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小上海”今日文明城

昔日“小上海”今日文明城


    辽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早在青铜器时代,辽源市这片地域就有人类活动,清代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新中国成立后,因首开我国人工驯养梅花鹿之先河,被誉为“梅花鹿之乡”,并以其浓郁的关东黑土地文化,享有“琵琶之乡”“农民画之乡”“剪纸之乡”“袜业名城”等美誉。如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放眼辽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锋号”正在持续催促全市人民奋力拼搏,一幅幅以富强、文明、和谐为主题的美丽画卷正在辽源大地上徐徐展开……
    回首不忘来时路。让我们再度打开辽源的历史,翻开过去那一页,跟随那些历史印象,走近古时的盛京围场,了解煤炭业的兴起历程,感受昔日“小上海”的繁荣景象和民俗文化,体会家乡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翻开历史印象


    昔日盛京围场
    清末《西安县志略》记载,距今400多年前,在长白山余脉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有一片广袤神秘的皇家禁地,这就是清代著名的盛京围场。清朝康熙年间,辽源境内正式划为盛京围场。
    明代万历年间,东北女真人形成建州部落和叶赫、辉发、乌拉、哈达称为扈伦四部。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努尔哈赤带领建州女真开始征战海西女真,经过18年的征战,基本上完成了女真的统一。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其子皇太极继位,谕旨将封禁之地为“满洲官兵操演技艺提供场所”。至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廷入主中原,封沈阳为留都,清称之为“盛京”,至此,才有盛京围场这一称谓。
    盛京围场据《西安县志略》记述:南自沙河尔郎头三通河沿起,北至阿机格色合勒北伊通河沿止,480余里;东自辉发城起,西至威远堡(辽宁省开原市境)边门止,490余里;东南自骆驼砬子(柳河县境)起,西北至三音哈达(山名)交界西北封堆(西丰县天德乡境)止,510余里;西南自英额边门起,至东北巴珠勒阿林(东丰与伊通交界)止,520余里。其范围相当东丰县、东辽县、梅河口市、辉南县、柳河县和辽宁省西丰县所辖区域。
    清康熙至光绪年间,曾有多位皇帝到盛京围场行围狩猎。康熙帝命此围地为扎拉芬阿林围,满语合起来为“寿山”二字,此围借山名而命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在此地设置东平、西安、西丰等县,结束了这长达200余年的围场的历史。
    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竖井煤矿
    辽源煤矿中央竖井始建于1950年,是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后被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项目,这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现代化煤矿竖井。
    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辽源煤田分布情况,决定建设“中央竖井”。 因为这个竖井位于辽源矿区的中央,所以被称为“中央竖井”。“中央竖井”煤田面积约五平方公里。1950年11月20日,“中央竖井”正式破土动工。中央竖井建设刚开始的时候,正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当时我们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建井队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很低,特别是许多人连竖井是个什么样都没见过,可见遇到困难和问题是难以想象的。
