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庭教育 守护孩子成长

做好家庭教育  守护孩子成长


编者按: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说到对孩子的教育,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学校教育。其实,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学校教育差。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家长融化在爱之中的教诲、是人生的第一课。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最初最基本的教育,是人在长大以后所受到的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起点和基石。因此,探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的内涵及作用


    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从侧面表达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呢?《辞海》对此的解释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这是人们对家庭教育含义的普遍理解。说得专业一点,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当前,家庭教育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难点话题。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成才的影响是深远的、深刻的。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终身教师。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以及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是由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的。和谐的家庭环境比任何说教都有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气氛包括:父母拥有正确的“三观”;父母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态度;父母孝敬老人;父母之间互相关爱、互相支持;父母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交流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家庭起居科学、合理,生活方式健康等。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潜移默化,自然会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因此,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影响和帮助他们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




做好家庭教育  家长努力是关键


    孩子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导师。父母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在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教育的好与坏和家长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因此,教育好孩子,家长需要努力做足功课、提升素质。
    教育好孩子,父母需要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家长需要真正认识到教育好孩子并不是花大钱搞教育投入攀比竞赛,也不是仅仅注重孩子文化课的成绩,而是要注重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通过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懂感恩、尊重别人、具备规则意识等等,使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
    教育好孩子,父母需要自己做到言行一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教导意味着通过“教”把孩子育成啥样、导向何方。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长虽然会教育孩子讲规矩、守纪律、尊老爱幼等,但是自己却言行不一,一些家长的所作所为甚至让孩子感到羞耻。这样言行不一的家长想要把孩子教育好简直是不可能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必要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之源,父母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完全是互动关系。教育好孩子,家长需要不断学习。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为人父母者需努力。




做好家庭教育  父母要有正确的方法


    孩子犹如含苞欲放的花朵,花的成长离不开适当的浇灌。当一盆花放在一个人面前时,这个人如果不讲方法和规律,而只是怀着马上让花开的迫切希望而频繁地浇水,这朵花很可能被水浇死。家庭教育也一样,家长在不懂得怎么教孩子、教孩子什么知识的时候,只凭迫切的期望来教育孩子的话,这样的家庭教育十有八九不会成功。
    父母不仅给予孩子生命,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给予孩子各种影响和教育。但在目前的家庭中,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缺少必要的方法。
    家长要和孩子建立良好适度的亲子关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交往活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父母在“养育”和“教育”的关系中准确定位。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的优良品质和不良习惯都会在孩子身上得到复制。
    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那么,家长怎样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呢?要树立孩子学习的自信心,自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要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要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心境等去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要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和专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家长要重视营造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家长应努力创造一种与现代社会融合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特别要重视孩子的合理意见,不要强迫孩子按父母的要求发展,而使孩子失去个性倾向。




重视家教意义重大


    家庭教育的成败将决定孩子人生的走向,良好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终生受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尽管变好了,有些人却不能给孩子良好的家教,不但自己在生活中不注意言行举止、没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而且也纵容孩子我行我素。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宝贝,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管齐下,但相比之下,家庭教育应当是重中之重。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不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抽烟、喝酒,有的孩子不爱学习、沉迷游戏,有的孩子穿衣打扮过于成人化,有的孩子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浑浑噩噩……这些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尽管原因很多,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缺失。
    教子育女,父母天职。家庭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是弥足珍贵。因此,为了孩子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走得稳、走得顺,请父母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做好家庭教育要抓住着力点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人们不但希望自己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而且希望自己的子女今后能够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因此,为人父母者把提升孩子的竞争力寄托在教育上。若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做好家庭教育就要抓住重点,精准发力。
    “吃苦教育”不可少。如今的孩子,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不少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不知道什么叫吃苦。很多为人父母者不忍心让孩子吃苦。在面对是否让孩子适当吃点儿苦的问题时,很多家长都表示,自己吃再多的苦都行,孩子吃一点儿苦就心疼得受不了,更别说故意让孩子去吃苦了。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的条件能让孩子理解生活的不易,明白很多问题需要靠自己解决,这样的孩子才会更懂得珍惜、更努力、更自立。太享福,反倒容易好逸恶劳。所以,不妨让孩子接受一些“吃苦教育”, 让吃苦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生活的全过程,从小培养孩子不怕吃苦的精神、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攀比教育”不可取。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攀比竞赛,目的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家长们急不可耐,用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将孩子的业余时间填得过满。这个孩子报3个辅导班,那个孩子的家长就要给孩子报4个辅导班;这个孩子在假期联系了钢琴班,那个孩子的家长就要千方百计跟上;这个孩子利用假期去游学,那个孩子的家长就是省吃俭用也要送孩子去游学……这样的教育攀比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而且还大有越来越猛的趋势。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盲目攀比,实际上对孩子和家长都是负担。教育孩子就是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家长与孩子一起放慢脚步,永葆最纯真的视角、最饱满的心灵,共同体味生命与成长的美好。
    因材施教效果好。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重要任务之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在教育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要因材施教。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优势提供适合的家庭教育。但是,在我们身边总有些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不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而是喜欢模仿其他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在理性的基础上,家长多借鉴一些成功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可如果不顾实际、不懂变通,而盲目照搬别人的教育方法是很不可取的。




