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立德、重在养成” 老少携手 共育共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工程。我市各级关工委在“五老”和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注重选准突破点、选好新载体,把“铸魂立德、重在养成”教育融入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和载体,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切实提高了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
东丰县东丰镇中心小学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深入开展了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米、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五个一”的节约活动。让学生们从自身做起,从日常行为做起,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气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营造氛围。活动启动前,学校利用间操时间,组织召开了“五个一”节约活动启动大会,少先队大队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同学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把“五个一”节约活动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把勤俭节约活动践行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各中队辅导员利用队会时间,组织本班同学认真阅读有关节约的相关资料和名人的节约事例,进一步了解和走近“五个一”节约活动。各班还制作了以勤俭节约为内容的专题手抄报,主题鲜明、版面整洁、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体现孩子们厉行节约的热情。举行了3年级至6年级的征文比赛,让孩子们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写出节约的美德;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节约标兵”、“佳文共赏”、“名人叙事”等多个栏目,由队员们自己投稿、辅导员采编,每周一、三、五播出。广播为开展“五个一”节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创新载体。节约不是口号,而是要把勤俭精神落实在日常行动中,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为此,东丰县东丰镇中心小学创新载体,使同学们懂得“一茶一饭来之不易”。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全体学生中普遍开展记节约日记活动,让学生践行“五个一”节约活动感悟,践行“五个一”节约活动行动记录下来。建立每日花销账本,让学生体会到父母收入的艰辛,在理解中体会到乐趣。开展“我与节约并肩行”活动,让学生从小做起,养成节约习惯,用实际行动践行勤俭精神。孙佳同学不但自己学会了节约电,现在还告诉妈妈要养成随手断电的好习惯。四年三班利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开展了《献给妈妈的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有的学生用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礼物,有的为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同学们用自己的勤俭方式为妈妈、奶奶过节。刘洪博同学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他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年岁大。自从开展学节活动以来,他一直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家里买些日常用品。有一天班主任在校门口遇到了他的奶奶,老人说起这些事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成果丰硕。目前,节约的风尚已在东丰县东丰镇中心小学形成。孩子们的学习风气浓了,比吃、比喝、比穿戴的少了;孩子们中不乱花钱的人多了,随便花钱买小食品的人少了。全校学生现在都能做到随手关灯、节约纸张、节约粮食、节约身边的各种能源。
六年一班的姜岚馨同学在日记《一分钱,价值大》中写到:“我们生活在这美好而又幸福的时代,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当我们撒娇向父母要零花钱时,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手里的一元一角那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啊,可我们是不是该节约一下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呢?自从学校开展了“节约日记”活动后,我对钱有了更深的感悟,妈妈为了中午我能吃上饭,天天给我5元钱,我去小吃铺发现4元钱就能让我吃饱,一想到我花的钱来之不易,于是,我做了节约箱,我天天吃完饭后,就把剩下的1元钱放进去,我看着一天天增多的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和喜悦。”
“五个一”活动开展以来,东丰县东丰镇中心小学共节约水280余吨,节约电3000余度,不乱花钱的人数从原来的86人增到570人,节约粮食的、不倒掉剩饭的700余人,节约纸张、不乱撕本的580人,同学们这些点点滴滴平凡的小事贯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折射出了勤俭节约精神的延续,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着中华美德。
“小公民”教育基本内容。“小公民”教育,首先是以正确的道德观教育其品格,而后,汲取知识,德智兼之。“小公民”教育从启蒙教育着眼,从幼小时期开始,以德而润身,以智而润生。
东辽县实验小学根据未成年人培养目标,确定“小公民”教育基本内容。“小主人”,即在学习生活中,做向上向善、心理健康、勤奋自主、善于创新的小主人。“小伙伴”,即在学校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尊敬师长、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小能手”,即在家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不惰不奢、自理自立的劳动小能手。“小标兵”,即在社会做崇尚文明、诚实守法、急人之急、帮人之苦、乐于助人的小标兵。“小卫士”,即在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和谐相处的小卫士。