    在建设施工初期,采取的是最原始的井筒开凿方法,用手锤打眼,人工装矸石、笨筐提升,这种手工业“蚂蚁啃骨头”的施工方式,一直沿用了一年之久。有的工人风趣地说:“咱们打井时是小伙子,打完井就要变成白胡子老头了!”通过一段时间艰苦施工方式的实践,磨炼了这支新中国第一批建井队伍,他们发扬主人翁精神和聪明才智,努力钻研,发明新技术,攻克一道道难关,终于创造出“深孔爆破”新技术,实施井筒凿岩和砌壁平行作业。这一创新大大地提高了凿岩和砌壁速度。历时5年,1955年12月1日中央竖井正式投产,并命名为西安煤矿,中央竖井的高高井架,在新中国煤炭建设史上,竖起了第一座丰碑。
    解放初期,辽源矿山条件非常艰苦,但中央竖井的建设者,立志拿下国家重点项目,在长达5年艰苦创业中,地下地上流血流汗,舍生忘死,付出巨大牺牲。六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中央竖井那高大的井架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它那高大的建筑形象和为辽源煤炭生产作出的突出业绩会永远留在辽源的记忆中。
    广招人才打造“东北小上海”
    新中国成立以后,辽源市轻重工业发展较快,以先进技术大量出产煤炭而闻名省内外。20世纪60年代,市里引进了大批上海专业技术人才,领创企业。重工业发展早,技术先进;轻化产业比较丰富,农畜产品优势强大。人们生活水平高,穿着饮食个性化、时尚化,被称作“东北小上海”。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入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期,辽源市为了解决地方财政来源和煤矿家属就业等问题,开始筹办地方小型工业。当时苦于一无项目,二无资金,三无人才的情况下,本着自力更生创办地方工业。在省政府(辽东省)的倡导下,辽源市向国内发达地区和城市学习,开创引进工业发展的办法和举措。当时,上海是全国经济和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辽源把靶心就瞄准了上海,组织人员多次去上海进行项目考察、招揽人才、引进技术。其中,纺织业、轻化工业、化工产品生产线、生物制药产业等这些行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60年代初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东北很有名气。
    当时,辽源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一有新产品、种类多;二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三学习上海经验取得了成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乒乓球被中央二轻部定为三大生产厂家之一;尼龙袜是东北唯一厂家;味精生产在吉林省是第一家;纯粮发酵9度米醋在全国闻名;在砂子炉项目上应用研制生产的碳纤维新材料为我国原子弹发射所采用,并受到国防科工委的首肯,为国家生产了相当数量的碳纤维产品。其他地区和城市纷纷到辽源来学习经验。
    辽源市发展的第一个地方国营企业为针织厂,主要生产内衣。从上海买设备、招聘工程师和技工,从此以后,逐渐引进一批工人,为辽源学习上海先进技术、发展地方工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大批引进人才、项目为辽源的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技术基础。
    在辽源市地方工业中,首先发展起来的是轻纺工业,一方面是因为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后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1950年,辽源市开始生产组合农机,制造普通车床。同期,辽源市的塑料工业从轻工业分离出来,成为当时辽源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前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地方工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步形成了纺织、电子、塑料、医药、新材料等38个门类产业,工业、企业达200余家,可生产上千种工业产品。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辽源市工业经济发展在吉林省内产生一定影响,被誉为“东北小上海”。




