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军分区司令员管松涛(下)

西安军分区司令员管松涛(下)


    10月26日,管松涛接到省军区命令带领部队暂时撤出西安地区之后,对部队进行短暂休整,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分析敌后斗争形势、总结敌后斗争以来的经验教训,从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作了实际的准备。根据省委“处于严重的分割局面,要转入游击战争为主的反复斗争中创建我根据地”的指示,11月19日重返敌后,在政治上紧紧依靠群众,保护群众的利益,发动群众共同斗争;在军事上,积极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主力作战,抓准敌人的空隙薄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击敌人地方保安团队和警察;开展破路段、桥梁,拔掉薄弱据点,分散消耗敌人;在战术上,以敌后游击战为主,不放弃有利时机的小规模运动战,诱敌深入,运动歼敌。根据这样的战略战术方针,1946年底到1947年5月,在中共辽宁二地委的领导下,管松涛指挥部队几乎天天打仗、夜夜行军。绕大圈子,痛击国民党军队六次大规模的合击和扫荡、小规模的袭击无数次。合击扫荡最严酷时正值严冬,冰天雪地,气温时常在零下三四十度,指战员行军都成了白胡老头,部队御寒装备很差,很多时候忍饥挨饿,但是部队的士气越打越旺盛,战斗力越打越强,开始只能打敌方地方部队,逐渐能打敌之主力青二师。在松山堡、高丽墓子、老营厂、猴石等地攻打敌人据点,都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到1947年5月夏季攻势之前,二分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一年攻克敌人据点60余处,歼灭敌人3000多人。其中,1947年4月15日袭击东丰县猴石镇据点,歼敌650人,缴获长短枪1500余支,轻重机枪44挺,电台4部,爆破敌占区铁桥、隧道多次,破坏铁路、高压电线、袭击西安、大兴镇火车站等,致使四梅铁路多次停运。由于二分区武装和各县武装的不断袭扰,敌八十八师、二○七师、独十师青二师、交警总队及保安团等1.7万余人被牵制在二分区境内,有力地配合了我主力“四保临江”和“三下江南”作战,受到辽东军区的通令嘉奖和陈云同志的赞扬。
    1847年5月13日,东北民主联军展开夏季攻势,二分区境内是一个重要战场。 管松涛率分区部队和各县大队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于5月25日收复东丰,28日收复梅河口,6月1日攻克清原和西丰,6月3日收复西安。战略反攻使二分区的斗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敌军包围和合击的局面已经结束。被分割的游击根据地已经连成大片收复区,地直机关由敌后经东丰迁回西安。
    由于形势的迅速发展,给二分区提出了新的斗争任务。一方面是保护收复区,摧毁反动组织、反动政权,肃清土匪,以顺利地进行土地改革;另一方面是奔袭于接敌区,袭扰敌据点,积极配合主力歼灭敌人。
    在新的形势下,管松涛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领导二分区:一是扩大部队,支援前战。从1947年开始,一年内仅在西安、东丰、西丰、清原四县为主力部队扩兵5次,其中1947年11月、12月和1948年1月三次扩兵就17900余人。二是组织发展建立精干机动灵活的武工队,发挥他们在除奸、反霸、剿匪、支前中的尖刀作用。二分区先后组成四个武工队活动在全区范围,神出鬼没,对支援战争、保卫胜利果实、打击敌人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西安武工队,1948年7月在叶赫(当时叶赫没土改)4天征粮34万斤。消灭了“东北大局”“张八连子”“压五营”等多股土匪。三是分区主力主要在边沿地区阻击敌人进犯,因当时沈阳、四平等周围城镇还没解放,保护前线部队到分区根据地休整扩编。四是参加土地改革斗争,保卫土地改革斗争成果。
    在坚持敌后游击斗争中,管松涛注重统战工作,注重对中间层人物的争取工作,缩小打击面,他经常对下讲,能争取的尽量争取,不要扩大打击面,这方面的工作他做得很仔细,他在对敌斗争中认真掌握政策,对凡是活动在二分区的蒋顽政权坚决予以摧毁,对那些反把倒算的大地主、大恶霸以及死心塌地的特务汉奸和警僚等反动分子坚决予以镇压,对经过工作能争取的则宽大处理,能争取一个就为革命争取一份力量。他认为这样做可以揭穿敌人散布的“共产党对过去做过坏事的伪满、国民党做过事的人见一个杀一个”的谣言,消除这些人的恐怖心理,起到分化瓦解敌人,有利于结成各阶层广泛的统一战线。如在西丰的松树村抓到伪村长,虽然做过一些坏事,但经过详细调查,群众反映不算太坏,经教育释放了,不久分区一支武工队到那里活动他给了很大帮助。统战工作在二分区敌后两年武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打破了向敌不向我的所谓正统观念,使二分区由站不住脚到站住脚直至胜利。
