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中有杆秤(三)

百姓心中有杆秤(三)


市公安局
人民群众无小事  忠肝义胆有担当


    2019年初,某快递公司的快递小哥到市公安局西宁分局报案,称快递包裹丢失。事件发生地在民警葛昊所负责的辖区内。虽然此类案件并非大案要案,且是首次有人报案。但“90后”民警葛昊认为,没有小案件,只有小警察。只要有人报案,就要认真办。他一帧一帧地反复查看监控视频,在监控视频中发现了一个可疑对象且是盗窃快递包裹的惯犯。随后,葛昊与其他民警经过6个小时的蹲守,终于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当初报案的快递小哥既感动又激动地对葛昊说:“人民警察就是人民的守护神。如果没有你们的不懈努力,也许还有更多快递要丢失,我们也会白白付出很多劳动和汗水。谢谢人民好警察!”快递小哥说得动情,葛昊则还之人民警察该有的担当。他说:“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就是公安干警的成绩单。所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民警葛昊是我市公安战线数千公安干警的缩影。辽源公安队伍是一支能干事、肯干事的铁军。
    近年来,辽源公安夯实深化基层基础工作,通过实施实战警务、预防警务、融合警务、智慧警务、标准警务“五大警务”,推动符合我市新时代要求的派出所基础工作体制机制优化完善、与新型城乡社区治理相适应的新型社区警务机制基本健全,发挥促进公安工作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按照省厅《吉林省公安机关“一村一警”工作规范(试行)》和市局相关工作要求,支队指导全市农村(网格)辅警持续开展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反诈和普法宣讲等工作,全面推进“农村警务APP”应用和“一网四功能”建设。
    扎实开展社区防控工作。支队组织全市社区民警结合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警网融合”的作用和优势,立足辖区,开展防控工作。
    扎实做好出租房屋管理工作。支队创造性地将出租房屋划分为民用出租房屋、独居房屋、商用出租房屋、集体宿舍和新业态房屋五大类。结合居住人员的相关信息、现实情况以及房屋隐患进行核查并做好登记,并评估该人是否存在违法犯罪嫌疑或者被侵害的危险。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服务辽源企业  助力经济发展


    2022年4月,我市启动辽河半岛、玉圭园商业街项目建设,对部分临街企业进行规划与整顿。吉林省华屹鼎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未进行企业变更登记的前提下,搬迁至玉圭园商业街内。由于租金已交且搬迁工作已完成,企业进退两难、焦急万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一边做好安抚工作,一边为企业讲解政策。最终,以置换地址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得到企业肯定,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2年7月6日,西安区政府委托辽源市盛安生态资源运营有限公司投资成立辽源市盛安樱山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辽源市盛安官山资源开发有限公司。7月8日,成立辽源市盛安官山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和辽源市盛安官山开发有限公司高古分公司。行政审批办在接到任务后,及时开展工作,对遇到的难点问题及时跟进请示汇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曹政耐心帮助企业逐步完善资料,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和现场指导,得到企业充分肯定和满意好评。7月11日,盛安生态资源运营有限公司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送去锦旗,对窗口工作人员热情暖心、便捷高效的服务表示感谢。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领导表示,这面锦旗是一份感谢,更是一份鼓励和认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优化服务,积极为企业减压减负,不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优化吉林政务服务生态,打造最有温度的营商新环境”工作要求,使企业在第一时间享受改革红利,不断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切实解决企业开办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推进企业开办专区运行,实现全程“网上办”,坚定投资者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为优化辽源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延伸企业开办链条,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通办”。 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企业开办时间全面压缩至1个工作日之内。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流程。依托“e窗通”系统,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推行企业开办全免费服务,企业刻制公章和邮寄送达费用全部由政府或企业所在开户行的银行机构支付。企业开办全免费项目是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施方案要求和部署,旨在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的新举措。
    市市场监管局围绕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减少提交材料、提高办事效率,构建“即来即办”的审批服务新模式,切实为企业减负降本,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活力。




