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公共设施 守护文明家园

爱护公共设施 守护文明家园


    良好的公共环境,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和载体;干净整洁、完好无缺的公共设施,更能直接反映城市形象品位和管理水平。路边的指示牌、街边的路灯、公园里的凳椅和健身器材,这些生活里随处可见的公共设施,不但体现着经济发展水平,更展露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
    为了改善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我市设立了很多便民公共设施,希望通过这些设施能带给市民更好的生活体验。但总有一些人不分缘由地蓄意破坏公共设施。面对这种行为,我们既要强烈抵制,勇于说“不”,更要从内心建立起“城市是我家、共同爱护她”的主人翁意识,齐心协力守护美丽和谐家园。


    保护市容环境  写好城市更新“序曲”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以“建设美丽辽源”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强功能、补短板,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进一步强化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但在城市发展不断向前的道路上,总会遇到一些坎坷不平。记者走访部分公共场所发现,有一些公共设施遭到了人为破坏。在林苑公园的绿化带上,一些提示牌歪歪扭扭地倒在了地上,灯柱、垃圾箱上也有被损坏的痕迹,不和谐的画面在崭新的公园面前成为了一道刺眼的风景。经常在此处锻炼身体的市民说:“刚修建不久的公园被这些不文明行为损害,着实让人觉得可惜。”
    破坏公物不仅是一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严重的还会影响了广大市民的生活,给公共财产造成损失。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目的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给市民生活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并不是作为让人“发泄”的工具,故意损坏城市公共设施的行为实在是不应该。作为城市的一员,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城市公共设施带来的便利,也正因为如此,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朋友更应该维护好公共设施。


    ——别让公共设施“伤痕累累”
    近年来,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深入,根据我市的统一规划,卫生保洁的装置、公共交通以及亮化、绿化设施等都在大规模更新,得到了市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赞誉。
    然而,在一些客流量较大的城市主干道,很多与文明现象相悖的事却出现了。比如公交站牌被人为地破坏、路边很多垃圾桶伤痕累累、供行人休息的座椅遭毁坏、刚安装不久的景观灯不见了……一些不法分子和素质低下者对这些城市公共设施的破坏,影响正常使用,又给城市大众泼污。
    城区各路口的公共花坛栽种了许多景观花木,在美化亮化了城区的同时,也给过往行人带来一份好心情。但面对这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总有人为一己之私,趁着夜深人静之时将公共花卉偷走栽在自家院里,既违背了社会公德,又触犯了法律法规。
    市民刘洋表示:“我觉得偷拿或者毁掉一件公共设施,损失的钱可能不多,但其行为本身带来的恶果是多方面的。比如电缆遭窃、路灯被毁、垃圾桶损坏等,这些行为不仅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市容市貌,有的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得不偿失。”


    ——共享单车竟也惨遭“毒手”
    “太气人了,这个车的轮胎竟然被破坏成这样,太可惜了。”前不久,开饭店的徐先生向记者反映称,在他们店里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上,有辆自行车的轮胎竟然脱落了。徐先生气愤地表示:“好好的车、好好的轮胎,就非要去破坏它。本来共享单车就是方便大家出行的,损坏成这样还怎么骑啊,太没素质了。”随后记者又观察了多处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发现公共自行车遭人为损坏的现象竟然不少。
    随后,记者来到了另一处公共自行车站点,看到一排的共享单车参差不齐地停靠着,有些甚至被粗暴地放倒在地上。来此处还车的吴女士告诉记者,每次还完车的时候,她都会看看车子有没有放好,车身有没有被弄坏。共享自行车是公共设施,要靠每个市民来爱护,这样既方便自己,也方便了他人。
    据了解,共享单车的站点主要设在主城区中心区块各大公园、大中型居住小区、商业区、车站等客流集散区域,是一项惠民、便民工程。公共自行车不仅可以方便大家出行,也是我们辽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需要大家自觉爱护。


    ——小心“牛皮癣”回潮,影响城市形象?
    为提升城市品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关部门对乱张贴、乱涂写的城市“牛皮癣”顽疾进行过重点整治,大街小巷的“牛皮癣”曾一度销声匿迹,整治效果非常明显。不少志愿服务者也集中对小区楼道的小广告进行了清理,居民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粉刷一新的墙壁也得到了小区居民的赞誉。但是,记者在西安区的某一住宅楼内,一些星星点点的“牛皮癣”小广告赫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看着崭新的纸张,让人不得不担心城市“牛皮癣”是否又有了回潮的迹象。
    记者发现,小广告尤为猖狂的是那些 “办证、刻章、开锁、装修”小广告,有的用印模盖的,有用墨笔写的。墨笔画的电话号码相当大,十分碍眼, 一旦被盯上,无论是墙壁、宣传栏还是电线杆都得成为“大花脸”。一位经常清理“牛皮癣”的社区工作人员很是气愤地告诉记者:“这些乱涂乱画‘牛皮癣’的不法人员太可恶了,可以说是‘见缝插针,无孔不入’。一般都是在晚上大家都休息的时候贴,除了在人流量大的路上电杆上、配电箱上、花台上等乱贴乱写乱喷‘牛皮癣’外,甚至连献血车、贴报栏、公交站牌都不放过。清理起来非常费劲,这种人抓住一定要重罚。”
    市民们呼吁来往行人提升素质、爱护公共设施。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采取措施,追根溯源,揪出肆意妄为的不法之徒,严厉惩处、严厉打击,决不能让其违法行为泛滥下去,以确保我们的城市环境整洁美观。


