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大考” 防汛减灾办法不能少
汛期“大考” 防汛减灾办法不能少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防灾避险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容不得丝毫松懈和麻痹。
防汛减灾为人民,防汛减灾靠人民。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除了相关部门及时做好应急预案,更需要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近期,我市进入主汛期,在此期间可能出现极端天气和短时强降雨,极易造成城区内涝等灾害。同时,降雨往往伴随着雷电、大风、冰雹,易导致高空坠物等次生灾害。为加强防汛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公众防御灾害意识、提高避险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全市安全度汛,本专刊推出防汛减灾避险指南,敬请广大市民关注。
避险指南
时刻留意防汛减灾“消息树”
暑假正在欢乐进行中,虽然南北方一样的“暑热难耐”,但家长和孩子们出行的热情却只升不降。其实,暑期也是我国的主汛期,南北方多地雷雨大风、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多发,暴雨、台风时常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为此,气象部门特别提醒市民,暑期出行,一定要学会看懂气象预警信号,不要忽视气象灾害风险。
汛期已至,高温、多雨、台风等天气纷至沓来,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层出不穷的专业术语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最近,我们经常能收到市气象台发布的防汛预警信号,提醒我们要注意防备。那么,到底如何正确读懂暴雨预警,暴雨预警等级分为几级,我们应该怎样防备,相信是很多市民关注的问题。
市民王先生表示:“这几天在手机上经常能看到蓝色、黄色暴雨预警,知道是要下大雨了,可是对于这些预警信号,心里并没有具体概念,我觉得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对一些气象预警还不太清楚。”据我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暴雨来临之前,气象部门会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这四级预警信号有各自的具体标准,分为Ⅳ、Ⅲ、Ⅱ、Ⅰ级四个应急响应等级。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同时发布防汛Ⅳ级应急响应预警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这时候,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同时发布防汛Ⅲ级应急响应预警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这个时候,交通管理部门要做好强降雨路段交通管制或引导工作。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同时发布防汛Ⅱ级应急响应预警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这时候要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同时发布防汛Ⅰ级应急响应预警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这时候,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如果雨水还没有来,一般像暴雨、台风、高温等预警,气象台至少会提前12小时或24小时发出,提醒公众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上好户外科学避险“第一课”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等原因,城市不同地区容易形成内涝。所以,汛期出门时,应先关注天气情况,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遇到积水深度不明的情况,尽量绕道而行,不要强行通过涉水路段,以免发生危险。
雨中行人应尽量不再赶路,并尽快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中暂时避雨,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低洼区、较高的墙体、树木下避雨。时刻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路沿石行走,避免掉入缺失井箅的窨井。因为街上的井盖会因为降水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井盖被洪水冲走等。不同功能井盖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电讯功能井盖会出现漩涡或漏电现象,化粪池井盖会出现粪水外溢情况。暴雨中,切记注意脚下,遇到有漩涡或浑浊处,要绕道而行,以免发生危险。电线杆内部均有电缆头,降雨后雨水暴涨,容易发生漏电情况。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及其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经过积水地区时,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必须绕行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防止其他过路行人发生触电危险。
如被洪水卷入,要尽可能抓住固定或漂浮的东西。发现别人落水,要迅速将漂浮器具扔到落水者附近。如被洪水包围,要理性求救,及时和防汛部门联络,报告位置,寻求救援,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更不要接近或攀爬电线杆、高压线铁塔或者泥坯房房顶。
总之,汛期出行,要合理规划行程,尽量避免暴雨天气出行。出行时,要远离河道、山区,不要在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内涝高发地驻留,不要在积水路段行走,避免发生意外。
汛期行车安全“笔记”要做好
近段时间,由于雨季影响,很多地势低洼处经常有积水现象发生,导致一些车辆无法正常通行,不仅影响交通秩序,甚至还有车辆被困的安全隐患。市民李女士在前几天途径19中桥洞的时候,就遇到了积水,导致车辆在水中灭火。后经附近交警的协调帮助,才安全将车辆挪走。事后,李女士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为了出行安全,出门之前要做好车辆检查。比如检查雨刮片是否能够刮得干净、是否存在“跳雨刮现象”,同时要检查雨刮电机工作是否正常。灯光对雨天行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行车前应检查车辆各灯光是否正常。雨天地面湿滑,轮胎的状况也将极大影响行车安全。所以,还需检查轮胎胎压,以及是否存在老化、开裂、磨损严重的现象。
当雨天行车视野受阻时,应打开车辆近光灯,以提示其他交通参与者。如果视野受阻严重,还应及时打开车辆雾灯。当外后视镜因附着水滴导致视线受阻时,应及时开启外后视镜加热功能。由于雨天路面湿滑,在行车过程中应该保持车距,缓慢行驶,并时刻注意路面情况。若降雨量实在太大,已经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时,应将车辆缓慢行驶至不影响交通正常通行的路边。当路面积水没过车轮一半,同时又不太清楚前方道路积水深度时,就应该考虑折返,以免导致车辆进水。当不得已需要涉水行驶时,应使用低挡位并低速驶出积水区域。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突然熄火,切记不得再次启动,否则将会导致由进气口进入汽缸的积水因发动机的再次启动而损坏发动机。同时,雨天涉水行驶应关闭自动启停功能。