市税务局
服务大步走出去  惠企实事做出来


    2022年,辽源市税务局与辽源市工商联联合召开“税商共服务、惠企促发展”座谈会,邀请了来自不同行业的20位民营企业代表谈变化、讲感受、畅心声、提建议,更好地汇聚改革发展共识,共同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学生创业者、辽源市织道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晶说:“当初‘全国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吸引我来到辽源袜园创业,从起初的10台袜机到现在的42台,离不开各方的支持。越来越多的税费政策让我们小企业真正得到了实惠。希望税务部门能够再加大力度扶持大学生创业!”吉林巨晟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祖豪说:“税务部门和工商联高度重视企业发展,对企业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尊重、爱护、支持。税务部门的减税降费、缓税、银税互动、提速退税、精细服务等政策和举措,切实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更有信心。未来,我也将回馈社会,充分展现辽源企业家的新担当新作为。”
    近年来,市税务局主动走出去,为企业商家献计献策解难题,送政策、送服务、送建议。与市工商联联合组成“党员志愿服务团”“助企发展服务团”“政策宣讲团”,分阶段、分行业、分类别选取调查对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现状,分析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辽源市银座时尚购物中心某表专柜店长王伟说:“税务干部现场向纳税人讲解各项税费减免政策,辅导个体纳税人用手机使用个税APP申报个人所得税,帮助纳税人降低负担、缓解压力;工商联工作人员现场连线区劳动部门,为企业协调解决用工问题。我们希望这样的‘礼物’多送来几次。”
    近年来,市税务局实行一对一服务,持续激活新动能。市税商部门充分发挥联动效应,建立健全聚焦重点企业群体精准服务机制,对辖区内43户“专精特新”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实施“一户一策”、建立“一户一档”,精准推送“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红利账单”,跟踪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充分利用公职律师税收职业优势和法律专业优势,进行税务信用风险提醒,解答税收法律问题,有效排查涉税风险,助力企业走好更专、更精、更高的发展之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优环境、稳增长”税商联动会议精神、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辽源市税务局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持续优化服务举措,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辽源市税务部门与各级工商联强化共商合作,全力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服务助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帮助民营企业纾解困难,有效提升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




市水利局
民间河长常态治水  仙人河再现碧水清波


    “汗流浃背”的治水常态、“风雨无阻”的治水坚持、“面带微笑”的治水态度、“碧水清波”的治水成效,坚定“五水共治”的护航员、仙人河支流先锋街道福盛社区段河道民间河长关艺敏是辽源人民的治水典型,也是辽源市水利局的编外治水代表。
    2021年,辽源市开始推行民间河长制,关艺敏便自告奋勇成为首批“民间河长”。然而,在此之前,66岁的他已默默守护仙人河古仙支流(兴合桥至东山涵洞段)十余载。
    关艺敏居住在兴合小区24号楼,其楼后几米外就是仙人河古仙支流。河长制实施以前,河两岸就是垃圾堆放点,历史遗留大量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对河水造成污染,遇暴雨天时更是各种垃圾直接涌入河道,河水浑浊且带有腥臭味,沿河居民大夏天都不敢开窗。该河段一直是辽源市西安区先锋街道所负责的三条河段中最棘手的一段。关艺敏也深受其害。由于离家近,他便时常主动清理入河垃圾,但仅凭一己之力,效果是杯水车薪。
    2017年,辽源全面实施河长制。市水利局河长办组织县(区)全面开展河湖“清四乱”,对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进行全面清理。关艺敏看到了希望,积极配合政府参与清理。仙人河古仙支流(兴合桥至东山涵洞段)河湖面貌大为改观。专项行动结束后,市水利局指导各县(区)建立河道常态化保洁机制,设立巡河湖、护河员,实施河道常态化保洁。关艺敏便主动帮助巡河员义务巡河、护河,帮助保洁员清理垃圾,几年如一日。
    2020年,辽源市水利局实施仙人河二期绿水长廊项目,对仙人河上游段及古仙支流进行生态治理,关艺敏所在小区墙外古仙支流(兴合桥至东山涵洞段)也在治理范围内。施工队对该段进行清淤、清垃圾,并在下游建设了生态拦河闸,对上游来水进行科学调蓄。工程实施后,河流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水清了、鱼来了,空气清新,紧闭的窗户也敢打开了,两岸居民纷纷点赞。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关艺敏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关艺敏经常组织身边的居民群众进行自发的河道巡查,遇到垃圾就动手清理。为方便下河清理垃圾,同时也给小区居民创造一个亲水环境,他自行修建石头、水泥台阶,栽种花草树木。他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义务宣传推行河湖长制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把群众对河湖治理保护的有关诉求及时反馈给社区级河长。
    2022年,市水利局根据群众诉求,结合仙人河流域治理实际,从河流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谋划了仙人河三期绿水长廊项目,在全面完成干流治理的基础上,计划对仙人河19条支流进行生态修复,进一步改善仙人河水环境,工程将于今年6月份开工建设。
    在辽源市,像关艺敏这样的“民间河长”还有很多。他们常年守护在河湖的“最前哨”,作为河长制的重要补充,共同推动域内河湖的治理保护、造福辽源百姓。




