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风送春潮 “创城”正当时(下篇)
暖风送春潮 “创城”正当时(下篇)
创建文明辽源 青年率先行动
为开展好新一年的“创城”工作,辽源共青团立足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发力点,引导广大青年广泛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争当文明风尚的传播者、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创建的推动者。
突出思想引领,筑牢思想建设根基。辽源共青团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广泛开展“明德知礼工程”“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等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实施“吉青·红领巾之家”“吉青·红领巾解说员”等品牌项目;组织青少年到青少年平安教育基地等校内法制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举办“书法讲党史、墨韵绘初心”书法展,组织青少年开展党史主题班队会;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丰富活动载体,持续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辽源共青团在“三五”期间,开展了“创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返乡大学生、机关干部开展捡拾垃圾和发放调查问卷、“创城”宣传单、环保袋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举办“青春建功新时代、追梦奋进正当时”青少年演讲比赛;举办“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新团员线上入团仪式;开展“党的青年运动史”“新时代的伟大成就”等专题学习,全市1322个团支部积极参与,学习覆盖率100%;组织全市各级少先队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日、走访红色阵地等活动;通过“红领巾奖章”“新时代吉林好少年”“两红两优”等评选活动,引导更多团员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发挥团属媒体作用,营造浓厚“创城”氛围。辽源共青团积极发挥“辽源共青团”新媒体矩阵作用,在微信公众号设置“‘创城’进行时”主题专栏,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创城”队伍中来,营造全民“创城”的浓厚氛围。拍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系列抖音短视频,依托团属媒体发布12355自护学堂寒假自护指南。
提升服务能力 共创文明城市
3月25日,在向阳种子公司附近公交站点,市公交公司的“创城”志愿者们正在对公交站亭进行清洗保洁,擦亮“城市名片”。同时,在市公交公司主要负责开展的“创城”工作中,公交站160个点位、公交车230个点位已全部达标,为建设辽源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为开展好“创城”工作、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市公交公司将继续开展多项工作,助力城市发展。
充分利用平台,积极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利用公司外墙、文化橱窗、公交站牌、公交车内车体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大量公益广告;对所有车辆标识标牌进行了统一制作张贴;利用公交车载电视、语音播报器等电子系统播放“创城”宣传语。
持续宣传引导,增强司机乘客文明意识。在维修和更换92个白钢站牌站序、保持公交设施完好有效的同时,大力开展车容车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公交车内外和公交站亭站牌进行清洗打扫,为乘客打造整洁舒适的乘车环境。坚持经常性开展营运稽查和星级驾驶员评比,增强驾驶员安全驾驶、文明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无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发生,乘客满意率不断提升。同时,市公交公司还向乘客发放宣传单,在公交车上语音播报“为老、弱、病、残、孕及抱婴儿者让座”,进一步引导乘客文明乘车、友善礼让。
积极履职担当,持续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公司志愿服务队大力开展维持公交营运秩序、清洁公交站亭站牌、到社区清除小广告、慰问社区孤寡老人、爱心助力学生中高考、祭扫烈士陵园,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绿色出行、老人错峰出行宣传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
立足本职工作,主动办好便民利民实事。找准服务民生的契合点、切入点、发力点,先后购进95台纯电动公交车,增加支付宝乘车支付方式,延伸、开通公交线路,开通了服务晚课学生、袜园职工上下班的21条定制公交,建立“创城号”城乡公交旅游专线,对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和基干民兵实行免费乘车,延时办理老年乘车卡等惠民举措,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规范城市环境秩序 携手共创文明家园
3月22日上午,在财富大路周边区域,有几个水果摊、快餐车正停在路边摆摊,市开发区城管支队的工作人员对这些违规摆摊的流动商贩进行劝阻。据城管支队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财富大路临近袜园等企业园区,周边多家企业员工上下班带来大量人流,经常会吸引一些流动商贩前来摆摊经营。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这些流动商贩的摊位会导致道路拥堵,更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城管工作人员以“首违不罚”“文明执法”为原则,劝离违规经营的流动商贩,并建议他们可到袜园园区内的夜市一条街经营。
据了解,为持续提升城市环境、有续开展“创城”工作,今年年初以来,市开发区城管支队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推进各项“创城”行动。其中,重点开展流动商贩的规范管理行动,指定流动商贩到袜园夜市一条街、兴国集市进行出摊,解决流动商贩违规占道经营带来的交通隐患与安全隐患问题,又凭借给流动商贩创造固定出摊点位规范管理,进一步助力夜市、地摊经济的蓬勃发展。针对开发区企业项目工地较多、工地出入口渣土车辆轮胎带泥上路、“洒落飘”行为影响城市市容环境的实际问题,开发区城管支队积极巡查各处项目工地,规范管理,工地出入口要求硬覆盖,渣土运输车上路做到覆盖严密,积极落实“首违不罚”原则,对于初次违法并能主动消除影响、恢复原状的行为人,给予警告、不予处罚。
不仅如此,市开发区城管支队立足本职工作,还开展了许多“创城”工作:规范街路两侧非机动车辆(摩托车、电动车、共享单车)摆放秩序;清理门窗粘贴字、违规条幅、小广告;整治门前乱堆乱放杂物、门前外摆;清理整治占道经营;对工地围挡及公益广告破损进行及时清理,或提醒相关单位更换;整治路锥杂物等违规占用停车位现象;清理街路两侧杂物、建筑垃圾。其中,从去年开始进行的友谊大路、财富大路牌匾改造行动,现已拆除更换牌匾200余块,成功规范了沿街牌匾,净化了城市的视觉空间,打造了靓丽的街路名片。
持续推进“创城”工作 打造城市“流动名片”
3月21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全体出动,对市区内正在运营的出租汽车车容车貌、车内卫生和驾驶员文明服务情况进行全覆盖专项检查。交通局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说:“出租车是城市的流动名片。为提升出租车服务质量、展现城市文明风采,我们从3月17日开始,开展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质量整治行动。从运营车辆的车容车貌到驾驶员的文明行为等方面,对市区内正在运营的网约车和巡游出租车进行了拉网式排查。”
据了解,此次检查行动由市交通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各组支队分管领导负责,共分成7个行动小组,每组6到7名执法人员,对市区1312台出租汽车和驾驶员运营服务质量逐项检查。其中包括车容车貌整治,确保车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物品整齐、计价器完好;对出租车驾驶员文明行为进行规范,要求驾驶员对乘客使用文明用语,若遇到外地乘客更要主动发挥城市流动名片作用,积极宣传辽源特色;在车内粘贴“创城”宣传内容以及监督举报电话,杜绝中途甩客、故意绕路、拒开发票以及出租溢价等违规经营行为。
在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不符合运营服务要求的车辆和驾驶员责令立即改正和整改。希望通过此次行动,切实提高市区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质量,展现辽源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团市委在“创城”活动中将志愿服务延伸到城市每个角落,以绽放文明之花绘就城市“幸福底色”。
市公交公司将维护公交站亭环境卫生做到长效常态管理,积极擦亮城市名片。
市开发区城管支队加强对流动商贩出摊点位的规范管理,打造干净有序的城区环境。
本版稿件由马浩岩 本报记者 刘红娇 咸凯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