当车辆误入较深积水区,如水深超过排气管,应低档行驶,提高引擎转速,稳定油门,保持行车速度,设法将车行驶到安全地带,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如果车辆掉入深水区域,切勿打开窗子或试图打开车门,要努力呼吸,找好准备逃生的门把手,在水慢慢涌进车里且水将要漫到车顶的时候,深吸一口气,然后屏气打开车门迅速游出。车内最好事先放置应急锤和五金工具箱,可以帮助我们在车辆溺水时打开车门逃生。所以,车内准备应急锤和五金工具箱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停车也需要谨慎。台风刮倒广告牌砸坏车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由于广告牌面积比较大,受风力影响大,如果被刮倒,停在旁边的车很难幸免于难。所以,不能心存侥幸将车停在迎风的广告牌旁边。
人人参与 让防汛减灾意识深入人心
说起防汛,不少群众总以为是有关部门的事情,与自己距离较远,也不具备起码的防汛减灾常识。而正是由于有些群众防汛减灾意识薄弱、知识缺乏、自救与互救能力差,在面对灾害时,往往惊慌失措,导致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损害。因此,提高公众的防汛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能够大幅度降低防汛减灾的社会成本。
近年来,多次破坏性特别严重的各类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但很多市民对于自然灾害的危害性以及如何在灾害来临之时尽量减少损失知之甚少,一些中小学生更是对学校的防灾减灾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许多学生都不能对这些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因此,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要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活动。街道和社区要积极寻找恰当契机,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防灾减灾文化、抗洪救灾精神以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要充分发挥各类公共文化场所、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和有关纪念馆的教育、警示作用。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学习、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氛围。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要加强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普及,通过张贴海报、放置展板、分发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优势,推动防灾减灾知识和政策法规宣教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家庭,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通过一系列举措,使防汛减灾知识家喻户晓、防汛减灾意识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可以有效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尽量减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部门保障
细化措施,在“抗”上早部署
入汛以来,我市天气特殊异常,全市共降水528.4mm,比历年同期229.5毫米多130.2%,为有气象记录(1956年)以来多雨第一位。水旱灾害防御系统显示,受持续降雨影响,先后有39座水库超汛限水位。东辽河发生超警以上洪水2次,大梨树河、渭津河、仙人河、莲河、二道河、三道河等主要支流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水。截至7月27日8时,杨木水库水位295.10米,库容6091万立方米。全市有6座水库(双龙、中育、大阳、胜利、长安、古年)超汛限水位运行,目前均在有序泄流。东辽河及各中小支流均在警戒水位以下运行,水势运行平稳。
市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市防指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树牢风险意识,压紧压实责任,强化防御措施,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持续开展督导检查。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薄弱环节,先后派出6轮共计30个检查组和5个暗访组开展隐患摸排工作,整改风险隐患问题51个,以“一县一单”形式逐库督导整改。目前,还有2个工作组正在对水库安全度汛问题进行暗访,督促整改落实。
面对严峻防汛形势,市水利局高度重视超前部署。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险”这根弦,把防汛作为全市水利工作的主责主业和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紧盯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每次强降雨过程来临前,都组织召开工作部署和研判会商会议,调度防御情况,安排部署任务。
未雨绸缪,在“防”上下功夫
在强降雨来临前,市水利局提前预泄东辽河上游的杨木、金满、椅山、三良等水库,腾出库容1.13亿立方米迎战洪水,充分发挥水库拦洪削峰作用,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和洪涝灾害损失。同时,加强水库调度运用监管,对超汛限水位运行的水库发出调度提醒8份,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根据预报,第一时间组织会商分析研判,累计召开会商会议8次,发布水库、河流、山洪灾害风险预警8期,联合省气象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5期,确保预警信息直达一线、直达基层、直达责任人。同时,强化指挥协调联动。市水利局分别于6月22日、27日和7月6日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累计派出10个工作组、6个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御工作,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全市水利系统迅速行动、提前布防、全力应对,强化上下协调联动和部门信息共享,合力做好洪涝灾害防御工作。
当前,我市正处于防汛抗洪关键期。下一步,市水利部门将持续加强雨情水情汛情监测,突出对预报有强降雨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滚动会商分析研判,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发布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紧盯中小水库、中小河流、山洪易发区等薄弱部位,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