    ——损害公共设施,埋下安全隐患
    公共设施的设置,除了有方便群众、美化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还承载了很多安全责任。比如污水井盖、电力电缆设施、通讯设施、消防设施等。对这些公共设施的损坏,就埋下了很多的安全隐患,严重者可能会触犯法律。
    在城市的道路上,密密麻麻分布着下水井盖。在城区市中心的一处路口,30多平方米的路面上就有十多个井盖,除了机动车道有,便道上也有。市民王女士说:“我们每走几步路,就能看到一个窨井盖。可有时候,总有一些窨井盖要么无缘无故消失,要么横遭破坏‘张牙舞爪’。而且,井盖裂成这样不是一两次了,前段时间就有一个小朋友走路不小心,被绊倒了,摔得还挺严重。”记者了解到一般路面井盖所涉及的产权单位有很多,包括有线电视、电力、自来水、污水、通讯等,如果遭到损害要及时发现并及时维修有一定的困难。
    无独有偶。在某小区的路口,一处配电箱门竟然不翼而飞,配电箱里的电线随意裸露在外面,险象环生。附近居民李先生说:“之前,我们从这里路过,配电箱门就已经损坏了,阴天下雨,孩子打闹的时候尤为让人担心。”爱护公共设施,其实也是为我们自己的安全服务,每个人都自觉爱护公共设施,是对我们的生命财产都起到一定的保障。


    提升公共意识  谱写出美好生活“乐章”


    走出家门,入眼是花草。夜间出行,有明亮的路灯作指引……这些设施,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可以说,每个人、每一天都在享受着公物带来的便利,大到公共场所,小到路旁的花草树木。因此,这些与我们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更需要我们善待爱惜。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全体市民的素质还要进一步提高,使每位公民都能成为公共设施的自觉维护者。
    市民对待公共设施的态度,能够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保护公物,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文明素养。现实中,不但有人肆无忌惮地破坏公共设施,还有一些人,虽没有参与其中,但对其他人破坏公物的行为也常常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这便是缺乏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的表现。公物属于全社会所有,我们每人都有份,破坏公物,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公共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断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其实,爱护公物,也无须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要我们自律加自觉。在思想上意识到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从心底里烙上一个公私财物没有差别的印记。在行动上,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爱护自家的东西一样爱护公共物品。那么这些点滴的文明行为,就会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和谐,城市更加文明,生活更加美好。
    而面对一些有破坏倾向的人,我们要加以劝阻,挺身而出,共同维护辛苦建立的美好家园。同时,记者也呼吁广大市民:如发现有故意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请及时举报,希望全民都参与到维护公共设施的监管中来,让刻意破坏公共设施的不良行为无处遁藏。




    ·评论·


    城市更新,要向美而行


    什么是一座城市最美的样子?是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成荫的绿树,又是居民脸上温暖的笑容、城市共同体的活跃参与、城市精神文明的鲜活。
    如何更好做好城市更新工作,建设文明城市,将城市变得不仅环境美,人文也美,则是评判城市更新工作成效的关键尺度。城市更新,不仅要“新”在面子,更要“新”在里子,只有这样才能“美”到骨子。无论是老旧小区改造,还是城市设施更新都是提升百姓幸福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城市更新工作的任务目标不仅仅要在环境上让百姓住得安全与舒心,更重要的是要让居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家园变美的目标,而是能够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去,让文明素质同城市一起更新、一起进步。就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来说,从以前开车出门停车难,到现在新增加多个停车位让市民出行舒心、暖心;从曾经环境差的老旧园林,到风景如画的休闲公园;从原先街头林立的配电柜市政箱积灰生锈、贴满了小广告,变为市民“家门口的风景”这都是政府为提高人居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品位而投资建设的,广大市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参与者更是保护者。建设是基础,共同保护才是长久之计。城市要更好、更美的发展,离不开各政府部门的兢兢业业,更离不开居民精神文明的“提档升级”。
    城市更新,不只是更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条件,百姓的精神明文更要向美而行。城市建设与治理的方向,来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美好生活就需要每个人的文明行为来守护。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