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好,辽源人更好!(一)

辽源好,辽源人更好!(一)


    我们的家乡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辽河之源头。这里冬有皑皑白雪,夏有鲜花鸟鸣,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是曾经的“盛京围场”、满族发祥地之一,又是后来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这里被誉为“中国梅花鹿之乡”“中国二人转之乡”“中国琵琶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棉袜之乡”“中国剪纸之乡”……这里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这里不仅四季分明、景色宜人,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更主要的是,辽源人勤劳、朴实、勇敢、善良,对家人孝老爱亲、对事业努力奋进、对社会有责任担当。辽源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民一心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争做文明先锋、人人参与城市建设,为小家努力奋斗,为大家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英勇无畏  拼命救人
——记东丰县南屯基镇北屯基村一组村民 张德伟


    1973年11月出生的张德伟是东丰县南屯基镇北屯基村一组村民,也是东丰县南屯基镇张家大院的一名农民文化志愿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二十多岁的张德伟就先后两次搭救本村邻里。有一次在本组“于二泡”和一些发小洗澡抓鱼,当时张德伟在岸上路边歇息乘凉,突然发现发小白峰在水里发生溺水现象。正在白峰挣扎之时,张德伟及时下水将他拽上岸,挽救了发小的生命。还有一次,张德伟初中毕业在家务农时,在去“十二垧地”干活途中,必路过“于二泡”。本组邻居比张德伟小五六岁的少年“于铁蛋”在河里洗澡时发生溺水,也是在挣扎时,张德伟及时下水把“于铁蛋”救上岸。
    2020年10月14日凌晨2点,张德伟正在家中沉睡,忽被“救命”喊声惊醒:“有人投河了,快来人呐,救命啊!”他在半梦半醒间急忙穿好衣服,在屋内找到长绳子,跑出房门,直奔出事地点——南湖一号西大桥(他所居住地点与此地仅一条道路之隔)。到现场后,发现河里正有个人在拼命地挣扎着。此时,张德伟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要紧!于是,他不假思索地把绳子一头系紧在桥栏杆上,另一头扔到桥下水里,不顾深秋凌晨的河水冰冷刺骨、不顾救人是否会危及自身生命安全,张德伟迅速脱下衣服纵身跳入河水之中。他抓住绳子游向溺水者,并将绳子绑在溺水者的腰间,用尽全力把溺水者拽出水面。这时,接到报警的警察也到达了现场,大家合力把猴石镇某村17岁花季少女何某拉上河岸。由于张德伟奋不顾身地及时施救,成功挽救了一条花季少女的宝贵生命。
    2018年8月19日下午1时左右,也是同一地点,赵某不慎落入河中。危急时刻,张德伟及时赶到并下水救人,最后成功把赵某救上岸。当时被救家庭夫妻两人千恩万谢,希望媒体能报道此事,但被张德伟婉言谢绝。张德伟只是笑笑说:“这不算什么事,人没事就好。”这是他近些年为人所知的两次下水救人事件,在东丰县城引起了强烈反响,为社会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张德伟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在群众危难时舍身相救,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谱写了一首新时代的正气歌。在张德伟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舍己救人、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他的行为也为广大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最近这次救人事件过后,张德伟两位古稀之年的父母把儿子找到跟前进行了一次长谈,二老对儿子这种不顾性命的行动很担心。老母亲流着眼泪对儿子说:“居家过日子咱不图钱有多少,平安顺利就好。救人我不反对,但是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啊,千万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儿子安慰母亲说,当时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脑海里只想救人要紧,任何人在当时都会这样做的。两位老人对儿子的行为虽然很担心,但儿子品行端正、见义勇为,他们的内心也深感欣慰。




“人民消防为人民  我用行动践初心”
——记东辽县人民大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 李墨儒


    李墨儒,1989年12月出生,2012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东辽县人民大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他曾多次获得支队嘉奖,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2019年,他被辽源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一次。
    李墨儒认真组织指战员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不断坚定指战员理想信念、强化为民服务意识。2020年以来,他共带队接警出动300余起,营救被困人员2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约40余万元,为维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新冠疫情期间,李墨儒带队成立5人突击队作为涉疫勤务处置队,承担县内隔离点外部环境消毒工作,累计消毒环境面积15万余平方米,确保辖区人民健康安全。
    李墨儒一直坚持“人民消防为人民”理念,用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做好灭火救援和涉疫处置的同时,李墨儒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团中央的号召,带领指战员踊跃参与爱心捐赠,共筹集捐款2000余元。
    多年来,李墨儒积极发动向困难青少年、儿童献爱心传真情活动,为农村留守青少年、儿童送去米油、书包及生活资助费等关爱;他积极帮助困难户卖土特产创业,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平台上为他们找销路,为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墨儒还主动与社区、友邻单位联系,积极开展公益、联谊、慰问社区孤寡老人、义务劳动、义务植树活动,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李墨儒带领志愿者定期深入安恕镇城仁村开展帮困活动,与村民坐在一起聊家常,了解生活状况,为村民打扫庭院,助力最美乡村建设。针对贫困户羊圈年久失修状况,李墨儒向上级申请经费,先后投入5000元为贫困户购买羊羔、修缮羊圈,确保了贫困户的财产安全。
    李墨儒带领东辽县人民大路消防救援站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用实际行动感动了人民群众,站里先后涌现出“辽源好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青年典型,得到百姓的广泛赞誉。




