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城市建设者们

高温下的城市建设者们


    盛夏中伏的辽源天气闷热,热情的阳光为城市不断加温,30多度的高温天气持续出现,接连几场降雨都未能给城市增添几分凉爽,让辽源这座北方小城的市民也体验了一把南方的“桑拿天”滋味儿。
    闷热的天气导致很多市民都不愿出门,一心只想感受空调和风扇带来的丝丝凉爽。但仍有很多人顶着烈日和酷暑出门——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每天奔波在“创城”工作的各条战线上,为了城市发展和市民的幸福生活,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交警


坚守岗位不退缩 无惧酷暑保畅通


    8月1日上午9点左右,辽源市区主要街路的早高峰已经过去,大部分区域的道路都非常顺畅,但几个施工区域和城市主干路区域的车流仍是十分密集。在向阳桥南侧路口处,两名交警正顶着烈日疏导交通,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和脖子滑落。细看的时候会发现路面正蒸腾着滚滚热浪,而交警们却仍坚定地站在热浪之中,引导往来车辆顺畅通行。由于周边道路正在进行施工,该路段的交通压力较大,从早晨7点多开始,龙山大队二中队的16名民警、辅警全员在岗进行交通疏导。原本两个小时一换岗的交警们,此刻却全员连续站了将近4个小时岗了。
    身穿制服的交警佩戴着十多斤重的装备,从“半烤焦状态”到全身里外三层都湿透,也不过是他们喝下半瓶水的工夫。正在道路中间指挥交通的二中队队长郁金立返回路口,接过巡逻车捎过来的矿泉水,几口就喝下去小半瓶。他说:“最近一段时间的车流量较大,我们基本上都要站一整天岗,只有中午吃饭的时间能休息一会儿。”
    在“创城”工作中,交通环境提升是一项重要内容。主次干路和易拥堵路口都被列入改造计划,这就导致了城市道路会受到明显影响,给交通环境的和谐畅通带来巨大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市广大交通警察顶着压力,担负起保障城市交通畅通的责任,即使在全市持续高温的天气里,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战高温、斗酷暑,全力以赴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园林


做好城市园丁 扮靓夏日辽源


    8月1日13时30分,在人民大街道路中间的花池里,一群园林工人正忙碌地补种花卉。他们有的从运输车里将成筐的花卉往下搬,有的工人用长柄花锄将地翻好,旁边还有几名工人蹲在花池边栽种花卉。只见她们双手一挖、一种、一盖,十几秒的时间就种好一株海棠花,动作十分迅速流畅。
    为了方便种植,在33度高温的炎炎夏日里,园林工人们个个包裹得严严实实,头戴遮阳帽,身穿长袖工作服,套袖、手套一层层地戴在手臂上,脚上是密不透气的黄胶鞋。这时,一名手拎大袋雪糕和饮料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让工人们休息一会儿、消消暑。一名工人拿出路边口袋里的矿泉水,大口地喝了起来。她说:“我们今天栽种花卉的工作量比较大,想抓紧时间工作。天热炎热,好在单位领导给大家送来消暑饮品,不然这天实在是热得人受不了。”
    据了解,由于今年我市汛期雨水多、降雨量大,对城市景观花卉的影响也很大。为做好“创城”工作、美化城市环境,园林工人们除了做好日常的园林维护工作外,都在积极补植花卉和绿植。考虑到今年30多度的高温天气比较多,市园林管理中心在开展工作的同时,不忘关注天气变化,做好一线园林工人的防暑保护工作,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当日下午,在辽河大路沿岸景观带,记者还看到两名园林工人正在向景观带喷水,为景观带里的绿植花卉降温。清凉的水线顺着水管喷向花丛,细密的小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漂亮的色彩,给辽源盛夏燥热的天气带来一丝水润和清凉。园林工人在往花池内喷水时,还会顺手冲洗一下花池的围沿,保证清洁的同时,也防止有路人坐上时太过烫人,但炎热的天气让这些刚被水冲洗过的石台又迅速变干。
    正在调整喷水口出水量的园林工人对记者说:“天气太热的时候,植物也会非常难受。我们顶着烈日浇水,不仅仅是防止这些花卉绿植缺水,也为了给这些花草树木降温。”这几名园林工人平时主要负责广场和沿河景观带的浇水、保洁、除草、修剪等绿化维护工作。最近辽源天气持续高温,暑气重,花卉也会中暑,有一些娇贵的花卉绿植不适应,需要及时对其进行降温处理,还有一些草坪很“吃水”,也需要人工大量补水。




