班人马的加入,让辽源的京剧艺术红遍了大江南北。 (市档案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