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明城市 建锦绣家园(二)
创文明城市 建锦绣家园(二)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辽源一直在努力。文明城市创建不仅是城市外在的要求,更是内在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此,我市高度重视,大力开展“创城”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使辽源的整体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更赢得了百姓的大力赞扬。
“创城”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部门的积极行动和互相配合,尤其是忙碌在“创城”一线工作岗位上的建设者们,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共同打造文明辽源的美好明天。如今,众多活跃在“创城”工作一线的建设者们正满怀热情、干劲十足,充分展现了“‘创城’有我、共建文明辽源”的城市建设者风采。
包保单位下沉社区 志愿服务助力“创城”
——记福镇街道党工委书记 刘晓旭
为解决福镇街道“创城”整改点多的问题,刘晓旭积极协调市、区包保单位,集中力量依托网格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环境整治活动。经过刘晓旭和包保单位前期的多次沟通,协调包保单位对网格内的楼栋实行精细化划分,并对干部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制,让干部在各自区域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亮明身份、冲锋在前,承担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工作措施,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在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刘晓旭协同各包保单位机关干部、在职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深入辖区内的老旧小区,对小区楼道卫生、单元门、墙体乱贴乱画、脱落墙皮、楼道内堆放物、楼体周边和道路两旁的堆积物、杂草、白色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刘晓旭还积极向小区居民宣传“创城”的重要性、紧迫性,引导居民群众树立“‘创城’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理念,号召大家共建文明小区。
经过不懈努力,福镇街道辖区内的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创城”知晓率大大提高。自开展“创城”工作以来,刘晓旭带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联合下沉各单位干部持续行动,多次深入居民小区和大街小巷,以实际行动弘扬文明风尚、履行社会责任,为创建文明城市助力。
新的一年,刘晓旭仍将持续活跃在“创城”一线,巩固“创城”成果,对整治好的小区进行宣传,努力推行居民自治管理制度,推行举报奖励机制,对新增的小广告零容忍,第一时间联系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永守攻坚克难志 再踏砥砺奋进路
——记市城市管理局工程科科长 贺东明
积极进取勇担当。2020年5月,贺东明调任城市管理局工程科任科长一职。从最初的“门外汉”变成了地道的“老行家”,他积极学习积累相关专业知识,认真负责完成并灵活解决各项难题。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组织开展项目的可研编制和方案设计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加快审批环节,为项目开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他深入学习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程管理、造价控制、竣工验收决算以及如何争取政策资金等相关知识,从保障施工安全到项目资金投入等方面,保障了各项工程从申报审批、建设实施到投入使用的顺利进行。
攻坚克难创业绩。我市开展“创城”工作以来,许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提上日程。贺东明自2020年以来参与谋划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5个。值得一提的是,在福民立交桥项目建设中,做到了当年立项、当年通车,创造了铁路平改立的新纪录。贺东明在2021年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甘于奉献为大家。为更好地做好各项工作,加班已经成为了贺东明的常态,但同时他也把所有来自家庭的压力都丢给了妻子。对此,贺东明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歉意。他是一个父亲,却和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他是一个儿子,却对父母无法尽孝。但他为了城市环境建设,只能“舍小家、顾大家”。
贺东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他把轻松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为“创城”工作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美化人居环境 创建幸福家园
——记市住建局旧改项目办科员 李健
居住环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我市大力开展“创城”工作的过程中,李健积极发挥作用,和同事们一起投身到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提升辽源百姓生活质量的工作中。整个团队全情投入,从早忙到晚,一天天电话不停,节假日无休,凭借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助力老旧小区居住环境的有效提升,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赞扬。
为民服务,做文明先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李健和同事们按照工作安排,全力推动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在市住建局领导带队的每日现场晨检过程中,李健参与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群众,倾听居民诉求,及时回应解答困惑和疑虑,让居民在改造中真真正正体会到获得感。
以知促行,让文明扬帆起航。李健认真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措施,通过起草相关通知文件、组织施工单位定期巡视现场、严格要求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确保施工现场环境整洁有序。