    城管


头顶烈日巡辖区 持续出击治乱象


    今年的伏天,辽源的气温持续走高,高温和阳光一起考验着辽源市民的承受能力,很多市民因高温天气减少了外出的频次,但那些一线工作人员却仍顶着炎炎烈日坚守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创造更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而努力工作。8月1日下午,在东辽县医院附近,市交警支队和龙山区城管执法大队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违规停放的非机动车和非法占道经营的商户进行整治。
    据了解,近日,为深入推进夏季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百日行动、促进“创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规范我市电动车秩序管理,辽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城区占道经营和电动车停放乱象,保障道路畅通。目前,整治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环卫


工作有态度 管理有温度


    8月2日,辽源市区温度居高不下,30多度的高温把道路烤得直灼人眼,行人不小心碰到金属栏杆扶手都会被烫到。当日上午10点多,在龙山隧道附近,环卫工人们正抓紧清扫路面杂物。悬挂在栏杆上装饰花盆里的鲜花也受不了烈日的炙烤而从枝头坠落,花瓣散落地面。环卫工人若不能及时将其清理走,这些花瓣在被迅速烤干后,会被来往车辆辗碎,并飞散得到处都是。
    城市环境离不开环卫工人的维护,他们每天都要在路面持续工作一整天,维护城市道路环境的整洁,而最近持续的高温天气给环卫工人们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据了解,龙山环卫管理中心在做好“创城”工作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保障在高温酷暑环境下工作的一线环卫工人们的身体健康。他们为环卫工人们发放遮阳帽等防晒装备。考虑到环卫工人们的服装虽抗磨耐脏却不透风、不吸汗,被阳光暴晒后的衣服闷热又“烤人”,因此减少白班高温时段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将11时至14时期间的清扫保洁工作改为全机械化作业。
    不仅如此,考虑到高温天气容易使人中暑,龙山环卫调整高温天气下工人上岗标准,建议一线环卫工人在确保所负责路段整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要求各个站准备消暑饮品,定时为正在工作的环卫工人送煮好的绿豆水、矿泉水。龙山环卫管理中心还在辖区内建立五处工人休息室,室内备有解暑药品和消暑降温相关物品及饮品。如果在巡察中发现有环卫工人身体不适的情况,会立刻将其送往休息室休息。




    住建


坚守一线“战高温” 改造小区“加速度”


    8月2日上午,在站前南北楼小区,几名工人正在进行道路基础施工。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头顶烈日,手持铁锹、搂耙和烙板,配合着铲车对路面进行混凝土铺设。当天的气温达到34度,地面温度可达40多度,几名工人守在机器边作业,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其中一名工人张峰对记者说:“这还不是最热的时候,等过几天就要开始铺沥青了,那时候天上太阳烤、地面冒热气,别提多遭罪了。但这是我们的工作,为了不耽误工期,就得抓紧时间干。”
    据施工人员介绍,因为今年雨水天气较多等原因影响了施工。为保证工期不受影响、让改造小区的居民能早日享受小区改造升级后的成果,施工人员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作强度和力度,克服高温天气影响,抢进度、保工期。
    当日下午,记者在银河花园小区2期看到,几栋临街居民楼的墙体正在进行外保温的施工。在30多度的高温天气里,被太阳炙烤了一整天的楼体散发着热浪,工人们等于同时承受着太阳和大楼的双重热源烘烤。两名工人趁着落地换位置的间歇喝水休息一会儿。阳光下,他们流淌着汗水的脸庞显得又黑又亮,但脸上的笑容却比阳光还要灿烂。
    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辽源地区最近持续高温天气,监管部门三令五申地提醒注意施工安全和工人的身体健康。为此,施工单位也特意调整了施工节奏。每天上午,工人们在阳面施工,趁着一天里的气温还没有升到最高时段抓紧工作。等到中午,工人们抓紧时间休息,有的工人还会将保温砖铺在地面眯一会儿。等到下午一天最晒最热的时段,就全都转移到楼的背阴面施工,躲开阳光的炙烤。同时,工作人员还会注意天气变化和施工人员的身体状态,如发现异常会及时叫停工作。




    供热志愿者


主动服务勇担当 助力“创城”共发展


    8月1日14时30分,正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在平安广场附近的河岸边,阳光照射过的河水直晃人眼,河岸旁草丛里的昆虫都藏在叶子下躲着夏日的太阳。此时,岸边一堆像小山一样的建筑垃圾正被挖掘机一点点清运走,旁边是来自辽源市热力集团的“创城”志愿者们正在清理河岸和路边的杂草。
    市热力集团的一名“创城”志愿者说:“这片区域不知什么时候被堆放了许多建筑垃圾,不仅给往来行人和车辆带来不便,更影响辽源的城市形象。我们有专业的工程设备,更有为‘创城’奉献的热情,就主动过来将这些垃圾清运走,顺便对周边的杂草进行清理。”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