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方向清晰 乡村变化明显 发展特色鲜明
战略方向清晰 乡村变化明显 发展特色鲜明
我市乡村振兴工作获各级领导肯定和赞誉
本报讯(记者 王茵)8月29日至30日,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走乡村、进园区、看企业,听汇报、问情况、交流经验,辽源乡村振兴工作赢得了省委书记景俊海的充分肯定,也获得了省相关厅局及兄弟市(州)领导的广泛赞誉。
自2018年起,我省每年举办一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旨在以现场观摩的形式总结经验、交流做法,推动工作落实。此次在辽源举办现场会,景俊海书记说,看到了辽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显著变化。“2018年时的辽源乡村,垃圾堆在公路边,黑臭水体最为典型。经过几年治理,再看辽源的乡村:围墙内外都是干净的、村庄是整洁的、路面是平坦的、产业也是兴旺的,干部群众干劲儿也越来越足。”景俊海在讲话中对辽源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一是战略方向清晰。能够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理清思路、整合资源,向乡村振兴聚焦发力。二是乡村变化明显。东辽河源头生态治理、“三百工程”实施等生态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展现出的壮阔图景是吉林乡村振兴、山乡巨变的集中显现。三是发展特色鲜明。看到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经验。通过现场观摩,起到了听经验、看变化、明方向、增信心的作用。
谈到现场观摩感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毛永琦表示:“辽源的乡村振兴做得非常实,并且真正能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农民收入增长,再到整个产业链条的丰富,真正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在了实处,看后感受非常深刻。”
对于辽源生态环境的改善、小气候条件的利用,省气象局局长王世恩同样感触颇深:“我们这儿生态环境非常好,充分利用了这里的气候资源,特别是作物种植技术,感觉很有创新。刚才我们看了辽河源头,能够达到二类水体,这很不容易,说明我们的治理力度很大、治理效果也很好。我们还看了榆林农民画村、六禾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真是山清水秀、宜居宜业,我觉得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
在中科院辽河源水源地生态农业工程试验室,这里创造的“辽河源流域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修复与保护”“东辽河流域以矮秆密植作物为主体的粮豆轮作”“生态高值特色经济作物生态高效生产”“功能性数码农场实验示范”四种模式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浓厚兴趣。看到展示的无人驾驶农用拖拉机,四平市委书记郭灵计拿出手机加微信、留联系方式,他觉得,这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曾经在辽源工作过的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 吴跃岩对这里发生的变化感受更加直接:“这次看了东辽县的几个现场,感觉他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工作做得很实、效果也比较明显。以前我也在辽源工作过,现在看,辽源确实变化非常大,从乡村建设,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这是一个统筹推进的过程,辽源市在推进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力度大、效果好,做到了全面发展,看后确实很受震撼。”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辽源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