开展“小公民”教育,就是为未来培育“四有”公民夯实基础,选择起点,定准规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养成教育,立德树人教育。
搭建“小公民”教育平台。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他们形成了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书香浸润。让孩子读书成为习惯,书写张贴在大厅醒目之处,时时勉励师生,培养读书习惯。课堂是主渠道、主阵地。学校把读书活动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结合课本引导读、吸引读。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快速阅读、演讲表达、经典诵读3个辅助渠道。在快速阅读上,广泛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现在学生每分钟阅读600字至700字,为学生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提供了方法和技巧。在演讲表达上,把读书积累与演讲表达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始终把每年的3月9日和7月9日分别确立为“读书节”和“朗诵节”。在辽源市举办的小记者竞选演讲大赛中,东辽县有8名学生参加,其中,东辽县实验小学6名学生全部入选。在背诵经典上,学校把它作为拓展读书活动的一个有效方式。记者在课间随意找一个学生都能背诵论语。
亲手实践。为全方位提高小公民素养和能力,学校投资上万元,为每个班级建立了“我的中国梦在这里起飞”的活动软墙。展板内容由学生亲手设计布置,班级学生作品经过评选展示在墙板上。有一些家长晚上来到学校,像“月下练兵”一样,陪着孩子练解说。
“开笔礼”活动。“开笔礼”是一种启蒙学习仪式,以此激励孩子们珍惜读书机会。
“开笔礼”程序,一“正其衣冠”。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二“朱砂启智” 。“朱砂启智” 意为开启智慧,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三“茶敬恩师”。学生以水代茶来孝敬师长,培养感恩之情。四“击鼓明志”。师长击鼓,学生说:“善诚勤恒,自强不息”。五“启蒙写字”。?“人生聪明识字始”。学生用楷体书写“人”字,“人”字的一撇一捺相互挨着,相互支撑,方能立稳,让学生领会堂堂正正做人,稳稳当当做事,正地立身。六“赠书送礼”。?学生集体诵读《赠书》诗:以书为伴,带梦飞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小公民”教育在校园里升华。东辽县实验小学“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在探索“小学生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进行思考与实践。为学生将来走出校门来到社会,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公民,把公民的权利观和义务观牢牢地渗透在灵魂之中才能实现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
因此,用公民的标准去培养小学生,使小学生在学校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以公民的标准去要求学生不仅是现实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服务,就是要培养现代化公民,使他们从小、从早、从实养成现代化公民素质,使学校新时期的教育思想得到质的提升。
龙山区关工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五老”独特优势,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弘扬传统美德,争做美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良好局面。
深入宣讲,营造氛围。在宣讲教育中实现“三统一”。统一编写教材。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学习雷锋精神主要内容,突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教育;统一宣讲时间。“五老”深入校园利用学校升旗仪式、班会、队会时间开展面对面的宣讲;统一宣传形式。区关工委成立“五老”报告团,基层关工委成立“五老草根”宣讲团,用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青少年的心田。活动中,全区成立30个宣讲团,深入开展宣讲260余场,受教育青少年3万余人。“五老”成员董桂英、盖克等,坚持10年深入学校向青少年宣讲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宣传英雄人物先进事迹,交流学习的心得,孩子们亲切地叫她们“雷锋奶奶”。宣讲团成员曹德武经常到学校做时事报告,40多年来收集了上百件雷锋事迹、图片资料,经常通过影像故事会,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观的雷锋精神教育。曹德武爷爷也因此被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紧密结合,创新载体。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实践教育,做到“三结合”。与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相结合。区关工委坚持15年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每年一本书,一年一个专题,先后阅读了《英雄中国》、《共产党好》等十几本书,全区有近20万学生参加读书活动,有近千名学生受到全国青少年读书组委会表彰。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各校充分发挥“静态隐形育人”功能,实现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个空间育人。无论走进哪所学校,映入眼帘的都是教室内外墙壁和走廊里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国学经典和名言警句,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学生树立了信念,陶冶了情操,铸造了品格,升华了心灵。与学雷锋主题教育相结合。全区各学校班班召开班队会,校校举办大队会,通过座谈会、主题班队会、征文等形式,让青少年知道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呈现。班队会中,老师讲雷锋故事,读雷锋日记,学生们说自己平时看到或做过的学雷锋事。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助人为乐精神。市一实验小学郑玉琢同学患恶性脑瘤,其父母瘫痪,一家人无经济来源,无钱看病。全校师生为她捐款献爱心,仅一天时间就捐款2万余元。