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全市各部门迎战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全市各部门迎战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本报讯(记者 于淼 魏利军)11月12日上午,市气象台发布了蓝色预警信号:受降雪天气系统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内我市将出现暴雪天气。为应对本轮雨雪寒潮天气,市应急管理局提前预警、强化落实、迅速响应,全力“保畅通、保运行、保民生、保稳定、保安全”,确保全市安全稳定。
精心部署,下好应对“先手棋”。针对本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市雨雪冰冻安全防范工作提早部署。按照会议要求,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印发《辽源市供电供水供气通信交通应急保障联动机制》,细化完善了15个应急联动部门职责任务,确保工作落实落地;每2小时与气象部门会商一次,密切跟踪分析天气形势与发展趋势,实时掌握雨情雪情,为精准做好防范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支撑;11月12日早,向各县(区)、高新区和相关部门下发雨雪冰冻风险提示,并要求各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切实做好我市除冰雪工作,严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坚持实时调度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应对情况,有力有序部署开展各项应对工作。截至12日中午,市应急管理局共计调度工作情况20次,发送天气预警信息6份、风险提示3份,并印发了《关于加强雨雪寒潮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以雪为令,打好防范“主动仗”。为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市应急管理局与气象、城管、交通、公安、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协调联动,不间断会商、研判雨雪天气动态情况,部署相关工作举措,并指导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加强应急保供工作,提前发布灾害预警和防灾避灾信息,及时提出防范应对工作建议。与此同时,市安委会成立了市区组、公路组、供电保障组、供热保障组、供水保障组、农业安全组、安全生产保障组、生活物资保障组、在建项目组9个督导组,对重点领域应对措施的人员、装备、物资、抢险队伍集结等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全力应对好本轮雨雪寒潮天气。截至12日中午,共计出动人员54人、车辆18辆。为做好社会面的提醒工作,市应急管理局还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多渠道、广覆盖、高频次就雨雪情况进行预警发布,提醒广大群众做好防灾避险应对。
加强值守,构筑应急“保障线”。本次雨雪天气相态转换复杂。为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市应急管理局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前置救援力量和抢险物资,协调组织电力、交通、供热、供水、供气等抢修抢险队伍全面做好应急准备。消防救援、军分区两支队伍保持备勤,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实现快速反应、集成作战,及时开展险情处置、道路疏通等工作,保证抢险救援高效有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