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优营商环境成为最靓“金字招牌”

    学习贯彻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会议精神系列报道(三)


立足转作风 提效能 鼓干劲 促发展
让最优营商环境成为最靓“金字招牌”
本报记者 王茵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最好的招商“名片”,也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辽源的这张“名片”靓不靓、这片“土壤”是否肥沃,企业家最有发言权。
    中国·吉浙东丰松籽产业园是东丰县2021年招商引资项目。项目引进后实现了当年批复、当年征地、当年建设、当年招商,项目进度是原计划的185%。在项目建设负责人隋成宇看来:“高效率源自好环境。”正是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2022年项目顺利投产达效,并迅速为业内所熟知,许多外埠企业入驻园区。园区总经理王宇明则始终觉得:“选择辽源东丰,是我们正确的决策。”
    汽贸小镇是龙山区招商引资落地项目。项目一期竣工后,大批商户已经入驻,但由于距审批大厅较远,以及汽贸小镇一直在续建而无法提供商铺产权证明等,办理营业执照存在诸多不便。为解决业户办照困难问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山分局主动上门服务,现场核验、现场受理、现场发放营业执照。两年来,他们已经为汽贸小镇园区办理各类主体登记193户。此举得到了汽贸小镇总经理刘占军点赞:“这不但可以让商户在最短时间内投入运营,也体现了辽源营商环境的便捷高效。”
    企业的点赞是肯定,也是动力。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坚持以企业为中心,推进有效政府和有为市场建设。2022年,在全省民营企业评议政府服务工作中,辽源被评为“全省政务服务工作最好地区”之一。
    在市政数局,记者了解到,2023年,我市将持续推动工程项目审批改革,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前介入、联合会商、协同服务、一次性告知、领办协办等工作机制;推行“承诺+容缺”制度,通过实行服务前置、现场办公、并联审批、即办即批等服务举措,切实提高项目审批效率,缩短项目办理时限。持续深化行政执法智能管理,打造“事前报备、手机亮证、扫码执法、扫码迎检、事后评价”的执法检查新模式,杜绝随意检查、任性执法、过度处罚情况发生。持续开展助企利企服务行动,搭建“优化营商环境暨政务服务一体化”微信平台,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秒办、秒回应快速解决机制,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助企线上阵地;引导企业建立“数据支撑、数据管控、数据分析、数据决策”的管理理念,以数据增值助推企业利润增长;健全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体系,落实约谈和督办机制,实行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部门绩效考评。持续提升政务服务审批质效,不断压缩办事时限、压减材料、减少企业群众跑动次数,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新版全流程审批服务向乡(镇、街道)全覆盖,并向有需求的村(社区)延伸,进一步方便群众“就近办”“马上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