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春潮涌 凝心聚力再出发(下篇)

奋勇争先春潮涌  凝心聚力再出发(下篇)


创造区域交通条件  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3月14日上午,在辽源红五星互通立交改建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湿接缝钢筋焊接工作。在距离他们不远处,另一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道路周边春季绿化工作。据市交通局公路处的工作人员介绍,2月28日红五星立交桥项目开始复工后,趁着春季气候合适,开始进行绿化和焊接工作,等天气再升温一些后,会陆续开展桥梁混凝土施工。
    据了解,红五星立交桥项目自2021年7月末开始施工,于去年完成桥梁下部、上部主体、五条柞道的全部施工。今年的工作目标是进行主体上桥面系及附属工程,以及绿化、亮化工程的施工,计划于今年7月项目竣工。
    该项目路线总长9.29公里,路基宽度为25.5米,设计速度30至50公里/小时。作为辽源市公路网中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该项目承担辽源、长春、沈阳、四平、通化等方向的交通转换。项目建成后,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保障人民安全出行、促进辽源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助力农民增产创收


    3月19日上午,在寿山镇国庆村的种植大棚里,王宝德正采收生菜,并将生菜、茼蒿等蔬菜进行简单处理后一一装筐,准备一起运送至市里的各大商超和蔬菜批发市场。在旁边的另一栋大棚内,一颗颗鲜红饱满的草莓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正等待着被采摘。在这排果蔬大棚的对面,装好的大朵大朵的新鲜平菇也整齐待发,棚内一簇簇鲜嫩的小蘑菇从排放整齐的菌包中冒出,正在黑暗中悄悄地努力生长。
    不同于传统的大地种植只能看天吃饭,棚膜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创造经济价值。据王宝德介绍,他从2020年开始蔬菜大棚种植,生产茼蒿、苦苣、生菜、西红柿等一些老百姓餐桌上常见蔬菜,这些家常菜的优势就是市场需求稳定、价格波动小,本地蔬菜大棚可以凭借就近、新鲜、运输成本低等优势站稳脚跟。之后的两年里,王宝德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新增3栋大棚,又增加草莓、蘑菇等种植项目。他选种的是“丹东久久”草莓,有一股浓浓的奶香味。这种草莓口感好,辽源百姓也都非常喜欢,但从外地运到辽源销售的草莓价格都比较高,而王宝德种植的草莓不仅更新鲜,价格也相对更实惠,市场前景非常好。
    寿山镇位于辽源市东面城郊结合部,非常适合发展种植、采摘、旅游相结合的棚室经济,不仅促进农民增产创收、拓宽周边百姓就业渠道,更可以活跃地区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为大力发展棚室经济、助力辽源经济发展,寿山镇还将继续努力,积极开展各项行动,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同时帮助他们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扶持,助发展、解难题,力争让更多农民看到棚膜经济的优势、看好棚膜经济带来的市场前景,让投资者更有信心,让经营者更有实力,让更多农民受益。截至目前,寿山镇全镇共有各类大棚总面积930亩,去年又新增大棚60栋,面积共60亩。