好家风的传承是最好的家教


    好家风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石。人生路漫漫,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源头。家风便是一个家庭的灵魂。家风、家教是家庭生活的规范,好家风有利于培养个人素养。家风作为一种集体认同,对家庭成员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影响。虽然每个人的成功途径不尽相同,但每个人的成功起点几乎都与良好的家风密不可分。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家庭的孩子从小开始,家风就作为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万丈高楼始于基”。家风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并成才。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教,如同无声的教诲,不仅会在言传身教中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更会在润物无声中助孩子立起人生坐标,让人终身受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该如何爱孩子?用言传身教助力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家风,听起来抽象,却具体化在生活的时时处处、体现在日常的细节和习惯中。好的家风就如同健康的土壤,只有让孩子沐浴在好家风里,才能培养出思想健康、品德优秀的人。
    传承好家风,父母要做榜样。为人父母者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家族中好家风的精髓,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努力在生活实践中践行,挖掘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将其具体化为家规、家范,严于律己恪守规范并落实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融入对孩子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努力在孩子心中播下好家风的种子。




良好的家教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很难统一。在众多的答案中,“给孩子留下一大笔财产”和“尽力为孩子扫清生活的障碍”这两个答案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类的天性,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我们把“爱”的程度无限放大和深化变成“溺爱”的话,则会出现父母爱子女的方式和程度与父母的初心南辕北辙,这种爱不但不能起到爱护的作用,而且会害了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话,父母自认为所谓的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就是一厢情愿的臆想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诚然,留给子女一大笔财产无疑会让子女在一定时段内生活得更好些。可是,为人父母者如果以为有了一定的财产,孩子就没有必要学习生存和独立的本领、没有必要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没有必要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话,那就是短视的行为、就是对子女的不负责任。同理,那些认为在子女成长的道路上为孩子包办一切就是给予孩子最好礼物的家长,也并不是给予了孩子真正的爱和良好的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极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必须独立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而父母的过度保护则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
    为人父母者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让孩子有独立生存的能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道德,这些都源于父母给予孩子的优良教育。好的家庭教育不一定是投入金钱最多的,但一定是投入耐心、细心、恒心、良心、爱心最多的。这样的优良教育需要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需要家庭的良好风气、需要父母精心长久的陪伴、需要科学的教育方法。




良好的家教当以教子文明优先


    懂礼貌、讲文明是人际交往中尊敬他人的表现,也是孩子良好修养的重要体现。懂得文明礼貌的孩子会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还会因为自己的文明礼貌多一份成功的可能。
    日前,记者路遇一位50岁上下的妇女,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那孩子估计是和哪位小朋友闹别扭了,一脸的不乐意。那位抱孩子的妇女面对这样的情形,不是好言劝慰孩子,而是严肃地“教导”孩子怎么去骂、去打。这位妇女在向孩子说完怎么做之后,还要厉声问孩子:“记住了吗?”那孩子有些胆怯地回答:“记住了。”看到这样的情形,记者感觉这样的教子方式尽管多有不可取之处,可是却被很多家长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那些用此种方式来教导孩子的家长,之所以在孩子遇到委屈的时候,教导孩子对谁都不能手软,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给予反击的原因,就在于爱的迫切,生怕孩子在当下和将来受委屈、吃了亏。当今社会,很多孩子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那种每当孩子遇到委屈就教孩子去“报复”的家长,其实并不是在教授孩子正确的成长和教育之道。教孩子从小小肚鸡肠、学会“报复”,这不是负责任的态度,对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生活很不利。这样教育孩子,不但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不利于孩子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而且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
    文明谦让,有容乃大。和善、谦让是如今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素养,也是社会进步必要的品质。文明谦让、忍让不等于软弱。谦让那是豁达,忍让表明坚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但要以文明谦让为先,而且要随时给孩子树立榜样,做有担当、与人为善、谦让他人的人。




把成长的机会多留给孩子让孩子更自信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一个人一旦失去自信心,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而一旦有了充分的自信心,就可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燃起智慧的火花,最终走向成功。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好的家教是把成长的机会多留给孩子,让孩子更自信。对于孩子,为人父母者理应好好地关爱以助其成长、成才。但是,父母该如何做才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呢?是适当放手、把更多成长的机会留给孩子,还是很多事上都越俎代庖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为人父母者或是家里的长辈都会认为孩子小、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家长什么都帮着做了岂不是皆大欢喜。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家长坚持“只要是能想到的,就会不遗余力地为孩子包办代劳,唯恐自己的孩子苦着累着”的理念,这从表面上看似乎属于人之常情、理所应当,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本身并没有错,但关键是选择以何种方式去爱。只有那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关心和关爱,才是理智、有远见、负责任的关心关爱。为人父母者或是其他孩子的长辈不能因为孩子小就武断地断定孩子没有做好事情的能力,就简单地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够。有了这样的意识,父母或是家里的长辈就会以关爱孩子的名义错失给孩子“断乳”的绝好时机,剥夺了孩子参与生活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则不能真正地成长。
    家长庇护得了孩子一时,庇护不了孩子一世。父母或是家里的长辈在关心关爱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其中的方向、把握好其中的尺度,多点儿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真正实现成长。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锋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