还有的学校还开展了“三告别、四带”活动。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活动促进学生将文明习惯内化为自身需要,学生们纷纷表示,向雷锋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开展评比典型引领。为确保教育活动有花有果取得实际成效,区关工委依托全区20个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活动站,聘请部分家长、老师、“五老”作评委,评价青少年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表现,评出“三小好公民”。即:在家庭争做“小帮手”。为学生布置特殊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次家务、为长辈洗一次脚、向长辈问一声好等。学生们在体验中经历了爱自己、爱亲人、爱他人的实践过程,学会感恩,学会回报,逐渐养成现代人应有的良好道德品质。在社会争做“小标兵”。告诉学生每天要从“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致谢、一句道歉”做起,认识到笑脸和问候是快乐之源,致谢的背后是心存感激,道歉的背后是自省自律。活动教育青少年热爱祖国、言行文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在学校争做“小榜样”。体验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榜样”力量。退休老教师孙凤云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儿歌,教给孩子们传唱,“班集体是我家,老师爱我像妈妈,兄弟姐妹在一起,团结友爱乐开花。”有的学校还开展了“团结力量大”、“真情连着你我他”、“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等活动,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已在学校蔚然成风。目前,通过活动全区有近千名学生被评为“三小好公民”的最美丽少年荣誉称号。
西安区西城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初继仁,是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2004年以来10余年间,作为该社区楼院的楼院长和党支部书记。
初继仁把党支部活动室设在了自己家里。他看到一行退休或闲置在家里的老党员没有活动场地,不能够过组织生活非常着急,于是,他以家为阵地,把党支部活动安排在自己家里开展。他制定的《支部工作条例》、《楼院工作条例》等等挂满了墙壁,他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党员之间谈心。他还自费订阅了各种报刊杂志供党员学习阅读。一些党员说:人退休了没机会过组织生活心里空落落的,现在我们在老初家过组织生活有种回家的感觉。“七一”党的生日初继仁组织楼院40多名党员到小区广场和甬路等地绿化植树、清理杂草,党员义务劳动活动吸引了社区男女老少纷纷加入进来,在活动中人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应有本色。
初继仁自觉担当核心价值观的带头人。在老初所在的社区宣传橱窗上,10多年来,老初坚持月月有新的宣传内容,他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个倡导帖在橱窗里,使之家喻户晓;他把社区好人好事放在宣传栏里,以弘扬正气;他把楼院管理工作条例呈现在大家面前,使之人人遵守,以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他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自愿当起了“草根宣讲员”经常深入居民家中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社区居民座谈会畅谈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他看到楼院门前超市那条小路凸凹不平老人孩子黑天走路不便,他就去找社区干部协调,社区领导了解情况后协调资金,终于把多年难走的路段修好了,居民们一提起晾衣架就想起了老初,以前小区外面没有晾衣架,居民晾衣服,晒被单等等到处乱挂,很不雅观。为了方便群众晾衣物,老初找社区干部商量很快帮助解决了几个晾衣物架子,他带领大伙带上铲子、铁锹干了一上午把晾衣架立好了,居民们无不拍手称快。每天老初坚持从六楼打扫卫生到一楼,把楼道的扶手擦了一遍又一遍,老人每天扶手下楼梯,回家就得先洗洗手,现在不用了。老初坚持经常为邻里做好事也感染带动了周围的邻居们,如今,楼道里的居民不论谁家看见楼道门口有袋装垃圾都会主动帮助随时随手带走,良好的民风带动了小区的和谐与安宁。
市教育局关工委积极协助、密切配合有关部门,紧紧围绕“铸魂立德,重在养成”这一教育载体,充分发挥教育关工委老同志的作用,通过多种载体和渠道培育青少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举办并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及宣讲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关工委老同志的业务理论及搞好宣讲的能力,4月21日,市教育局关工委举办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辅导培训,邀请市关工委报告团成员以“牢牢把握做人准则?走好人生精彩之路”为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价值准则及如何通过“铸魂立德,重在养成”这一基本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公民个人层面的基本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四个方面作了专题辅导。参加培训辅导的老同志们一致认为:该专题辅导培训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深受启发和教育,受益匪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做到正确把握、深刻理解、耳熟能详,深入学校开展了“老少共育共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宣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学生业余党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增加到课程之中。为向高中学生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教育局局关工委积极协助局党委指导各高中学生业余党校及时增加课程模块,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加入到学生业余党校的课程中来,让学员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准则的内涵,更好地发挥学生业余党校的育人功效。