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培育技术人才 辽源“制造”未来可期

匠心培育技术人才  辽源“制造”未来可期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素质的实用型能工巧匠大批涌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自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明确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等内容。我市作为曾经的“东北小上海”、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如今,正处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机遇期和改革攻坚、爬坡过坎关键期。在这个“双期叠加”新阶段,我市以匠心培育技术人才的理念,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各个行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素质好、业务精的技能人才。
    辽源“制造”辉煌依旧,辽源“制造”未来可期。




高位统筹  为服务辽源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注入动能
——辽源现代职业教育园区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了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突出了职业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能力逐步增强。近年来,市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国家职业教育助学金发放制度和“贫困生”免学费政策落实有力,助学金地方配套经费及时到位。我市先后被确立为全国首批17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之一和全国15个职业教育“双元制”试点城市之一。
    创新体制机制,走出具有辽源特色的“园区化”“集团化”发展之路。率先跨行业整合了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总投资12.8亿元建设了辽源现代职业教育园区。组建了辽源现代职业教育集团,被省教育厅等9部门确定为“围绕城市转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高地”。构建了“集约、共享”“一园一区”的职业教育新格局,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引领、人才培育、技能传承、产教融合、双创示范”的新型现代职业教育聚集区。明晰了办学定位,减少了同质竞争,凸显了资源共享,形成了办学合力。
    传承工艺延续、开放教育共享,社会服务能力、文化引领作用彰显的“魅力园区”;适应新常态、瞄准新业态的“新兴人才培养园区”;融合绿色、平安、智慧校园理念的“活力园区”。注重产教融合、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的“双创园区”。大学生“双创”服务中心、“科技大市场”“创业工作坊”“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就业服务中心”致力于“双创”精神与职业精神培育,实现学业与创业相融合,学业与就业“零公里”。从而进一步激发各职业院校办学活力,发挥“育人、传承、服务、引领”职能,实现协同聚合式发展。
    提质培优,为服务辽源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战略育人才。
    加强专业建设。聚焦我市产业布局,引导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产业行业发展新趋势,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灵活专业设置,形成了“专业对接产业,专业服务产业”的办学特色。
    成立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成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参与的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引导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产业行业发展新趋势,主动参与教育教学各环节,培养专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
    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职业院校招聘硕士研究生35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实行“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管理制度,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下功夫,探索专业课教师从企业高技能技术人才中招聘实施办法,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提供科技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探索“工匠精神+专业技能+企业文化”并修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建“辽源工匠学徒班”。
    深化产教融合,为服务辽源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战略激活力。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依托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全力打造“产、学、研、用”技术创新高地,推动“一基地三中心”项目建设,建设移动通信技术(ICT)产业学院、纺织机电产业学院,推动校企员工双向流动计划的实施。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在深耕校企共融平台、开展人才订单服务、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等方面探索与企业、产业发展互惠双赢之路,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产业链实质落地。同时,加强与长春工程学院、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医药学院办学合作和科技合作,促进院校加快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开放包容的高技能人才教育基地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1958年建校的辽源矿业学院,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已达64年。
    学院于2006年和2014年先后两次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遴选为首批重点建设5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9年,再次被吉林省教育厅遴选为第二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同年,通过国家数字校园示范校验收,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20年,学院被确定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学院先后获得“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精神文明单位”“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城市基层党建星级党组织”等殊荣。
    2018年,学院入驻辽源现代职业教育园区,现有教职工483人,拥有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吉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市拔尖创新人才21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2人。2021年,学校聘请李万君、丁照民等12位“大国工匠”作为学院兼职教师,使匠心精神薪火相传。
    学院目前拥有144个就业基地、122个一体化实训室、107个校外实训基地,涵盖央企、上海、长春、四平等全国各地企业。近几年,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项技能大赛获国家级比赛三等奖4项、省级比赛特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5项、省级二等奖54项。教学智能化和校园信息化齐驱并进,虚实结合实景教学的实训基地及智能制造社会实践基地相继使用,在线开放精品课程陆续更新,多媒体教学及办公网络全面覆盖。
    学院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积极落实西部招生计划,向各民族地区倾斜,迎来事业的飞速发展,不断开拓着辽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截至目前,在校生中有33个少数民族共计1003人。其中,人数较多的有满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彝族、回族等。近三年,有11名少数民族同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有746名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走出校园奔赴各地,为祖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学院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在省、市领导的关怀下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大力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校园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业余党校、青马工程、学习筑梦工程、团校、班会等活动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合法权益,精准资助,把“大家庭”的温暖送到每个少数民族“困难生”的心中,多措并举,努力开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把学院建成各民族学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愿做职业教育的红烛  照亮学生们的技术人生”
——辽源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机械专业教师 关博升


