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守初心担使命 集智聚力献良策
坚守初心担使命 集智聚力献良策
——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综述
本报记者 于淼 吴培民
1月7日下午,政协辽源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委员“大会发言”,来自民革辽源市委员会、民盟辽源市委员会、民建辽源市委员会、民进辽源市委员会、农工民主党辽源市委员会、九三学社辽源市委员会和辽源市工商业联合会的7位政协委员围绕梅花鹿产业全链条体系高质量发展、产教深度融合助推现代产业学院、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落实好“双减”工作、辽源市黑土地保护利用情况、推动东北袜业园区三种能力、碳纤维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发言。
关键词:经济发展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聚焦特色产业,厚积发展动能,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来自民革辽源市委员会、九三学社辽源市委员会、市工商联合会的政协委员针对我市相关产业发展进行了发言。
梅花鹿产业作为我市拉动经济发展、带动富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整体充满活力、推进步伐稳健。我市集中各类资源要素,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强势推进,创新发展,使梅花鹿产业优势特色充分彰显。辽源民革也一直高度关注我市梅花鹿产业发展。市政协委员高迪代表民革辽源市委员会作了题为“关于加快我市梅花鹿产业全链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发言。针对我市梅花鹿产业发展,给出了成立相应机构以整体统筹推进、推进规模养殖以壮大产业底盘、加快科技创新以深挖产业潜力、抓好品牌创建以融合产业发展的四条建议。
“纺织+袜业”是我市“2115555”产业发展布局的关键,而东北袜业园的建设则是我市“纺织+袜业”的主要体现。市政协委员代洪伟代表九三学社辽源市委员会作了题为“关于推动东北袜业园区三种能力”的发言。他指出,随着园区的发展壮大,东北袜业园区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品牌打造能力,以保证园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蓬勃发展。
被誉为21世纪“新材料之王”的碳纤维,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结合辽源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市政协经济委、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题调研。经过深层次分析,大视角研判,对我市碳纤维产业在横纵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形成了粗浅认识。市政协委员曾丽丽代表市工商业联合会在题为“关于推动碳纤维产业发展的建议”的发言中指出,我市碳纤维产业正向着持续向好态势发展,未来应着眼产业发展基础,优化规划布局;着眼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引资引智;着眼科技创新能力,搭建研发平台;着眼下游应用市场,加快终端合作;着眼优化要素保障,争取政策支持;着眼行业核心赛道,实施三品战略。
关键词:文化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为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市“双减”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出台有效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推进“双减”工作的有效落实,民进辽源市委员会成立调研组,围绕我市“双减”工作的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展开专题调研。市政协委员赵子莹代表民进辽源市委员会在题为“关于进一步落实好‘双减’工作的建议”的发言中指出,要想解决家长对校外补课认知不足、校外培训换装登场、课后延时服务师资配置不足、线上培训监管亟待完善、联合执法存在沟通不及时等问题,应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保障课后延时服务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建立校外培训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现代产业学院是产业学院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是职业院校实现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来自民盟辽源市委员会的政协委员侯启超在题为“关于加快我市产教深度融合助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建议”的发言中,就我市目前产业学院发展增速略慢,覆盖范围仅为高职院校,且域内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聚焦高层次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全链条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专业建设质量;聚焦全过程产教协同创新,开发校企合作课程;聚焦全方位实践资源共享,打造实习实训基地;聚焦高标准教学水平提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聚焦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聚焦高效率多元主体协同,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农业农村
农村实用人才与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建设,着力培养农业农村发展实用人才,取得良好成效。以农村实用人才为纽带组成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学习、应用、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力量,更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同时,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在数量、质量、年龄、分布等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人才兴,则农业农村兴。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且势在必行。民建辽源市委员会的政协委员刘革在发言中指出,要加强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要固本强基,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展提供保障;扶持引导,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提供保障;整体提升,拓宽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渠道;突出示范,通过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带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生态环境
作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是非常珍贵的土壤资源。我市幅员面积51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8.1万亩。其中,黑土地面积401.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8.4%。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利用,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领导小组,高位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各级各部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工程与生物、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持续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来自农工民主党辽源市委员会的政协委员刘新艳,在“关于辽源市黑土地保护利用情况的调研”的发言中提出建议,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抓好百万亩良田建设,抓好化肥农药减量,抓好秸秆肥料化利用,抓好技术集成推广,抓好耕地质量监测。
委员们的发言聚焦大事、紧盯难事、关注实事,真正做到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在助力辽源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中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强大合力。在新一年的征程中,辽源市广大政协委员将继续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发挥专门协商机构职能作用,在推动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