例如,我市一些高中学生业余党校,通过制作高质量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件;通过组织开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书画展览、撰写征文和主题演讲;通过运用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引导学员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老少共育共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读书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各学校关工委能够认真指导学生围绕“践行三个倡导,共圆中国梦”这一主题撰写征文和演讲稿,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梦”学习教育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明确“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宏伟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三个倡导”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二者内涵高度统一、关系紧密。近期,各学校已经陆续把优秀征文上报局关工委参加全市有奖征文的评选,还将选派优秀演讲选手参加全市的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用以推动“老少共育共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通过“铸魂立德,重在养成”这一过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市教育局关工委积极协助、密切配合有关部门,通过“铸魂立德,重在养成”这一过程,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例如,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新媒体互动等一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感悟社会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之中;通过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独特内容;通过运用学校网络媒体平台,围绕“学生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等话题,开辟网络互动板块,引导青少年学生同步参与网络互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阵地;通过在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三观三热爱”主题演讲、“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生访谈”、“凝聚青春正能量,奋力实现中国梦”青春励志大学生微电影展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青少年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工程。我市各级关工委在“五老”和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注重选准突破点、选好新载体,把“铸魂立德、重在养成”教育融入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和载体,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切实提高了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
倡导厉行节约 弘扬传承美德
东丰县关工委
东丰县东丰镇中心小学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深入开展了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米、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五个一”的节约活动。让学生们从自身做起,从日常行为做起,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气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营造氛围。活动启动前,学校利用间操时间,组织召开了“五个一”节约活动启动大会,少先队大队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同学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把“五个一”节约活动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把勤俭节约活动践行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各中队辅导员利用队会时间,组织本班同学认真阅读有关节约的相关资料和名人的节约事例,进一步了解和走近“五个一”节约活动。各班还制作了以勤俭节约为内容的专题手抄报,主题鲜明、版面整洁、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体现孩子们厉行节约的热情。举行了3年级至6年级的征文比赛,让孩子们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写出节约的美德;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节约标兵”、“佳文共赏”、“名人叙事”等多个栏目,由队员们自己投稿、辅导员采编,每周一、三、五播出。广播为开展“五个一”节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创新载体。节约不是口号,而是要把勤俭精神落实在日常行动中,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为此,东丰县东丰镇中心小学创新载体,使同学们懂得“一茶一饭来之不易”。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全体学生中普遍开展记节约日记活动,让学生践行“五个一”节约活动感悟,践行“五个一”节约活动行动记录下来。建立每日花销账本,让学生体会到父母收入的艰辛,在理解中体会到乐趣。开展“我与节约并肩行”活动,让学生从小做起,养成节约习惯,用实际行动践行勤俭精神。孙佳同学不但自己学会了节约电,现在还告诉妈妈要养成随手断电的好习惯。四年三班利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开展了《献给妈妈的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有的学生用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礼物,有的为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同学们用自己的勤俭方式为妈妈、奶奶过节。刘洪博同学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他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年岁大。自从开展学节活动以来,他一直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家里买些日常用品。有一天班主任在校门口遇到了他的奶奶,老人说起这些事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成果丰硕。目前,节约的风尚已在东丰县东丰镇中心小学形成。孩子们的学习风气浓了,比吃、比喝、比穿戴的少了;孩子们中不乱花钱的人多了,随便花钱买小食品的人少了。全校学生现在都能做到随手关灯、节约纸张、节约粮食、节约身边的各种能源。
