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果”赢得大红利

本报记者 刘鹰 摄影报道



孙淑琴和老伴儿韩秀平在采摘大樱桃。

    一年四季忙一季,坐在炕头收现钱。这样的好事就发生在东辽县白泉镇赵家村的孙淑琴和老伴儿韩秀平的田园生活中。原来,老俩口退休后选择的小水果产业——大樱桃种植,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如同朝阳一般充满希望。
    置身樱桃树丛,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果实挂满枝头。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彤彤的美景。鲜红欲滴的樱桃,让人忍不住想要好好品尝一番。“真正的樱桃产量高峰期是明年。”说话间,孙淑琴用手托起树枝,指着枝杈间生发的绿叶说:“等到明年3月末,这就是一大串的红樱桃。要是按个头算来,不到30颗就是一市斤,最高售价能达到50元钱。”
    2000年,从企业退休的孙淑琴与老伴儿到大连亲戚家串门时,看到满棚的油桃给亲戚带去了丰厚的收入。受此启发,孙淑琴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将致富目标瞄准了大樱桃。2001年,孙淑琴投资6万余元租赁了占地66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将从山东引进的150棵樱桃苗一股脑植入了新建的果棚。回想起步初期,孙淑琴说:“那一年除了大棚还在,其它的投入全打了水漂。因为土壤不符合樱桃生长,加上引进的樱桃树苗品质不良,一起步就栽了个跟头。”2003年,孙淑琴总结失败教训再次投入资金重建樱桃园。2007年,就在樱桃树结第三茬果期间,一场大雪将已经老化的大棚压塌了架,孙淑琴的心如同被冰封冻了一样。
    经过大大小小的磨难,2009年初春,孙淑琴的樱桃园终于迎来了第一批采摘的客人,从那时起,“赵家大樱桃”成了赫赫有名的“品牌”。孙淑琴说:“因为樱桃品种好,再加上刚从树上采摘的樱桃口感好、水分大、果肉干甜清脆,所以每当樱桃上市时,凡是品尝过我家樱桃的客人,就会盯着我在自家墙外挂的写有‘赵家大樱桃’的条幅。只要条幅一上墙,前来尝鲜的客人就络绎不绝。”
    说起种植大樱桃的经济收益,孙淑琴笑着说:“不瞒您说,从吃亏中总结经验后,种大樱桃其实很简单。管理200多棵樱桃树的活儿,一个人就能干得过来,而且一年里就忙90来天,最重要的是,樱桃树可生长25年,且每年结果量翻倍,那经济收益也就不言而喻啦!就拿今年来说,5万多块钱的收入不成问题,其余时间咱还可以去打工或研究点别的来钱道。”
    在樱桃园南侧,一盆盆栽植了矮棵小树的大花盆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孙淑琴走过来介绍:“这是我新琢磨的盆植大樱桃和大苹果,还没成形呢。”说起经营模式和转变栽植小水果农产品方式的新思路,孙淑琴喜笑颜开地说:“根据调研考察,在南方平常的季节,一盆结满大樱桃的盆栽能卖到2000多元钱,就是盆栽苹果也能卖到1300元左右。如果在咱北方赶在春节期间上市,那经济效益就更可观了。因为盆栽水果观赏性强,又可食用,走亲戚串门算是重礼了。而且盆栽还可回收再培植,做成循环农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