    管松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的高尚情操和优良作风成为资政育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他把根扎在百姓之中,同敌后人民心连心。在极其艰苦的敌后游击斗争中,时刻把“人民军队离不开人民”的道理记在心上,在敌人政治、军事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把军队植根于群众之中,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取得敌后人民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使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看到,只有八路军才是自己的军队,中央军是遭殃军。分区部队所到之处都帮助当地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不仅院净光、水满缸,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而且为民申冤出气,打击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无恶不作的流氓恶棍。敌后的人民群众也实心实意地帮助、支持、掩护管司令率领的分区部队。叶赫的孟大爷就是为了掩护部队被敌人活活打死。敌后的人民百姓甘为保护分区部队而牺牲,敌后的人民百姓也离不开分区部队。在分区部队重返敌后时,老百姓拽着干部、战士的手,哭诉“地主还乡团反把倒算,你们再不回来,我们就活不成了”。管司令员走到哪里都要和当地的老百姓促膝谈心,交朋友。管松涛心里装着敌后的人民,在生前病重神经紊乱时,还挎篮子往乡下送馒头。问他干什么去?他说:“给老百姓送馍去。”在他的头脑里所印记、所装有的就是解放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他的精神错乱了,可他连接着人民的这根神经还在支配着他,使他与老百姓血肉相连。
    ——他爱兵如子,把自己的安危冷暖置之度外。在敌强我弱和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与敌作战,又要以极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这全在指挥员周密科学地运筹。在制定战略决策及具体方案中,管司令员每次都是深思熟虑,拿出几个方案让大家讨论,直到万无一失才肯定案。分区干部说:我们的司令员打起仗来像老虎,研究作战方案像“老太太”。敌后斗争两年中,二分区仅以百十人很小的代价换取毙伤俘3000多人的惊人战果。为了使战斗中减少我人员伤亡,每次战斗管松涛都要亲临战场指挥,干部、战士谁都劝不住,他宁可牺牲自己也尽量少牺牲一个战士。1946年5月至1947年5月敌后斗争最艰苦的一年中,在夜夜行军、天天打仗的日子里,司令员也同样是随部队南征北战。他虽年龄大、体质弱,可行军中见到有伤病员就下马,让伤员骑马,自己就和战士们走在一起,问寒问暖,谈笑风生,把温暖送到战士的心里;数九严寒冬,冰天雪地宿营的时候,常常把自己仅有的一件旧皮袄盖在病弱战士身上,战士不忍司令员年长体弱受风寒,他就像在战场上一样严肃,命令战士把大衣盖上;他经常深入连队,每到连队首先查看连队的伙食,到班里看望战士,一次到一个班里发现有个战士病了,他就叫警卫员拿自己的津贴买了四个鸡蛋,温暖着战士的心。战士无不呼唤我们的管司令!管松涛就是这样,在战争的艰苦岁月中不顾个人安危冷暖,为了减少牺牲、减少战士们的疾苦,自己带着体弱多病的身体经受着千辛万苦。
    ——他为人师表,艰苦朴素,同战士打成一片。在敌后艰苦的斗争环境中,管松涛以表率的感召力带兵,打起仗来,他不顾个人安危到第一线指挥战斗,干部和警卫员拉也拉不下来。他的衣服帽子总是发白褪色的,补了又补,如果他和炊事员在一起,从着装上分不出谁是炊事员谁是司令员。他把发给他的新军装都给了穿得最破的战士,自己尽量对付,他和战士吃一样的大锅饭菜,司令部的干部、勤务员劝他吃另炊,他坚决不肯,为此炊勤人员还抢过他的饭碗……
    1951年7月他因身体不好,从朝鲜战场退下来,身为38军的参谋长本应乘专用小车或者改乘火车软座软卧,可他既不乘专车,也不乘软座软卧,而是把吉普车装上火车,坐在吉普车里,就是这样甘愿吃苦,为国家节省汽油和钱。回到沈阳,吃饭在路边买点菜,到饭馆请人家给做一做。1952年、1953年“三反”“五反”时,因身体不好,偶尔喝白糖水。在管松涛的心目中装着的是人民,是患难与共的战友,是党的伟大事业。在他那里,没有“我是哪一级干部,我有什么功劳,要受什么待遇”的观念。
    管松涛司令员把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他一生的戎马生涯熠熠生辉。他不仅是辽宁二分区的优秀指挥员,也是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他的革命业绩和光辉风范将永远激励、教育人民和我们的青年一代。 (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