矢志不移  教育人生永不休
——记龙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数学学科教研员 陈春艳


    从教26年的陈春艳现任龙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数学学科教研员,她是吉林省优秀教师、省数学学科带头人。不论在什么岗位,陈春艳总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恪尽职守、敬业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陈春艳工作一丝不苟,坚持“以人为本”“领导就是服务”的宗旨。无论是自己分管的工作,还是分外的工作,她都能认认真真完成,从不懈怠。对待同事,她以诚相待、以理服人;对待工作,她兢兢业业、不计得失,她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带动和影响身边的教师。2022年,她带领综合部迎接市综合部五学科抽测,克服教研员不足的实际困难,创新指导形式。最终,龙山区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陈春艳扎实推进常规工作,坚持每周下基层听课,每学期听课指导60余节。组织、参与课题研究,承担“十三五”国家课题和省课题,助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组织开展龙山区强师赋能学科教师系列培训,在发展龙山区传统教研的同时,带领各学科教研员把青年教师培养与教育科研工作相结合、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评价方式改变相结合,开展多元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有计划推进课程标准学习与实践,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爱钻研是陈春艳的最大特点。2005年至今,她一直坚持每周三参加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工作室网络教学研讨,撰写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2019年11月,她成为新世纪小学数学高级研修班第六届学员,不断提升数学专业素养。2021年顺利毕业,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2010-2022年,陈春艳连续被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聘为基地网络教研指导专家。
    作为省数学学科带头人,陈春艳积极发挥辐射作用,指导学科教师参加各项比赛,其中获得省数学教学精英2人、新秀2人。2018-2022年,指导教师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奖教师80余人。疫情期间,她带领区数学团队教师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微课3.0录制,共录制9节微课,面向全国展播,助力停课不停学。2022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她带领数学团队参加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修订试学试教工作,得到专家好评。龙山区作为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基地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示范基地奖杯。
    陈春艳常对身边的教师们讲:“披斩荆棘、步步攀高,在改革中求变、在常规中寻宝,矢志不移,教育人生永不休,要干就干好!”  




热心居民情暖社区  同心共治彰显格局
——记西安区先锋街道福盛社区居民、仙人河支流福盛社区段民间河长 关艺敏


    66岁的关艺敏是西安区先锋街道福盛社区居民。自关艺敏退休以来,他主动填埋垃圾上百立方米,修砌护土墙百余米长,自愿担起业务巡河员的职责,对仙人河上游福盛段的原垃圾厂进行修砌和整治,为社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疫情期间,他自愿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来,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排查防控工作,共同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
    面对困难,敢于面对不懈奋斗。仙人河福盛社区段河道区域内环境最为棘手,原有两千米垃圾场,因此河段内会有因历史原因而留下的垃圾,而这段区域正是关艺敏家附近的区域。几十年形成的大型垃圾堆使河水浑浊且带有腥臭味,附近居民在屋内开窗都能闻到,臭不可闻。因堆积的垃圾导致地势高涨,春季大风天,尘土垃圾满天飞,夏天的炎热气候使得垃圾发酵的酸臭味引来无数蚊虫苍蝇,臭气熏天。由于垃圾堆积没有办法建立护堤,所以遇到暴雨天时,各种垃圾冲进仙人河,造成雨后河岸两侧布满漂浮的垃圾。关艺敏退休之后,便开始了这条河道清理之路。从最初一个人的双手捡,到后期的用袋子装,再到后来的自费买推车装垃圾,他都是一个人默默付出。至今十几年,从未间断。在雨季和大风天气时,他经常进行河道巡查,遇到垃圾就自行清理。如果遇到自己一个人没办法解决的事儿,也多半由家人协助完成。为了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卫生环境,关艺敏组织家人对原有福盛社区段仙人河上游的垃圾场开启了属于他一个人的治理工作,每清理出一米垃圾便自行修建一块阶梯,垃圾场15米高60米长,需修三层(梯田式),每层5米高。经十几年的治理建设、移动填埋,上百立方米不规则的石头修砌了护河墙百余米长,修建了三层15米长的大阶梯式台阶。为了方便行走,在其旁边又修建了近20阶台阶路,每层路面都铺有理石和砖。为了使这片区域更具观赏性,关艺敏种上了花草,铺上了40多米长的橡胶皮带。从此,原有的垃圾场彻底改变了,河水也清了,难闻的气味变成了空气清新的味道。
    冲锋在前,担当使命无私奉献。自疫情发生以来,关艺敏一直积极配合社区党委工作,他当起了楼栋长,自费购买酒精、口罩和体温计等物品,每天擦拭楼道,清理楼道垃圾,为楼道消毒。疫情期间,对自行居家隔离人员,他自愿当起快递员,为他们代购生活用品,对有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生活困难居民,关艺敏还不收取费用。截至目前,他参与社区宣传发放宣传册千余张,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40余人。通过他的无私奉献与真诚付出,极大地保证了居民的健康安全,为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助力,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本版文字稿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