传承文化记忆


    东丰农民画走近“关东情”
    1988年,文化部将东丰县确定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9年,东丰农民画被收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3月,东丰县红石乡被中国美协评定为“全国十大农民画乡”之一;东丰农民画亮相上海世博会。
    东丰农民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二百多年前。百年来,以龙图腾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形成富有活力的民间艺术土壤,仅从农民画有据可查的传承谱系来看,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农民画源于民间,与当地戏剧、舞蹈、民间社火、竹马、旱船、龙灯等丰富的民间文化形式有深厚渊源,地域特色明显、民间风情强烈、乡土气息浓郁。农民画表现手法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它以大红大紫色彩,夸张化描述,寓意深刻主题,简洁明快风格勾画出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充分体现现代民间艺术的特点。
    东丰农民画最初以民间画彩头、民间剪纸、壁画、彩棚绘画、毛草纸画等形式,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民间绘画形式。20世纪70年代初,东丰县南屯基镇红榔头村的几十位农民自动拿起画笔,闯出一条“以民族传统为根基,以关东民俗为养分,以自身生活为源泉”的创作之路。随着作者群体不断扩大,他们立足家乡沃土,传承民间绘画,创作出一幅幅鲜活的农民画作品。这些作品洋溢着关东优秀文化特色和浓郁的北国民俗风情趣味,反映现代鹿乡农民生产、生活,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大量作品不断涌现。
    东丰县农民画以独特的技艺和风格,用画笔抒发农民对新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对日新月异美丽家乡的赞美,洋溢着农民淳朴、善良和豪迈感情本色,闪耀着现实的美好与理想追求的绚丽色彩。2008年,吉林省东丰县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截至目前,东丰县农民画已有121幅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400余幅作品被联合国和世界知名美术馆收藏,有40多幅作品作为全国美术教育教材。东丰农民画成为姹紫嫣红的中国农民画园地中的一朵绚丽奇葩。东丰农民画不仅是东丰县、辽源市的文化名片,更是吉林省特色文化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高。
    东辽满族剪纸感受文化意蕴
    百余年来,东辽县剪纸把民间剪纸创作视角定位在本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家乡的时事变迁上,使得满族民间剪纸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较好地传承与发展。
    满族剪纸始于明代,是满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剪纸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囊括长白山区的自然风貌、生产习俗、节令习俗、婚丧习俗及民间传说。如记述“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系列剪纸。满族人是浪漫的,因而满族剪纸也创作出大量历史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反映满族人朴素善良、耿直纯真的道德风貌。这些剪纸作品成为反映满族习俗、透视满族文化的珍品。
    东辽县剪纸承袭先祖粗犷、奔放、豁达的性格特质与艺术遗风,成为辽源一个著名文化品牌。其中,《辽源百年》篇目,点滴截取百年辽源文化进步、文明进步与经济进步的发展片段;《窗花集锦》篇目,折射出几代东辽河子孙对祥和、富庶、平安、顺达、康泰、美满的祈愿与期冀。
    2007年,以白崇仁为代表的东辽县满族剪纸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东辽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称号。




追随发展脚步


    90年代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90年代,辽源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十四大会议精神,对改革开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以改以放开路,以优以多取胜,以活以快发展,加快改革实践步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开创了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92年12月23日,市委召开二届四次全体会议,时任市委书记赵永吉作了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开创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讲话,强调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改革,促进发展,为全市实现经济上新台阶目标而奋斗。辽源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我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1992年是辽源市经济上新台阶的起步年,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有较大的转变,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取得巩固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在巩固治理整顿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解决经济领域中的深层次问题,适时加大了改革力度。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全市经济迈上新台阶。1994年辽源市股份制企业协会宣布成立,首批会员单位108户。
    党的十四大以后,辽源市农村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改革之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了乡村集体经营层次的职能和实力,逐步形成多成分、多层次、多形式、组织配套、功能齐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1997年,辽源市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建设,粮食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现代化生态农村发展之路。
    全面的改革开放,使辽源的各项事业得到蓬勃发展,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时代下的文明城
    回首2021年以及过去的五年,是辽源聚力转型发展、改革创新不断深入的五年,是聚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五年,是聚力和谐发展、民生福祉不断跃升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辽源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积极应对“三危一扰”等突出矛盾,勠力同心,砥砺奋进,攻克了一系列难中之难、艰中之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呈现新气象,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五年来,辽源市强基固本、大抓项目,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经济总量迈进500亿元大关,全口径财政收入超过3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五年来,辽源市规划先行、内外兼修,城乡面貌展现新变化。坚持城乡联动、市域一体、规划管控,昔日“煤城”正在彰显独特魅力;五年来,辽源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型升级释放新动能。把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五年来,辽源市上下同心、尽锐出战,三大攻坚赢得新胜;五年来,辽源市尽力而为、善作善成,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
    如今,辽源市大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这既是民生工程的具体实践,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创城”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创城”工作,主动作为,对标推进“创城”工作,体现了干群的担当和大局意识,为顺利推进“创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奋战“创城”的征途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创城”工作还在持续,这不只是党政部门的事,更是每一个辽源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下,我们都应当以主人翁的姿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参与到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去,担一份责任、出一份力,以汇聚更为强大的力量,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奋力谱写辽源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辽源而努力奋斗。




    本版稿件由 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摄影由 本报记者 吴培民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  相关材料由 市档案馆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