六年一班的姜岚馨同学在日记《一分钱,价值大》中写到:“我们生活在这美好而又幸福的时代,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当我们撒娇向父母要零花钱时,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手里的一元一角那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啊,可我们是不是该节约一下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呢?自从学校开展了“节约日记”活动后,我对钱有了更深的感悟,妈妈为了中午我能吃上饭,天天给我5元钱,我去小吃铺发现4元钱就能让我吃饱,一想到我花的钱来之不易,于是,我做了节约箱,我天天吃完饭后,就把剩下的1元钱放进去,我看着一天天增多的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和喜悦。”
“五个一”活动开展以来,东丰县东丰镇中心小学共节约水280余吨,节约电3000余度,不乱花钱的人数从原来的86人增到570人,节约粮食的、不倒掉剩饭的700余人,节约纸张、不乱撕本的580人,同学们这些点点滴滴平凡的小事贯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折射出了勤俭节约精神的延续,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着中华美德。
以“五好小公民”教育为载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东辽县关工委
“小公民”教育基本内容。“小公民”教育,首先是以正确的道德观教育其品格,而后,汲取知识,德智兼之。“小公民”教育从启蒙教育着眼,从幼小时期开始,以德而润身,以智而润生。
东辽县实验小学根据未成年人培养目标,确定“小公民”教育基本内容。“小主人”,即在学习生活中,做向上向善、心理健康、勤奋自主、善于创新的小主人。“小伙伴”,即在学校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尊敬师长、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小能手”,即在家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不惰不奢、自理自立的劳动小能手。“小标兵”,即在社会做崇尚文明、诚实守法、急人之急、帮人之苦、乐于助人的小标兵。“小卫士”,即在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和谐相处的小卫士。
开展“小公民”教育,就是为未来培育“四有”公民夯实基础,选择起点,定准规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养成教育,立德树人教育。
搭建“小公民”教育平台。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他们形成了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书香浸润。让孩子读书成为习惯,书写张贴在大厅醒目之处,时时勉励师生,培养读书习惯。课堂是主渠道、主阵地。学校把读书活动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结合课本引导读、吸引读。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快速阅读、演讲表达、经典诵读3个辅助渠道。在快速阅读上,广泛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现在学生每分钟阅读600字至700字,为学生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提供了方法和技巧。在演讲表达上,把读书积累与演讲表达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始终把每年的3月9日和7月9日分别确立为“读书节”和“朗诵节”。在辽源市举办的小记者竞选演讲大赛中,东辽县有8名学生参加,其中,东辽县实验小学6名学生全部入选。在背诵经典上,学校把它作为拓展读书活动的一个有效方式。记者在课间随意找一个学生都能背诵论语。
亲手实践。为全方位提高小公民素养和能力,学校投资上万元,为每个班级建立了“我的中国梦在这里起飞”的活动软墙。展板内容由学生亲手设计布置,班级学生作品经过评选展示在墙板上。有一些家长晚上来到学校,像“月下练兵”一样,陪着孩子练解说。
“开笔礼”活动。“开笔礼”是一种启蒙学习仪式,以此激励孩子们珍惜读书机会。
“开笔礼”程序,一“正其衣冠”。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二“朱砂启智” 。“朱砂启智” 意为开启智慧,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三“茶敬恩师”。学生以水代茶来孝敬师长,培养感恩之情。四“击鼓明志”。师长击鼓,学生说:“善诚勤恒,自强不息”。五“启蒙写字”。?“人生聪明识字始”。学生用楷体书写“人”字,“人”字的一撇一捺相互挨着,相互支撑,方能立稳,让学生领会堂堂正正做人,稳稳当当做事,正地立身。六“赠书送礼”。?学生集体诵读《赠书》诗:以书为伴,带梦飞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小公民”教育在校园里升华。东辽县实验小学“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在探索“小学生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进行思考与实践。为学生将来走出校门来到社会,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公民,把公民的权利观和义务观牢牢地渗透在灵魂之中才能实现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
因此,用公民的标准去培养小学生,使小学生在学校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以公民的标准去要求学生不仅是现实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服务,就是要培养现代化公民,使他们从小、从早、从实养成现代化公民素质,使学校新时期的教育思想得到质的提升。
