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正当时 处处好“丰”景
秋收正当时 处处好“丰”景
在你那是孬地 在我这“宝地”
冷秀红流转沙溜子地富得直流油
本报讯(记者 刘冰冰 徐楠 郑博巍)“在你那是‘孬地’,在我这就是‘宝地’……”。10月21日,记者在东丰县南屯基镇裕民村五组听到村民冷秀红讲了她如何专门流转沙溜子地,大面积种地瓜,发家致富的故事。
冷秀红今年40多岁,她和丈夫是一对非常勤劳又有智慧的夫妇。早些年他们种苞米、栽水稻、搞大棚……收入虽然可以,但始终觉得不太理想。他们发现近几年来,人们对健康食品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对地瓜越来越喜欢,价格年年走高。2019年,她家开始小面积试种地瓜,发现比种其他作物效益好了很多。从此,开始扩大地瓜种植面积。但地瓜喜欢沙溜子地,自己家哪有那么多呀?他们想,沙溜子地往往以山坡地居多,水稻种不了,种苞米又不收,在别人看来就是种啥啥不收的“孬地”。如果把这些沙溜子地流转过来种地瓜,不仅好流转,而且流转金还低不少。不出所料,与邻里一谈,都乐意把手头的沙溜子地流转给他们。于是夫妻俩以每垧3000元的价格流转到30亩沙溜子土地,一下成了种地瓜大户。
这些不起眼的沙溜子地在冷秀红家倒成了聚宝盆。由于沙溜子地非常适合地瓜生长,好土好水产出好红薯,再加上他们先后引进西瓜红、哈密、水晶紫薯、红瑶等国内外新品种,买过他们家地瓜的人都说,冷秀红家的地瓜软糯细腻、香甜浓郁、无筋无丝。
好产品收获好口碑,赢得了回头客,也打响了品牌。别人的地瓜每斤卖到1块多,而他们家地瓜一斤最低2块5,4块、6块、8块,最高卖到10块,平均每亩净赚4000元,每年净挣12万多元。就这样,勤劳智慧的冷秀红靠流转“孬地”发展地瓜特色产业富得直流油。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本报记者 田蓓蕾
同一块地,选择种植适合土壤环境的农作物,生产效益却大大不同。东丰县南屯基镇裕民村五组村民冷秀红专门流转别人不愿意种的沙溜子地致富的实践说明,发展农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尤为关键。
“土地者,民之本也”。土地是农业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是农村宝贵的财富。如何利用好土地,让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振兴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离不开的重要支撑。
俗话说,农民种地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一要看气候,二要看土地利用率,三要看生产模式。因此,要根据土地状况选择耕种品种是基础,科学选择宜种的农作物,使不打粮的、少打粮的土地在调整种植品种后,新增收成,创造土地更大价值。要创新种植合作模式,探索多种合作路径,抱团共赢,实现所需即所用,加快土地资源增值变现。要提升种植技术水平,立足资源禀赋,不断壮大规模,大力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以高效高质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链条发展,做活“土地文章”,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从种到收 服务到秋
连东农机唱“主角” 丰收满地遍“黄金”
本报记者 于芯 张爽 孙嘉筱
金秋十月,“丰”景如画。在东辽县安石镇中香村公路沿线,记者看到,在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随处可见忙碌着的大大小小的现代化农机“身影”。伴随着玉米收割机阵阵轰鸣声,秸秆倒下,一棒棒金黄色的玉米被机械“吞进肚”收入翻斗……这里的农民已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放,“甩手掌柜”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喜悦。
谈起收益,在地里忙着指挥农机作业的合作社负责人徐素梅指着台台满载玉米棒的农用车,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人工收割一亩地的玉米,四五个人要干大半天,机收平平常常一天就能收割几十亩。”如今,在中香村,农民种田的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牛耕人种的场景不见了,农业机械一气呵成包揽了玉米从春种、夏长到秋收的全部工作,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民“坐等”就能增效减损,颗粒归仓。
为解决农村劳动力逐渐流失,耕地无人耕种、无力耕种的问题,东辽县积极支持和鼓励土地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和科学化管理,以实现土地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最大化。徐素梅说,她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2013年便成立了东辽县安石镇连东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经营耕地5000余亩。她的这支服务当地春耕秋收的“钢铁队伍”,不仅为村民提供了耕、种、收等社会化优质服务,也让自己走出一条前景广阔的致富之路。
“不服机械化不行,以前收割1公顷玉米,全家要抢抓时间齐上阵,5、6个人还要干很多天,现在一台机器小半天就能把活儿干完。不仅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还高。”谈及农机带来的便利,村民徐学明对记者感慨道,自从合作社成立后,他不但把40亩土地流转,还在合作社打工,一年的“两笔”收入近10万元。
为了将零散土地整合连片,降本增效保产量,徐素梅创新采用“带地入股优先打工”“土地不流转托管买服务”“自种抱团合作”的特色种植模式,调动农机资源,使流转土地全部实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持续增加了农民收入。徐素梅“从种到收服务到秋”的社会化服务,真正让农机大显了“主角”身手。
“旱改水”改出稻花香
本报记者 吕琳 侯远鑫
稻穗飘香,满地金黄。日前,辽源市西安区灯塔镇的2326亩稻田迎来了“旱改水”后的第一个丰收季。
进入“旱改水”项目区,只见15台联合收割机马力全开,正在田里来回穿梭,割稻、脱粒、装运……机器的轰鸣声奏响了一首稻田丰收“交响曲”。
据了解,今年初以来,西安区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灯塔镇碾山村、成山村、高古村、建国村、太和村、正风村6个村2300余亩集中连片土地作为首批试点启动项目改造,通过对水、田、路的综合治理,建成了易于耕作、旱涝保收的优质良田,同时利用附近老龙头水库优质灌溉水源,打造绿色有机稻品牌,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增收。