胸怀热血,为文明保驾护航。文明城市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文明城市的创建不仅仅在于卫生环境质量的提升及氛围的营造,更在于群众的参与、居民的口碑。为提升群众的参与度,李健在老旧小区改造前期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倾听居民意见,根据居民需求完善设计方案,并从各施工小区选派居民代表参与质量安全监督。同时,通过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的宣传报道,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展文明画卷 绘最美乡愁
——记寿山镇组织委员 曹红
寿山镇域内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十八个,共十九个点位。“创城”之初,曹红对十九个点位的各个功能室精心布置,从每个站(所)的广告设计、广告悬挂到每个站(所)的卫生监督,她都参与其中、全程督导。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村委会、农村文化小广场、农村主要路口、主要街道等人群聚集平台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语、宣传画等,加深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定期组织在文明实践宣讲室等场所,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礼仪知识。
曹红组织各站(所)创建文明实践积分超市,细心研究积分兑换方案、台账以及积分存折,成功使十八个文明实践积分超市顺利运行。随着文明实践积分超市的运行,寿山镇各村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进一步提升。
曹红组织带领各村组建志愿服务分队,制定志愿服务各项制度,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各支部和村委会把志愿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向组屯延伸,把培育农民致富带头人、建设美丽乡村、引领乡风文明、倡导移风易俗、关注留守儿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形成“乡(镇)进村屯”“乡(镇)带村屯”的“双进双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
曹红帮助各村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围绕实践善行、勤劳致富、移风易俗等内容建立文明标准,使农民心有尺度、行有规范;帮助各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通过红白理事会民主评议,自觉抵制“无事宴”、婚丧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活动。
曹红组织各实践站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建立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切实发挥好农村文化小广场、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依托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农村文化能人的作用,利用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点亮城市夜空 扮靓文明辽源
——记辽源市路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强
市路灯工程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市城管局的具体安排部署下,本着“提升档次、景观重塑”的建设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照明亮化工程。作为路灯公司的工程负责人,李强带领全体建设者积极活跃在城市建设的战线上,工作在“创城”一线,为点亮城市夜景、展现辽源新貌努力拼搏。
亮化照明设施不仅装点了城市的夜景,还是群众夜间出行的安全保障,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硬性要求。李强多次协调发改、住建、财政等部门,积极谋划实施街路照明和景观亮化工程,对城区公园广场、背街小巷照明设施进行细致排查,为春阳路、仙庆胡同、兴医胡同、矿全胡同、济康路、青阳路、安光街、兴学胡同等14条背街小巷安装了139盏路灯。迅速启动增亮工程,组建专业队伍,增添设施设备,加班加点组织队伍施工。从2019年至今,共新建、改建路灯1764基、4951盏;组织实施魁星楼、福寿宫、东辽河大桥、南部新城“四馆”一场等景观照明项目9个。
李强还积极履行服务承诺,提升服务质量。为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市民出行便利、有效应对突发的线路故障和设备故障,李强带领工程施工人员始终保持24小时在岗,一般故障修复不过夜,并运用多种手段广开交流平台,虚心倾听市民的呼声。
李强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推动工作作风的转变。他安排专职人员搜集整理社情民意,认真做好接听记录,及时组织实地察看并回复处置情况,保证每一件舆情有记录、有落实。2022年共接收市长热线及报修热线186起,回复率100%,满意率98%以上。
穿行城市街巷 守护文明辽源
——记龙山城管大队小广告中队中队长 宋福强
“小广告”一直是困扰城市管理的难题。这些“城市牛皮癣”犹如一道道难以祛除的伤疤,不仅影响市容环境,也让城市的文明程度大打折扣。为更好地完成“小广告”清除工作,宋福强坚持“发现一处、铲除一处”原则,带领队员们每天穿梭于街头巷尾,带着铲刀、刷子、涂料等工具对墙体、电线杆等公用设施上违规张贴的“小广告”进行清除,对喷涂类的“小广告”进行粉刷覆盖,恢复墙体原貌。2022年以来,小广告中队共清理违法张贴、喷涂“小广告”9700余处。
“创城”期间,城管部门也加大了对城市环境的整治力度。宋福强所在中队自我加压,对城区内的“小广告”进行了大面积集中清理。由于“小广告”数量多、粘得牢、清理难度较大,宋福强和队员们常常早出晚归,日行数万步开展清除工作,无论严寒酷暑,都能在街巷里看见他们的身影。在强化执法的同时,宋福强督促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五包”责任,自觉清理门前广告,共同遏制违规“小广告”的滋生蔓延。在他的带领下,小广告中队出色地完成了清理“城市牛皮癣”工作,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在“创城”工作中,宋福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根城市管理一线,用脚步丈量街路,清理违规“小广告”,为城市“护肤美颜”,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咸凯慧 付晓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