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先干为敬”

倡导“先干为敬”
本报记者 陈博琳


    日前,记者发现,在我市某大型活动现场有许多已经打开的瓶装水,有的喝了一口,有的还剩半瓶,有的仅仅是开了封。无独有偶,我市某动员会现场,散会后,记者发现,硕大的会议室内剩下的“半瓶水”比比皆是。
    开会前,主办方在桌上给每位与会者放瓶水,这好像是多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会议结束,大家各自起身,拿包拿伞拿电话……却很少有人将喝剩的“半瓶水”拿走。
    为什么人们对这“半瓶水”毫不在意呢?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瓶装水一般都是由会议或活动承办方免费提供,自己带走有失颜面。二是活动现场“人多嘴杂”,瓶装水长相一样,为避免喝错,确保安全,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弃之不喝。三是没花自己钱,当然不心疼,试想自己花钱买的水还剩多半没喝,你会拿走吗?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据统计,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全国城市中有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中国是人口大国,“半瓶水”的小浪费,积少成多、积水成渊,最后造成的大浪费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天文数字。
    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带走小小的“半瓶水”并没有“跌份儿”“丢面儿”,反之,如果我们大家都能节约意识常在,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时刻牢记自己是“半瓶水”的责任人,打开后就要负责到底,“先干为敬”!那么,“半瓶子晃荡”现象必然会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