弘扬传统美德 争做美丽少年
龙山区关工委
龙山区关工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五老”独特优势,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弘扬传统美德,争做美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良好局面。
深入宣讲,营造氛围。在宣讲教育中实现“三统一”。统一编写教材。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学习雷锋精神主要内容,突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教育;统一宣讲时间。“五老”深入校园利用学校升旗仪式、班会、队会时间开展面对面的宣讲;统一宣传形式。区关工委成立“五老”报告团,基层关工委成立“五老草根”宣讲团,用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青少年的心田。活动中,全区成立30个宣讲团,深入开展宣讲260余场,受教育青少年3万余人。“五老”成员董桂英、盖克等,坚持10年深入学校向青少年宣讲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宣传英雄人物先进事迹,交流学习的心得,孩子们亲切地叫她们“雷锋奶奶”。宣讲团成员曹德武经常到学校做时事报告,40多年来收集了上百件雷锋事迹、图片资料,经常通过影像故事会,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观的雷锋精神教育。曹德武爷爷也因此被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紧密结合,创新载体。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实践教育,做到“三结合”。与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相结合。区关工委坚持15年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每年一本书,一年一个专题,先后阅读了《英雄中国》、《共产党好》等十几本书,全区有近20万学生参加读书活动,有近千名学生受到全国青少年读书组委会表彰。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各校充分发挥“静态隐形育人”功能,实现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个空间育人。无论走进哪所学校,映入眼帘的都是教室内外墙壁和走廊里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国学经典和名言警句,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学生树立了信念,陶冶了情操,铸造了品格,升华了心灵。与学雷锋主题教育相结合。全区各学校班班召开班队会,校校举办大队会,通过座谈会、主题班队会、征文等形式,让青少年知道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呈现。班队会中,老师讲雷锋故事,读雷锋日记,学生们说自己平时看到或做过的学雷锋事。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助人为乐精神。市一实验小学郑玉琢同学患恶性脑瘤,其父母瘫痪,一家人无经济来源,无钱看病。全校师生为她捐款献爱心,仅一天时间就捐款2万余元。还有的学校还开展了“三告别、四带”活动。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活动促进学生将文明习惯内化为自身需要,学生们纷纷表示,向雷锋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开展评比典型引领。为确保教育活动有花有果取得实际成效,区关工委依托全区20个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活动站,聘请部分家长、老师、“五老”作评委,评价青少年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表现,评出“三小好公民”。即:在家庭争做“小帮手”。为学生布置特殊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次家务、为长辈洗一次脚、向长辈问一声好等。学生们在体验中经历了爱自己、爱亲人、爱他人的实践过程,学会感恩,学会回报,逐渐养成现代人应有的良好道德品质。在社会争做“小标兵”。告诉学生每天要从“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致谢、一句道歉”做起,认识到笑脸和问候是快乐之源,致谢的背后是心存感激,道歉的背后是自省自律。活动教育青少年热爱祖国、言行文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在学校争做“小榜样”。体验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榜样”力量。退休老教师孙凤云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儿歌,教给孩子们传唱,“班集体是我家,老师爱我像妈妈,兄弟姐妹在一起,团结友爱乐开花。”有的学校还开展了“团结力量大”、“真情连着你我他”、“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等活动,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已在学校蔚然成风。目前,通过活动全区有近千名学生被评为“三小好公民”的最美丽少年荣誉称号。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老干部
西安区关工委
西安区西城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初继仁,是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2004年以来10余年间,作为该社区楼院的楼院长和党支部书记。
初继仁把党支部活动室设在了自己家里。他看到一行退休或闲置在家里的老党员没有活动场地,不能够过组织生活非常着急,于是,他以家为阵地,把党支部活动安排在自己家里开展。他制定的《支部工作条例》、《楼院工作条例》等等挂满了墙壁,他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党员之间谈心。他还自费订阅了各种报刊杂志供党员学习阅读。一些党员说:人退休了没机会过组织生活心里空落落的,现在我们在老初家过组织生活有种回家的感觉。“七一”党的生日初继仁组织楼院40多名党员到小区广场和甬路等地绿化植树、清理杂草,党员义务劳动活动吸引了社区男女老少纷纷加入进来,在活动中人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应有本色。