市工信局
服务企业有态度  提质增效显担当


    吉林省正轩车架有限公司于2013年4月24日在东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200万元。公司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完全为企业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公司主要生产冷冲模具、级进模具、热成型模具、内高压成形模具、钣金冲压件、大型油压机、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及总成等车用模具和汽车配件产品。吉林省正轩车架有限公司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企业之一。由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产能释放不足、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为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成立了吉林省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市领导亲自挂帅,专班推动交流对接活动。
    通过与一汽集团签订《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工信局编制了《辽源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印发了《辽源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发展规划》,以及2022年6月21日组织市级领导和企业对一汽集团及各主机厂进行了回访,明确了《2022年度辽源市与一汽集团27项重点合作任务清单》中涉及的16户企业合作事项等一系列措施,在提高配套份额、研发成果转化、招商引资和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不断提升企业配套份额,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撑。
    据市工信局相关人员介绍,下一步,将围绕我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在不断推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基础上,持续加大与一汽集团及各主机厂对接合作力度,发挥我市汽车产业配套优势,争取一汽集团更多的配套份额,提升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壮大。
    2022年,市工信局大力开展工业项目秘书服务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工业项目服务秘书行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制作秘书服务手册,搭建项目工作台账,建立工作微信群,全面提升服务和保障工业项目建设能力。积极推进我市企业对外合作招商工作。推荐纳入省产业链试点示范项目库。加大项目入统推进力度。积极帮助企业申请专项资金。




市农业农村局
发展绿色生态  助力乡村振兴


    1974年出生的兰江祖籍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目前是东辽县绿浓采摘园负责人。30年前,他在原辽源煤校(今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读书。毕业后,与辽源籍女友一起去北京打拼。在北京的20多年里,他结婚、生子、做个体、搞旅游,生活幸福甜蜜,事业风生水起。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兰江的乡愁越来越浓。京城固然好,但东北才是他和妻儿的根。经与妻子商量,他们决定回辽源发展。2017年,他们举家迁回辽源,在东辽县渭津镇三星村租下了40亩农田,准备做无公害果蔬种植以及生态旅游采摘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兰江与妻子都是从小在城市长大,在北京的20多年里也没有真正涉猎农业相关的种植养殖领域,哪有那么容易就能种出绿色无公害果蔬?种不出高品质的绿色无公害果蔬,还谈什么生态旅游采摘?正在兰江一筹莫展之时,一次偶然机会,他认识了辽源市农科院院长赵兴彦。了解了兰江的奋斗史及未来规划后,赵兴彦表示,发展农业产业是振兴东北的重要举措,培养农业人才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扶持像兰江这样有情怀的农业创业者,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体现。所以,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将会无条件给予他农业相关技术帮助和支持。之后,辽源市农业科学院的技术员卢志权便参与并见证了兰江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四月末到九月末种植绿色无公害甜瓜和口感西红柿,九月份到二月份种植有机蒜苗,从选种、育苗再到养护,每一个环节,技术员卢志权都全程参与。5年来,风雨无阻。
    起初,兰江几乎是农业“小白”。所以,在种植有机果蔬的道路上,几乎是完全依靠辽源市农科院以及技术员卢志权的无私奉献。要么人到现场,要么电话指导,高频时,他们每天要通电话十几次。有一天,兰江实在不好意思打扰卢志权,就忍着一整天没打电话。到了晚上,卢志权主动打来电话问:“今天怎么没联系我呢,莫非是现在不需要我的技术支持了呀!”当听兰江说觉得麻烦他们太多而觉得抱歉时,卢志权诚恳地告诉他:“你不用想太多,我们就是做这个工作的,只要对农业发展有益的事情就是我们的分内工作。今后,只要你有任何农业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随时问我。”兰江听后感动万分。同时,他也下定决心扎根辽源。因为辽源让他有十足的归属感。现在,兰江的绿浓采摘园经营得风生水起,每个阶段的不同产品都有很好的销售业绩。
    近年来,辽源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要求,常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使其同党建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扎实推进。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 9个项目,认领“微心愿”103个。积极开展党建融合共建活动。利用重要节日节点走访慰问困难党员、退休老干部、困难群众、留守儿童17人,送去慰问金及慰问品7500元。定期深入县(区)及包保村、社区开展调研帮扶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8次,投入资金5000余元。深入包保社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33次,参与人数500余人次,投入资金5000余元。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