扮靓城市环境  打造绿色辽源


    3月18日上午,在福民大街与福汇路交汇处的沿河景观带,园林工作人员正在将一株株五角枫栽入树坑。在距离他们不远处,可以看到一个个挖好的树坑整齐排列着,等待树种运到后进行栽种。园林处的工作人员说:“最近辽源气温有所回暖,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园林工人在这里进行的是东辽河景观带区域补植工作,共计划完成1000余株绿植的栽种,目前已栽种了200余株。同时,所有的挖坑作业都已经完成,陆续会栽种五角枫、绸李、皂角、白蜡等树种。”
    据了解,为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区绿化,今年2月末至“五一”期间,我市会开展新一年的春季种植计划。除东辽河沿河景观带的补植工作外,市园林处还在南岸明珠北侧河沿岸,从斜拉桥至工农桥1000米的距离打造一段新的沿河景观带。目前正在进行挖树坑作业,预计种植300余株绿植,其中包括美国红枫、白桦、皂角、白蜡、云杉等树种。同时,市园林处还将在福山街陆续补植美国红枫400余株,并在渭津镇军分区保障所的整个园区进行景观改造,目前已种植高达9米的特型云杉48株,正在进行定点放线挖树坑,即将种植垂柳、白桦、糖槭以及各类果树等树种。
    不仅如此,园林工作人员还将陆续对市区街路进行补植。目前已对福民大街、兴华街、向阳大路、泰安大路、福寿路等街路补植银中杨,下一步将对人民大街、东吉大路、福镇大路以及惠寿街、济康路等背街小巷进行补植。
    待到“五一”之后,完成春季种植计划的市园林工作人员又将进行夏季花卉的种植工作。在城区各个景观点及主要街路进行花卉栽植,打造花境,在向阳桥、立交隧道等处悬挂花箱、花篮,在辽河大路、西宁大路两侧灯杆悬挂花篮,对市区已建成的大型立体花坛和立体花卉造型进行重新扦插五色草。同时,进一步更科学化、精细化地做好花卉绿植的养护管理,让城市环境提升一个新台阶。




规范城市秩序  创建文明辽源


    3月18日上午,城管龙山大队新兴支队的工作人员来到兴启南路,对部分临街店铺在门前摆放商品和杂物的行为进行了劝阻。一家快递驿站的经营者在听到城管工作人员的劝说后,更是连连表示一定注意维护城市环境,立刻将临时卸在门前的快递送回屋内,并且以后都会注意不将快递堆放在门前。
    据了解,近期城管龙山大队深入开展城市管理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对占道经营、乱牵乱挂、乱涂乱画、乱堆乱放、违规宣传品进行专项整治。
    连日来,城管龙山大队聚焦城市管理顽疾,采用错时执法的方式,提高市容市貌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门前外摆、乱贴乱画等市容市貌乱象进行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15人次、执法车辆180车次,清理占道经营121处、乱贴乱挂80处、乱涂乱画20处、乱堆乱放74处、违规宣传品10处等。
    积极推行“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耐心细致地向经营商户讲解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临街商户树立合法经营意识,落实“门前五包”责任,自觉摒弃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贴乱挂等行为,共同维护城市面貌整洁有序,使城市管理更有温度。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净化城市空间,城管龙山大队开展“净窗行动”,对城区主干路沿街商户门窗、外墙上张贴的广告、海报进行清理。清理门窗张贴字412处,劝导311户临街商户规范可见物品摆放、及时擦洗门窗。对东吉大路、福民大街、新兴路、辽河大路、人民大街、西宁大路、福镇大路进行非法小广告专项整治,清理非法小广告210处。
    下一步,城管龙山大队将秉持“人民城管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市容市貌的管理力度,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水平,以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改善人居环境  幸福百姓生活


    “这里下雨总积水,地砖老化得很严重,楼道里的墙面还是有些乱……”富椿园小区居民王秀杰指着身边的居民楼,对着来调研的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一口气说出好几个小区居住环境的问题。这也是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在走访要整改提升的老旧小区时,与小区居民交谈想要了解到的信息。自今年年初以来,为提升小区整改效果,旧改办的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各待整改提升的老旧小区,了解小区居住环境现状,倾听居民诉求。
    据了解,2023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升级项目一共有两个,分别为吉林省辽源市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建设项目和吉林省辽源市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吉林省辽源市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建设项目对辽源市内既有的4个老旧小区(富椿园、宏塔小区、市医院小区、明珠花园B区)的14栋老旧建筑进行提升改造以及改造物业用房1座。共涉及1002户,改造小区总建筑面积6.67万平方米,改造总占地面积为3.39万平方米。主要改造内容包括屋面改造工程、楼体外立面改造工程、建筑公共区域改造以及电气提升改造。
    吉林省辽源市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对辽源市富椿园、宏塔小区、市医院小区、明珠花园B区共计4个小区14栋老旧建筑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均为基础设施部分,不包括本体建筑)。占地面积约为33864平方米,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照明工程、监控工程、通信工程以及绿化工程。
    目前,两个项目均在进行项目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