据了解,下一步西安区在推进“旱改水”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组织科学种养培训,探索发展“稻田套养”模式,尝试发展“稻田+蟹”“稻田+蔬菜”等高效农业,以期延长水稻“产业链”,增加稻田“附加值”,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耕地产量、优化耕地结构,为农业增产增收、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大阳镇关注特殊农户秋收
“特殊”秋收小分队上岗
本报讯(记者 陈博琳)“书记,小心点衣服。”“没事,特意穿的劳动服,不怕埋汰,放上来吧。”10月19日,东丰县大阳镇集体村五组的一片玉米地上,忙着帮村民高双莲秋收的大阳镇党委书记史益锋让同事帮忙把一袋玉米扛在了肩上。这是大阳镇关注特殊农户秋收的一个缩影。
金秋十月,收割玉米成了农民的头等大事。但受疫情影响,劳动力短缺,雇工成本增高,给农民秋收带来很大影响。高双莲是集体村五组的脱贫户,今年59岁,由于患有心脏病和多种慢性病,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高双莲和儿子又不幸遭遇车祸,看着地里还未收割的玉米,心里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在了解高双莲家庭的实际情况后,大阳镇60余名机关干部主动作为,帮助高双莲家抢秋收、渡难关。挽起裤腿、撸起袖子、拿起镰刀,我帮你装袋,你帮我扶上肩,虽然不是掰苞米的“专业选手”,但大家毫不含糊,忙得不亦乐乎。9亩地的玉米在大家的手掰肩扛中用了半天时间就颗粒归仓运到了高双莲家中。
“今年秋粮收成与以往差不多,家里缺人手,前几天我还在为收玉米发愁,这下可好了,有了这些党员干部的帮忙,这还愁啥了,往年得收一个多月呢,真是太感谢他们了。”说话的高双莲红了眼圈。“话说千万遍,不如实事干一件”。东丰县大阳镇党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积极与农户对接,组成了除窗口工作人员以外的党员干部抢收队伍,帮扶了2户年纪较大、身体不好的农民收割玉米20余亩。
发展农业合作社 为乡村振兴“加把火”
本报讯(记者 闫书御琳 于蕾)农业合作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副“金扁担”,一头挑起城市“菜篮子”,一头挑起农民好日子。农业合作社对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在带来更大规模和更专业技术的同时,还带来了更多机会和更好前景。
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发展,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农业合作社成为越来越多新时代新型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过去的农民祖祖辈辈在土地里辛苦耕作;如今的农民随着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农民在农业合作社中学习技术、获取分红,从牛耕锄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科技农人的转变,获得更多创造幸福生活的新选项。
蓬勃发展的农业合作社照见乡村振兴更广阔的未来,让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闲田变忙田;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悠然自在当起了当起了“甩手掌柜”。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发展让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进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麦菜”组合双丰收 村民腰包鼓溜溜
本报讯(记者 胡希伟)10月17日,龙山区忠诚村的秋白菜地里,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着收菜,生怕抢不上订菜的大货车一早就停在了路边。村合作社的会计手指噼里啪啦地敲着计算器,笑呵呵地与采购方清算秋白菜的价钱。
“党建引领、抱团发展,这个方法太好了!”“今年大丰收,我们的腰包鼓溜了。”“流转土地有租金,在合作社打工还有工资拿。”……菜地里的村民一边拿着菜刀收秋白菜,一边得意洋洋地跟记者“炫富”。
据了解,多年来,忠诚村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束缚发展缓慢,导致农民收入微薄,大量村民外出务工,人口流失严重。村里靠着仅有的181公顷耕地养活着711户、1423名村民,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5.76万元。
“去年,村党支部响应镇党委号召,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支部主导、农民自愿’‘依法组建、规范运行’‘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原则,组织成立‘忠诚于民’合作社,并打造成领富、带富的民心工程。”村党支部书记曹红告诉记者,“刚开始,村民们并不认同这种方式。我们便起早贪黑挨家挨户走,坐在炕上与村民促膝交谈,讲事实、摆道理,掰了瓤说馅儿,直到他们点头答应。”
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忠诚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既当工作“带头人”,又当产业“带富人”,更当发展“领路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副理事长李宝生说:“我们采取‘村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投资12万元,实行股份分红制。其中,村支部占股67%,入股群众26户、占股33%,贫困户3人持干股,不断吸纳剩余劳动力,竭力打造‘寿山十八村’品牌。”
因地制宜路更宽。对于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合作社加大资金投入,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选好路子上想办法。
春耕期间,合作社选出优质地块种植了56亩小麦,并与镇农业站技术人员一同实施灌溉、施肥、除虫、除草等科学田间管理方式。8月份,共收获11000公斤小麦。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延伸加工链条,并注册面粉品牌“寿山十八村”,加工后的面粉达9元/公斤;推广的小麦和秋白菜轮作种植方式满载着村民的希望,迎接明年的大丰收。
“党建引领、抱团发展”模式按下了强村富民的功能键。今年,忠诚村土地流转增至79亩,入股村民达48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收入预计可达22万元。小麦与秋白菜形成的“麦菜”组合,让村民的腰包鼓溜溜。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吴培民 张显 侯远鑫 杨长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