初继仁自觉担当核心价值观的带头人。在老初所在的社区宣传橱窗上,10多年来,老初坚持月月有新的宣传内容,他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个倡导帖在橱窗里,使之家喻户晓;他把社区好人好事放在宣传栏里,以弘扬正气;他把楼院管理工作条例呈现在大家面前,使之人人遵守,以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他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自愿当起了“草根宣讲员”经常深入居民家中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社区居民座谈会畅谈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他看到楼院门前超市那条小路凸凹不平老人孩子黑天走路不便,他就去找社区干部协调,社区领导了解情况后协调资金,终于把多年难走的路段修好了,居民们一提起晾衣架就想起了老初,以前小区外面没有晾衣架,居民晾衣服,晒被单等等到处乱挂,很不雅观。为了方便群众晾衣物,老初找社区干部商量很快帮助解决了几个晾衣物架子,他带领大伙带上铲子、铁锹干了一上午把晾衣架立好了,居民们无不拍手称快。每天老初坚持从六楼打扫卫生到一楼,把楼道的扶手擦了一遍又一遍,老人每天扶手下楼梯,回家就得先洗洗手,现在不用了。老初坚持经常为邻里做好事也感染带动了周围的邻居们,如今,楼道里的居民不论谁家看见楼道门口有袋装垃圾都会主动帮助随时随手带走,良好的民风带动了小区的和谐与安宁。
通过多种载体和渠道培育青少年学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市教育局关工委
市教育局关工委积极协助、密切配合有关部门,紧紧围绕“铸魂立德,重在养成”这一教育载体,充分发挥教育关工委老同志的作用,通过多种载体和渠道培育青少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举办并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及宣讲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关工委老同志的业务理论及搞好宣讲的能力,4月21日,市教育局关工委举办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辅导培训,邀请市关工委报告团成员以“牢牢把握做人准则?走好人生精彩之路”为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价值准则及如何通过“铸魂立德,重在养成”这一基本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公民个人层面的基本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四个方面作了专题辅导。参加培训辅导的老同志们一致认为:该专题辅导培训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深受启发和教育,受益匪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做到正确把握、深刻理解、耳熟能详,深入学校开展了“老少共育共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宣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学生业余党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增加到课程之中。为向高中学生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教育局局关工委积极协助局党委指导各高中学生业余党校及时增加课程模块,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加入到学生业余党校的课程中来,让学员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准则的内涵,更好地发挥学生业余党校的育人功效。例如,我市一些高中学生业余党校,通过制作高质量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件;通过组织开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书画展览、撰写征文和主题演讲;通过运用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引导学员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老少共育共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读书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各学校关工委能够认真指导学生围绕“践行三个倡导,共圆中国梦”这一主题撰写征文和演讲稿,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梦”学习教育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明确“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宏伟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三个倡导”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二者内涵高度统一、关系紧密。近期,各学校已经陆续把优秀征文上报局关工委参加全市有奖征文的评选,还将选派优秀演讲选手参加全市的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用以推动“老少共育共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通过“铸魂立德,重在养成”这一过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市教育局关工委积极协助、密切配合有关部门,通过“铸魂立德,重在养成”这一过程,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例如,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新媒体互动等一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感悟社会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之中;通过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独特内容;通过运用学校网络媒体平台,围绕“学生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等话题,开辟网络互动板块,引导青少年学生同步参与网络互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阵地;通过在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三观三热爱”主题演讲、“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生访谈”、“凝聚青春正能量,奋力实现中国梦”青春励志大学生微电影展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青少年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