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区开展“夜访民情”活动

暖民心 晓民意 解民忧
龙山区开展“夜访民情”活动


    西宁街道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凝聚力工程”走深走实,西宁街道于近日开展了“夜访民情”活动,宣讲惠民政策、排解群众忧难,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宁街道织密织牢“党建+网格”包保责任体系,将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划分到各网格进行包保,并根据网格划分分别包保5至10户居民,每月安排一天到包保的居民家进行“夜访”。同时,要求街道、社区领导班子每两个月要对包保的所有居民进行一次走访,实现干部入户走访全覆盖。
    “家中老人身体怎么样”“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怎么样”“邻里关系是否和睦”“有没有要向街道、社区反映的问题”……西宁街道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询问了解居民家庭收入以及困难需求,用真情实意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组织党员讲党课、干部送政策、领导干部解难题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夜访”内涵,满足群众需求。
    在“夜访”过程中,把收集的重点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汇总,建立走访排查台账和信息库,全面覆盖每一位住户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情况。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梳理、分析研判,及时整理交办到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通过不定期走访和调查反馈等形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办理结果进行跟踪督查,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今年以来,西宁街道累计开展干部夜访3次,摸排化解矛盾纠纷8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件。西宁街道将“夜访民情”活动作为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重要抓手,构建人人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进一步发掘群众资源、链接群众需求,实现精准服务,使入户夜访访出深度,访出温度。
    (本报记者 付晓娇)




    新兴街道


    夜色初起,华灯初上。新兴街道居民王秋月的家里来了几位特别的客人。他们送来了孩子所需的学习用品,与她促膝长谈,询问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和生活上的困难,并表示会尽力帮她排忧解难。这群客人就是新兴街道的工作人员。
    王秋月因病身体一直不好,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日子过得比较艰辛。新兴街道工作人员经常来看望她,并给予她帮助。为了使走访活动更高效、全面真实地了解社情民意,新兴街道党工委决定充分利用夜晚时间走访群众,通过打时间差,让“夜访”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好方法、新常态。于是,就有了开篇的一幕。
    尽管已经辛苦工作了一整天,但每一位参与“夜访”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丝毫怨言。能够切实帮助到困难居民,工作人员们说:“辛苦一点是值得的!”
    聚焦“急难愁盼”,点亮民生“心灯”。据了解,自实施“凝聚力工程”以来,新兴街道紧紧聚焦居民关心关注的困难问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将社区日常工作与走访活动相互交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排查矛盾纠纷,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新兴街道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兴街道将借助“夜访民情”这个平台,认真做好党和政府的代言人、群众信任的贴心人。了解居民困难,定期给予关爱和帮助,让有困难的居民重拾面对生活困境的信心,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本报记者 于淼 刘畅 于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