    今年36岁的关博升,2010年毕业于北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现在,机械制造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因为,他执着、热爱、期待……
    关博升经常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从事的工作与个人的兴趣爱好重合。把自己喜欢的机械专业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是一份快乐又有获得感的工作。
    2010年6月,关博升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汽车部件民营企业,任汽车冷冲模具产品开发项目经理。也正是这份工作,让关博升对于模具产品开发和机械加工制造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套模具从无到有,从设计到制造,项目经理需要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及模具开发实际情况,随时制定动态纠偏调整方案,按产品工艺及客户需求推动项目持续进行,直至汽车零部件线上生产出合格零件,并完全交付客户使用。
    在企业工作的几年里,他曾完成了十余个车型、300多个冲压零件、1000多套冷冲模具的产品开发,每套模具从客户移交2D图纸、3D数模,到解读出产品特性,生产出成品零件,每套模具长什么样子,经历多少轮调整,他都熟记于心。模具产品开发贯穿了整个机械加工制造全过程,零件加工公差尺寸配合精密程度、产品合格标准,都需符合机械加工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正是其间,他发现了机械制造的独特魅力,从而真正爱上了它。
    常言说,哪好都不如家好。2014年,关博升回到了辽源。工作依旧是民营制造企业技术岗位。由于技术精湛,为人踏实肯干,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
    2020年,辽源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辽源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招聘机械专业教师。出于多年来对机械加工的理解和热爱,关博升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名中职专业课教师。
    正式入职上岗后,关博升迅速转换角色,由原来的执行者转换成为施教者。他所带的是机电、汽修、焊接综合班。为了专业课的教学能与现代加工技术接轨,为了能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机械专业,他经常给学生们讲自己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课上,他以各种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机械加工,并带领学生们观看《大国重器》《厉害了,我的国》等纪录片,使学生们对于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和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机械制造领域的科技进步,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因为他自己就是在企业工作期间历练出来的。所以,他深知机械行业,实践学习的重要性。
    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多一些校企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学校有针对性的按照企业模式,定向培养学生。如:机械制图、零件测绘、模具编程等。在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一道输送链条,让学生把对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实习实训时间消化在学校里,进入企业能够直接实现自身价值。
    关博升说:“曾经,我是企业技术人员,我的目标是用专业技能生产制造出合格机械器件,为企业创造价值。现在,我是一名中职专业课教师,我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我也将用余生,以红烛精神照亮学生们的技术人生。”




“职业教育越香  能工巧匠越多”
——辽源技师学院2012级数控班学生 高级技工 张鑫


    江苏省连云港市一家船舶制造企业的90后技术工人张鑫就是从辽源技师学院走出来的“能工巧匠”。他是职业教育的优秀成果典型,他由技校生成长为技术工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由工人到工匠的跨越。
    2012年,张鑫父亲去世,在外地打零工的他第一时间赶回辽源奔丧。父亲的离世,让张鑫一夜长大。他突然明白,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努力,脚踏实地地为自己和家人撑起一片天。此时,辽源技师学院正在招生,看到招生简章的他毅然报名。同年九月,他成了该校2012级数控班学生。
    由于班里多数都是十六七岁的应届初中毕业生,21岁的张鑫自然成了“老大哥”。张鑫把这个压力转换成了刻苦学习的动力。理论课,他认真听讲的同时,会把老师的教案全部记下来。专业课,他会贴在老师身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所有动作。课后,他会反复理解理论课上老师的话,然后再通过动手实践,验证自己所学的效果。他甚至还重温了一遍初中物理。由于张鑫勤奋好学,加之老师们对他毫无保留地倾情传授,在校期间,张鑫先后获得了2014年市级和2015年省级技能大赛学生组亚、季军。
    2015年,张鑫从辽源技师学院毕业。此时,他是中级技工。为了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他先后到辽源汽车改装厂、迈达斯铝业、吉林博顺工装设备厂、红润机械厂等企业实习。2018年至2021年,已经是高级技工的张鑫先后在辽源市工商学校和母校辽源技师学院任专业课指导教师。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恒科科技有限公司向张鑫抛来橄榄枝。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拓宽眼界,张鑫加入该企业。目前,任公司机械加工部门机台长。
    张鑫说:“职业教育越香,能工巧匠才会越多。我本人就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代表。我们的国家发展离不开技术工人,我们的家乡辽源更需要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我们东北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经济发展征途上的“老大哥”。如今,职业教育越来越香,国家也越来越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好势头,大家齐心协力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雄风,让昔日的‘东北小上海’美名重现辽源。”




技能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新《职业教育法》鼓励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从法律层面畅通了职校学生的升学通道,让职业教育学生一样可以拥有高学历,除了设立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普通学校和专科层次职业学校都将设置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并提出,将加快建立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考试办法的“职教高考”制度,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此外,新《职业教育法》还为职业教育学生公平就业提供了法律保障,明确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设置条件妨碍职业学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公平竞争,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招聘技术技能岗位人员时,将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录用、聘用的重要条件。
    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载体,也是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降低失业率,缩小收入差距。发展职业教育还可以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为生产服务一线提供生力军,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近年来,我市的职业教育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期盼谋篇布局,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又好又快的态势。职业教育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人才观念显著改善,服务转型发展能力提质提速,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加快构建技能型社会,服务辽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和智力支撑。目前,我市教育部门管理职业院校7所,市人社部门管理职业院校1所。各院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3+2、3+3、五年一贯制)模式,学生通过转段考试、职教高考等方式升入高等学府。其中,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辽源工商学校被评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东丰县职业教育中心被评为“省级服务县域振兴示范性职教中心”,11个专业被评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或专业群”。
    技能人才与科学家同等重要。没有技术工人的精准实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也会大打折扣。据媒体报道,某国在发射航天飞机时失败了,科学家们在查找原因时,发现所有的设计都没有问题,失败的原因出在航天飞机密封圈上。由此可见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外景。


辽源技师学院实训基地。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邀请“大国工匠”丁照民来学院讲座。

关博升为学生上实训课。

    2021年12月,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194班学生获得“南方测绘杯”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大赛二等奖。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