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产业 引人才 以产业融合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谋产业 引人才 以产业融合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访市政协委员、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党总支副书记 吕春玲
本报记者 田蓓蕾

    政协九届二次会议期间,记者围绕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采访了市政协委员、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党总支副书记吕春玲。她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产业发展与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石,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吕春玲说,要建立适宜农村发展的产业菜单,双向选择、协力培育。通过调研、科学论证,逐步建立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产业菜单。在菜单中显示该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基础条件、发展要素等情况,便于返乡创业者与政府之间的双向选择,给不同领域、行业的创业者提供更广阔更适合自身发展的选择空间。要注重城乡一体完善融合发展机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城乡产业在规划布局、要素配套、产业发展升级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并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通过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发展主题,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增加带动、壮大发展,使之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着力开展招商引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立足本地本土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条件,抓好产业的招商引资。利用回乡返乡创业人才现有的社会资源、项目资金、管理经验,辐射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解决村民就业渠道,减少人口流失,实现产业发展规模化、园区化,逐步形成当地地域品牌。大力推广“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帮扶模式,提高企业与农村本土粘合度,强化利益联结,提升农村生产效率,实现村企共建,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吕春玲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于人才要引得回、留得住、能发展、少流失。要聚焦引才留人,培养产业发展队伍。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产业条件、生活服务保障,激励更多优秀大学生、城镇人才下沉到乡村投身产业发展。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稳岗留工专项活动。根据当地企业发展要求、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让更多村民有一技之长,足不出户可在村内打工,消化劳动力不外流。加强农村干部、党员干部、新型主体培训,让各村都培养造就出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的三农产业发展人才队伍,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