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将养殖“痛点”变为发展“亮点”

破解畜粪污染难题  消除村民养殖顾虑 
东辽县将养殖“痛点”变为发展“亮点”


    本报讯(记者 咸凯慧 陈博琳 陈兴权)时值初冬,黎明前的旷野大地,寂静又寒意阵阵。4时许,远处一束灯光的忽明忽暗,逐渐点亮整个村庄。少倾,一辆辆满载牛粪的电动车陆续驶出村庄,开始向畜禽粪污收集池送粪。
    这是11月7日记者在东辽县白泉镇仁爱村3组目睹的场景,也是该县36座下卧式畜禽粪污收集池建成后,出现的新画风。 
    国家环保政策调整后,养殖门槛陡然升高,阻碍了部分农村养殖散户的发展脚步,全县养殖总量萎缩。
    为破解养殖与环境保护“顶牛”难题,避免养殖散户在环保政策下遭“困毙”。2017年以来,东辽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方案,主动把农民的困难揽在自己身上,先后投入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1800余万元,建成各类粪污处理设施1700余座,从源头化解了养殖与污染的矛盾,消除了农民发展养殖业的后顾之忧。
    早起送粪的仁爱村3组村民王德宝说,两年前我还担心不让养。现在顾虑没了,还多抓了牛。
    在农村,村民热衷养牛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方便,饲料易得且收益高。
    刚刚脱贫的许世宝,在蓄粪池建成后开始养牛。他说:“具体的账我没细算,但感觉养牛比种地来钱。今年,我包了7.5垧地,一年估算下来也就能剩4万多元。但两年前买的2头牛已变成了6头,再有几个月,一头小母牛就能卖到15000元。”
    同村任文举是老庄稼人,现养牛11头。他说,我原来就养牛,但最多时才养俩,主要原因就是牛粪没处放,堆哪都招人烦。尤其是夏天,太阳一晒,臭味能熏出一百米。现在,我一天早晚两次送粪,家里没味,邻居也没意见。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贵权说,仁爱村目前肉牛存栏近500头,按每头成龄牛年排粪3吨计算,基本可满足该村粪污收储需求。他还告诉记者,东辽县从2019年开始建设下卧式畜禽粪污收集池,目前已建成36座。为确保畜禽粪污收集池常年正常运转,县政府正积极安排有关单位接手粪污转运工作,近期将得到落实。
    仁爱村党支部书记于秀芬说,现在,村里很多家都张罗着抓牛。她还说,粪污收集池实际就是畜禽的“公厕”,既解决了牛粪无处放的问题,又给种地大户提供了免费肥料,一举两得。
    走在仁爱村,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苞谷香气,曾经的“农村味”烟消云散。




    短评


与民同心 才能与民同行
陈兴权


    由传统庭院经济演化而来的农村养殖业,早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更多选择。但是,环保新政的出台,给蓬勃发展的农村养殖业升高了门槛。
    是弃养?还是涅槃重生?养殖户的态度仅仅是一个方面,对地方政府服务人民的意识检验才是关键所在。
    面对高额的环保投入,东辽县在财政吃紧之际,果断决策,毅然将属于农民自身的困难,主动承接到政府手中,消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营造了畜禽养殖广阔空间,展示了决策者的担当精神和爱民温情。
    常有人说:领导抓啥有啥。其实,背后的原因又有几人知晓?
    东辽县有234个行政村,按每村建1—2个下卧式畜禽粪污收集池计算,目前的36个只能算刚刚起步,未来的建设费用,加上维护和粪污运输费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其难度可想而知。
    与民同心,才能与民同行。东辽县相关领导能与百姓换位思考,忧其所忧,并舍得在农民身上花钱,自然能换来百姓的掌声,赢得百姓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